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铜器对帝王具有独特的意义,因为它象征着身份和权力,统治者对其象征意义的追求是锲而不舍的。古代统治者通过用陶瓷来仿制或者在陶瓷中加入青铜器元素,来突显自己的权威,符合自己带政治意味的审美。陶瓷文化和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和青铜器产生的元素是一致的,那就是,它们都是金、木、水、火、土的有机组合,并通过其中最关键的媒  相似文献   

2.
造型艺术源远流长,造型创作中需要遵守三大原则:一是形式类型原则,要符合人类审美标准;二是实用造型原则,要符合实用标准;三是意义象征原则,要体现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意蕴.文章结合古今陶瓷青铜器等的造型,阐述观点,对造型艺术研究和创作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萱  伍健行 《陶瓷学报》2013,34(1):115-118
陶瓷附件是陶瓷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协助和强化主体功能的发挥.陶瓷附件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内涵,它不仅担负具体的实用功能,还能协调结构、平衡布局,具有象征和审美等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瓷艺术作品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培育高校陶瓷艺术人才人文精神的可贵资源.首先,陶瓷的纹饰及器型是一定文化象征符号的体现,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其次,陶瓷作品的历史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追求.同时,陶瓷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一方面,艺术创造者要有创作的理念.另一方面,创作过程实质是一定人文精神的融入.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陶瓷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瓷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青铜器表现出了对陶瓷器文化的借鉴,而陶瓷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青铜器的影响,在两者的相互借鉴与碰撞中,促进了陶瓷器的创新与发展,给陶瓷艺术带来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自然界的动物逐渐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受到人们推崇,而精神文明正是通过艺术创作来体现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动物进入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当中,从而出现了传统中国陶瓷走兽画艺术.其中粉彩走兽正是这类传统艺术的一个高峰.其艺术形式集百家之所长,文化内涵丰富,在陶瓷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走兽画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走兽就成为陶瓷图样的主题材之一.粉彩走兽画产生于雍正年间,是粉彩艺术中出现较晚的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吸收了传统走兽画艺术的精髓,还在此基础上增强了色彩与景物的烘托,构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画面,使走兽更为形象.由于各种动物的象征意义不同,所以也会表现出不同风格的形象.例如:马象征着"张扬"的风格;牛象征着"视死如归"的勇敢;羊象征着善良、和平的风格;猫象征着独立、自由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黄弋佳 《陶瓷》2022,(2):49-51
乳钉纹是青铜器的常见装饰纹饰之一,后逐渐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到陶瓷器皿上,在陶瓷装饰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乳钉纹在不同种类陶瓷上的运用,从装饰技法、视觉效果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陶瓷乳钉纹装饰特征.  相似文献   

8.
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和代表,陶瓷釉上山水画作为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其本身的出现和成熟便是现代艺术家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敬仰的最直接表达方式.本着对陶瓷文化的敬仰与喜爱,此文以个人多年的创作实际出发,以自身的创作经验为例,主要论述了陶瓷釉上山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陶瓷釉上彩以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理念与原则,最后以个人的视角对陶瓷釉上山水画创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优秀陶瓷门类之一的宜兴均陶,有着"大器"之称,即大气、稳重、古朴.陶瓷是中国古文明的象征.在古代.我们的先民把制陶称为"埏土""搏埴",先民们通过长时间的制陶经历,对泥土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刻了.但他们只是简单的用泥来制作器皿、生活用品,机械重复地对它进行简单塑造.当现代社会的艺术观点进入人们的思维想法后,人们对陶瓷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掘.陶艺家借助它实现创  相似文献   

10.
历代陶瓷装饰中,不论官窑或是民窑,以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都使用的比较广泛.牡丹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题材,以丰富的造型、构图形式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宋瓷中出现了大量仿商周青铜器、玉器的礼器,这成为其文化内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以文献和考古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宋代仿古陶瓷礼器的成因和艺术风格,探讨了宋代仿古陶瓷礼器对明、清陶瓷礼器复古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研究陶瓷水墨山水艺术中自然象征的体现与灵感探索。山川流水、云雾变幻、四季更迭,以及植物、动物形象等,成为画家表现自然之美的重要元素。自然象征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与意义,传递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种自然的灵感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激情,使陶瓷水墨山水画呈现出诗意与韵味,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陶瓷文化艺术,为解读陶瓷文化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符号学的视角,对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纹饰进行研究,会得出迥异于以前公认观点不同的结论。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以其隐喻性的符号表明:其并不是元蒙统治者崇青尚白审美追求的展现,而是汉族劳动人民情感和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青铜器作为我们历史上国家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有一些烹器、酒器等等形态也非常的独特,上面的纹饰更是精美,成为了紫砂造型不断临摹和借鉴的重要器皿,也衍生出来一些非常具有历史韵味,同时又能够折射出紫砂特点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审美和艺术享受.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卣礼壶",作者很好地延续了古代青铜器的精髓之所在,又通过紫砂的材质使其具有了冲泡茶叶的功能,而且在今天茶文化逐渐推广开来,人们非常重视饮茶健康的大环境之下,这样的作品无疑为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启迪了许多的紫砂艺人从青铜器之中汲取更多的灵感和创意,赋予其更多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付新阳  张平 《江苏陶瓷》2022,55(1):9-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器以载道,物以传情"的造物意境,十二生肖作为典型的"中国元素"被广泛运用于饰品、剪纸、皮影等民间工艺的制作中,人们将之视为吉祥意义的象征.在陶瓷领域,古人将十二生肖的形象巧妙地运用在陶瓷制品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意境,同时也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该陶瓷饰品力图打破人们对传统生肖形象...  相似文献   

16.
邱蔚丽 《陶瓷学报》2012,33(2):261-266
中国传统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织品艺术都是经典的国粹。它们看起来采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却有着相似的经典的"传说"。用"跨界"来进行陶瓷艺术中的龙纹形象与传统丝织品艺术中的龙纹形象的比较研究,对于当代陶瓷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应该说是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试图尝试用这样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跨界"思路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上、釉生_红绿彩戴荣华作、轻1_部陶研所。下、仿青铜器毕南海作、唐山陶研所)641.三环瓶 2.双鸡耳瓶 柯和根作(陶瓷学院)3.砂锅餐具 郭俊杰作c邯喇‘)4.龙之魂 5.龙和II 设计:范曾制作:邯郸花纸/-- 3、4,5均为王上海摄陶瓷艺术作品68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18.
象征手法在陶瓷美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轩宇  余锋 《中国陶瓷》2005,41(4):69-71
陶瓷美术中象征手法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色彩、图饰环境、图饰诗文、图案等方面的运用形式及方法,揭示了陶瓷美术与艺术表现手法的亲密关系、运用规律及其意义,有助于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代表,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陶瓷,是中国的象征,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陶瓷大国.陶瓷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陶瓷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本文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陶瓷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陶...  相似文献   

20.
黄震 《景德镇陶瓷》2010,20(3):19-19
一、“书法”与“陶瓷”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在很大的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悠久和延绵不绝。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象征。没有文字,就很难了解过去的文明。而真正意义上的陶瓷书法从唐代开始。唐代书法艺术繁荣,唐诗盛行,诗文大量出现在装饰领域,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和形式,打破了仅仅以图案和绘画来装饰陶瓷的内容和形式,开创了陶瓷装饰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