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剃齿加工工艺,分析产生剃齿中凹现象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剃齿刀设计及修形解决剃齿中凹的现象,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械工业不断现代化,各个领域齿轮传动技术正朝着高承载、高效率和低噪声的方向发展。剃齿齿形误差是影响齿轮传动质量(高噪声,低寿命)的主要因素。目前应用的剃齿新工艺和剃齿刀修形方法仍达不到最佳的工艺效果。通过数学模型得出惨形曲线拐点位置,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修形量数据对照表”,对剃刀进行精确修形可以有效地提高剃齿齿形精度。  相似文献   

3.
剃齿是齿轮齿形精加工的高效传统工艺,分析剃齿的原理及剃齿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齿轮式金刚石修磨轮修形剃齿刀的新方法,并说明制作金刚石修磨轮的方法,通过试验证明可行。  相似文献   

4.
剃齿刀形似斜齿齿轮,所不同的是在齿面上开有容屑槽。斜齿轮在啮合传动时是单面啮合,所以测量齿向误差时没有方向性和对称性的要求。而剃齿刀在剃齿时是双面啮合,刀齿两侧面的齿向误差同时影响被剃齿轮的齿向误差和齿形误差,所以对剃齿刀的齿向误差必须加上方向性和对称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变位齿轮噪音产生的原因,设计剃前专用刀具,控制变位齿轮剃齿前的加工精度及剃齿刀特殊修磨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齿轮噪音,根据实践进行综合利用。机床的噪音是零件制造的精度(如齿轮、轴、套等)、配套件的精度(如轴承等)、装配精度等综合精度反映。所以要对齿轮的精度提出很高要求。齿轮在机床中的用途主要是:传递速度,传递动力,传递扭矩和用于分度等。结合实际对设备、工装、刀具等影响齿轮噪音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加工误差对齿轮噪音的影响,介绍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探索剃齿过程中接触特性对齿形中凹误差的影响规律,对研究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弹塑性理论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技术(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构建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载荷条件下剃齿啮合接触特性,阐述了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应用有限元法明确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齿面接触应力及齿廓弹塑性变形区域的划分,并与剃齿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齿廓上塑性变形区域随非线性增大;齿根部位较之齿顶所受的应力和变形量更大,峰值出现在节圆附近的中部位置,该区域最易出现塑性变形,同时随着剃齿低周啮合,塑性变形量不断累积,齿形误差复映,最终会在齿廓上出现明显的中凹误差现象;有限元仿真的接触应力和弹塑性区域划分结果可靠,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及研究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7.
探索剃齿过程中接触特性对齿形中凹误差的影响规律,对研究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弹塑性理论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技术(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构建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载荷条件下剃齿啮合接触特性,阐述了中凹误差形成机理。应用有限元法明确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齿面接触应力及齿廓弹塑性变形区域的划分,并与剃齿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加齿廓上塑性变形区域随非线性增大;齿根部位较之齿顶所受的应力和变形量更大,峰值出现在节圆附近的中部位置,该区域最易出现塑性变形,同时随着剃齿低周啮合,塑性变形量不断累积,齿形误差复映,最终会在齿廓上出现明显的中凹误差现象;有限元仿真的接触应力和弹塑性区域划分结果可靠,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及研究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8.
剃齿刀的设计和重磨参数对剃齿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啮合角齿刀设计和重磨参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用跨齿量法(又称分组量法)测量齿轮周节累积误差(Δt_∑),是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但是进行跨齿测量时,必须解决以下问题:跨齿数 N(或分组数 M)如何选择?跨齿数 N 选择不当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如何等。本文就跨齿数 N 的计算和选择进行探讨。为了计算“最佳跨齿数 N_佳”,首先对跨齿测量的精度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一、跨齿测量的精度分析用跨齿量法测量齿轮的周节累积误差包括跨齿测量和单齿补点测量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滚齿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采用硬质合金滚刀对硬齿面进行加工,革新了传统的硬齿面精加工工艺。对于高精度的磨齿齿轮来说,硬齿面滚齿能用很高的效率代替粗磨工序,切除齿轮的热处理变形,留下小而均匀的余量进行精磨,提高了磨齿效率。对于衍齿齿轮来说,在衍齿前安排硬齿面滚齿,可以切除热处理变形,达到必要的精度,再进行衍齿加工,以充分发挥衍齿工艺光整加工的特长,弥补滚齿加工的不足。对于普通精度的淬硬齿轮来说,可以用硬质合金滚刀直接进行精滚加工,以保证齿轮加工精度,是一种不可取代的齿轮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齿块的承压性能与耐久性能,以连续刚构桥预应力锚固齿块为研究对象,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锚固齿块的承压性能试验,研究了局压与全压荷载作用下锚固齿块的抗裂性能、极限承载力、破坏特征和五种典型局部效应,并提出了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局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UHPC能有效提高锚固齿块的抗裂性能和承压能力。相较于普通混凝土(NC)预应力锚固齿块,局压荷载作用下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2.51倍和3.27倍,提升效果显著,在进行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设计时,在保证其力学性能并兼顾经济性的条件下,建议其尺寸设计为NC预应力锚固齿块的0.75倍。局部承压下,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的破坏模式与NC预应力锚固齿块存在明显区别,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的整体性更好,仅在底板和齿块出现微小裂缝,荷载-位移曲线具有明显屈服平台;同时,所有锚固齿块均呈现显著的“锚下劈裂效应”和“锚后牵拉效应”;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对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局部区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精度为95%,可为UHPC预应力锚固齿块的工程实际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长度计量与测试及机械设计与制造中,齿轮齿距偏差及其累积误差是反映齿轮精度的重要参数。齿距偏差△fpt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相对法测量时,公称齿距是指所有实际齿距的平均值)。齿距偏差△fpt影响齿轮工作的平稳性。齿距累各误差△fpt是指在分度圆上,  相似文献   

