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理 《工程建设》2001,33(6):8-11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厂矿在总图运输设计中有利于节约用地的做法和措施,并探讨了土地复垦在保护环境、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对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项目后效益评价问题研究较多,而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后管理与建设实施方面缺少重视,从而使建后工程管理环节普遍薄弱,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的发挥。本文结合鲁东南丘陵区山东省日照市土地整理工程管理实例,揭示了土地整理工程建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结合实践,提出了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体系,力求为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面向公众利益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变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土地整理的主要涵义,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模式分类及配置方法。土地整理实施期间的规划设计变更是实施区域内公众利益的正常诉求与表达,论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公众利益的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变更模式及其主导因素,重点分析规划设计变更与实施区域公众利益的相互关系。选取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等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为典型实例,提出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中,公共意愿、公共安全、防洪安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土地整理各单项工程发生变更,对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工程费用的变化。论文成果为相关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对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施工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项目后效益评价问题研究较多,而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后管理与建设实施方面缺少重视,从而使建后工程管理环节普遍薄弱,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的发挥。本文结合鲁东南丘陵区山东省日照市土地整理工程管理实例,揭示了土地整理工程建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深层次原因。结合实践,提出了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体系,力求为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石油天然气项目土地复垦为对象,采用文献分析、资料总结和区划等方法,剖析油气项目土地损毁环节形式、损毁与复垦特征,探讨其土地复垦工程类型区划和关键技术模式,为油气项目土地复垦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提出了我国油气项目土地复垦工程类型区划的技术路线以及区划方法,确定了我国油气项目土地复垦工程类型区三级层次体系,将我国油气项目复垦区划分为9个一级工程类型区和38个二级工程类型区,明确了涵盖工程技术和生物化学措施的油气项目关键复垦技术和要求。解决我国油气项目土地复垦工程类型区划和关键技术等基本问题,为油气项目土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低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是指土地复垦中,按照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地利用方向要求,对受影响的土地采取回填、堆砌、平整等各种手段并结合一定的防洪防涝等措施进行处理。文中对目前低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主要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表土剥离及回覆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塌陷地裂缝充填工程、客土工程以及配套工程(包括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围护工程等)的建设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结合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工程的特点,参考土地整理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费用编制办法,构建了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费用构成框架,并分析确定了其取费标准,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的费用估算提供参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费用主要由工程与生物措施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风险金与价差预备费;工程施工费包含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两部分,其他费用需单独增加措施管护费与复垦监测费,金属矿等一些特殊项目还需要提取风险金;土地复垦需计算工程动态投资,基本预备费等费率选取较高。  相似文献   

8.
认为生态学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 ,按照生态演替原理 ,把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工程分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个阶段 ,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 ,阐述了生态演替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演替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为生态学是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按照生态演替原理,把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工程分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个阶段,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实例,阐述了生态演替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工程复核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建设完成情况的真实反映,针对市级土地整治工程复核项目测绘内容较多、测绘周期短、成果要求较高的特点,文章对上海市市级土地整治工程复核测绘的主要内容、测绘方法、技术路线、成果要求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以便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研究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在兴旺铝矿基础地质成果基础上,根据技术思路研究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包括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和复垦方向选择,最后研究了具体施工方法。兴旺铝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是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利用Mapgis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的过程和技术,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图质量,如何利用它的DEM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对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制图工作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召富露天煤矿现状,对项目区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及土地破坏性分析与预测。着重介绍了召富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的4种方案,确保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落实后能够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用地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祁东煤矿复垦项目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复垦效益评价文献,建立适宜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SD法),净现金流法,收益还原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等方法估算相关效益值,并以祁东煤矿复垦项目为例,对土地复垦效益进行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表明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化研究其综合效益的可行性,明确塌陷土地复垦各利益相关方的效益值,对于土地复垦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嘉兴  李钢  陈国良  赵华 《煤炭学报》2013,38(Z1):180-186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案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遥感、GIS技术,综合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徐州市贾汪煤矿区土地景观生态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10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达到好和较好的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1 549.42 hm 2;从总体变化看,变好和略微变化的地区约占32.51%,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地区约占20.69%,变好地区比变差地区增加了4 036.11 hm 2。随着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采煤塌陷区经复垦后土地生态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部分复垦区生态状况良好。由于城镇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复垦地区二次塌陷等原因,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为此,从矿区高效复垦与生态重建、景观生态修复角度,提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物元评判模型,开展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红旗镇煤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单项绩效等级程度分别为资金投入绩效等级为良、组织管理绩效等级为中、建设业绩绩效等级为优、社会效益绩效等级为中、综合绩效等级为良,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丰富了土地整理领域研究内容,对煤矿区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过程后评价、经济后评价、生态后评价、社会后评价4方面,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项目预计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偏差,评价项目的整体效益。以铜山县柳新和夹河两个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项目后评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two temporal TM images of 1995 and 2001 of one coal mining area, analyzed the variety information of the coal mining area. Relative registration were done with the two images firstly, then cut out the study area for experimental data, classified the coal mining area using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in ERDAS, the coal mining area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as water body, agricultural land, construction land, coal mining area and other land. Make land use change matrix,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six years of 1995 to 2001, the change of the utilize of the land is greatly, the main represent is showed as follows: the area of water body, agricultural land and coal mining land had continually increased, on the contrary, construction area and other decreased. The percentage speed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is the biggest, the value reach −1.08%.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with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coal mine and the reclaim of the land,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coal mining land make the agricultural land and construction area convert into coal mining land,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backfill of the subsided waterlogged land and the reclaim of the subsided land make the coal mining land convert into agricultural land.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Doctor Spot Foundation (20050147002); College of Liaoning Province Emphasis Laboratory Item(200603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