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6):128-128
中国科学院22日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认为,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当更加前瞻,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标平稳实现: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与2050年相比增加不超过50%;单位GDP能耗届时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水电和核电,使之占发电总量的20%以上;大力开发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力争使其占一次能源总量的25%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中,水电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长江上游流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总装机容量约占全国十三个基地的60%。据初步分析,该流域2020年将提供约5000亿kW·h的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8亿t,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按控制在40亿t标准煤计算,届时长江上游水电基地可提供4.2%的非化石能源指标,为实现我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15%的目标提供约三分之一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水电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耳其电力的 34%为水电 ,已有近 90年的开发历史。土耳其水电总蕴藏量约为 4 33TWh/年 ,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潜在水电量为 2 16TWh/年 ,经济上可利用的装机容量约为 35 0 0 0MW ,年发电量约为 12 6 0亿kW·h ;土耳其水电总蕴藏量占世界总量的 1% ,占欧洲总量的 14 % ;目前也在大力加快开发水电市场。土耳其的基本政策是在规范、可靠和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中 ,及时提供廉价而充足的电力。出台鼓励私人资本参与的政策 ;改善水电功效以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定期实施水电投资项目加速国家经济发展。土耳其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经验对我国水电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国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十三五"期间新增投资约2.3万亿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电开发利用目标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0.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6亿千瓦(光伏1.5亿千瓦),风力发电2.5亿千瓦。上述规划在全面推进西南大型水电能源基地和三北风电基地建设的同时,光伏发电近半数规模则是分布式,未来将出台更多扶持政策,而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能源工业结构的现状看,能源开发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大力加快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可开发量约占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35%。水能是可再生的一次清洁能源,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节约矿物资源,而且可以推动江河治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是缓解缺煤、缺电、交通运输紧张,减  相似文献   

6.
水电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水电发展历程,从水电开发技术装备、流域水电规划、生态保护、移民安置、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对未来10年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展望. 当前,为应对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发展清洁能源.中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调度灵活、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防洪减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已经成为发展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贵州水力发电》2005,19(5):31-31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5亿t标准煤,增长15.2%,其中原煤产量19.6亿t,原油产量1.75亿t;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0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t,石油消费量3.1亿t。  相似文献   

8.
樊启祥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4):140-141,155
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是中国政府给自己提出的要求。15%的非化石能源给水电带来了新的机遇。水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市场竞争力且可大规模开发的非化石能源,并且中国水电占有绝对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5%的目标,大型水电站开发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保证。金沙江下游水电在其中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安全有序地实现溪洛渡和向家坝蓄水发电目标,并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破解制约水电开发的移民、环境等瓶颈问题,不仅仅关系到金沙江水电基地的建设、关系到中国水电开发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目标的完成,关系到水电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二滩水电站发电后 ,四川电力供需矛盾得到暂时缓解。本文从全国一次能源平衡、能源布局、长江开发和四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认为四川水电建设不仅不能放松 ,相反应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玉方  宋兴 《红水河》2012,31(2):1-5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水电发展趋势研究,不仅是满足能源需求和经济增长需要,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水电开发投资策略研究,突出了"十三大水电基地"的开发,把握水电开发的黄金时间,积极推进小水电及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同时提出了需适时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3月3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并明确2020年各省级行政区域全社会用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比重指标,其中上海等省份为5%,广东为7%,北京、河北为10%,甘肃、新疆为13%。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截至2015年,国家非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水电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程  钱钢粮 《水力发电》2006,32(2):6-10,16
进入21世纪,国家制定了优先开发水电的方针,水电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介绍我国水力资源总量及其分布情况、水力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电开发现状,对2020年我国常规水电、抽水蓄能发展目标,以及2020年至2050年水电开发前景、“藏电外送”和新世纪水电科学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实现我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 2 0 0 2年以来加快调整优化电源结构 ,优先利用西南水电资源 ,减少省内小火电 ,增加清洁能源发电 ,逐步形成了多种能源相结合的电源结构。广东省已确定电源结构调整的方针是 :优先利用西南水电资源和煤炭资源 ,立足北方来煤 ,按照“以大代小、以煤代油”的方针 ,建设清洁、高效的电厂 ,适度发展核电和天然气发电 ,充分利用、开发本省水电、风电等资源 ,逐步形成煤、西电、核、水、风、气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电源结构。广东省在今后 5年中将新增水电、风电容量 73万kW ,新建一座博罗抽水蓄能电站 ,新增核电容量 2 0 0万kW ,如南海…  相似文献   

15.
到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的目标为水电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小水电,可新增装机35%。在欧盟国家,除了小水电外,水电发展潜力主要来自于新建中型或大型水电站、开发抽水蓄能电站及现有电站的更新改造三个方面。欧洲小水电协会(ESHA)认为,在欧盟,现在运行的水电站约70%已服役40年以上,许多水电站需要更新改造以提高运行效率;目前,150多座水电站在实施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水力发电》2011,(1):20-20
按照“十二五”能源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4.4个百分点,水电和核电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1.8个百分点。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望达11%以上。  相似文献   

17.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世界屋脊”之上的西藏自治区,刚刚渡过三十岁生日。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稀少,高寒缺氧,发展以电网延伸为主要供电方式的电力工业没有可行性;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隆起陆地,煤炭、石油等化石类能源还远未形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西藏电力开发向水电和风、光、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倾斜,其中水电是目前西藏能源开发中最经济、最具工业开发条件的首选能源。 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和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总量(径流量)达44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8万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2亿千瓦,其中可开发水力资源566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300亿千瓦时,雄居我国各省、市、区之首。  相似文献   

18.
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技术方法只能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发展水电对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电力结构、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减少环境污染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技术可开发量达3.78亿kw,“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水电”“积极重视水电开发”基本上一直贯穿于解放后的我国电力开发方针中;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四川省水电跃上新台阶,已成为四川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西电东送"重要基地。5年新增1600多万千瓦,多于2005年前累计建成的1496万千瓦;2010年底装机3100万千瓦左右,约占全国的15%,占全省总装机的70%;发电量118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18%。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搞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大力优先加快水电科学发展,推进"流域化、基地化、集群化"开发,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加快建设"三江"水电基地,在阿坝东部、阿坝北部、绵阳、甘孜中东部、甘孜南部、凉山、雅安等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有序开发7个水电集群,在嘉陵江、岷江中下游打造2个电航通道,形成"三江七片两线"的水电基地基本格局,到2015年底建成7000万千瓦左右,2020年底超过90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参与全国一次能源平衡,为全国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能源战略决定我国必须大力优先开发水电能源水能资源即水力发电是人类社会重要和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更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现代能源种类中,我国占有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人均资源分别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4%和7%。从总量上来说,除了煤炭以外,我国最丰富的能源就是水能资源了。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总量为6.76亿kW,其中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kW,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