13.
齿轮动力互研法的振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轮动力互研法利用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齿面动态力来达到研齿的目的。因此,齿面动态力的变化规律是影响研齿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非线性振动的理论出发,分析了研齿系统的振动机理并对齿面动态力做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16毫米电影放映机的间歇装置采用框式结构,爪头在工作中是与影片齿孔直接接触的部件,由于使用机型不同,目前,我国16毫米爪头有二齿、三齿、四齿三类。如“甘光”型系列,“泛星”型系列放映机使用的爪头是二齿的,而南京“长江”型系列放映机使用的爪头是三齿的,上海“井冈山163-X”型放映机使用的爪头则又是四齿的。影响爪头齿数规范的原因是厂家对爪头功能的认识不一。有的厂家认为,从理论上分析爪头只有一齿在工作。二齿爪头制造工艺简单,难度小,成本低,在设计上“齿一”与“齿二”之间的齿距与影片齿孔的“孔一”与“…  相似文献   

15.
柏永新 《计量技术》1989,(10):15-18
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厚,传统的方法是测量大端背锥齿厚,这种方法不仅测量精度很低.而且为了保证作为测量基准的背锥的精度,对齿坯加工提出了很多公差要求。象圆柱齿轮一样,圆锥齿轮的齿厚可以通过大端公法线长度来测量,此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较高,对齿坯加工的精度要求较低,其缺点是公法线长度的计算较麻烦。本文应用球面渐开线形成原理,推导了直齿锥齿轮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公式编好程序后,通过微型计算机可立即算出公法线长度。  相似文献   

16.
齿轮的精度对变速器齿轮副啸叫噪声有重要影响,提高齿轮精度是控制啸叫声的一个重要手段。以452AMT变速器主减齿轮为研究对象,把其传统的剃齿工艺更改为热后磨齿工艺,使齿轮精度提高3个等级,齿轮微观参数的正态分布标准差σ提高1倍以上,且更符合设计要求。最后把两种状态下各5台变速器先后通过下线台架EOL振动和1台整车NVH客观测试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对比分析,变速器壳体振动强度下降1/2左右,车内主减齿轮副啮合阶次啸叫声加速和滑行时分别降低3 dB(A)和6 dB(A)左右。研究揭示齿轮精度对齿轮啸叫影响的机理,对变速器NVH的理论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齿轮传动中,根据齿轮传动精度的不同,而要求齿侧间隙的大小也不同.精度高的齿轮要求啮合间隙小,精度低的齿轮要求啮合间隙相对要大些.通常造成齿侧间隙大小的因素是制齿机床和工具的精度.侧隙对于反向传动的齿轮,造成死程,直接影响齿轮的传动精度,对于单个齿轮来说衡量侧隙的指标是齿厚.本文针对小模数的圆锥端面直齿轮的分度圆弦齿厚的测量方法的介绍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18.
滚齿是一种常用的齿轮加工工艺,在高精度滚齿机上,采用精密滚刀,可以加工出5到6级精度的齿轮。本文结合多年对齿轮制造理论的研究,对保证滚齿精度的前提下,对提高齿轮滚齿加工效率的方法及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滚齿在机测量中一些重要问题.应用偏心误差理论,揭示了以齿轮的齿顶、齿根和内孔为测量基准的测量齿距误差的实质,并对这三种基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测量基准所测结果不同,若基准选择不当,有时产生“误收”或“误废”.论文针对当前滚齿在机测量装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滚齿在机180°转位双啮综合测量法,测量原理正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雷  金光熹 《流体工程》1997,25(5):15-18
以单螺杆压缩机基本啮合齿,槽对的齿面方程为基础,根据螺杆,星轮啮合运动规律,推导出与基本齿,槽对同时参与啮合的其它诸齿,槽对在同一坐标系下的齿面方程,从而确定了瞬时各啮合齿,槽对的相应空间位置,并以“直线包络螺杆副”为例,计算了瞬时啮合诸齿的齿面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