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景村关系已成为我国风景名胜区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影响风景区内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以位于浙江省温岭市长屿硐天景区内的岙里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和总结传统村落居民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村镇建设、景村关系等方面的诉求,进而探讨相应的风景区传统村落经济、社会发展和风貌延续策略,即加强政府引导功能,发展特色村落经济;切实解决住房问题,有效改善居住环境;确保村落发展资金,保护乡土景观要素;居民参与决策管理,打造和谐景村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之枫  闫惠  张健 《华中建筑》2010,28(6):93-95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热的背景下,世界遗产地内传统村落快速发展,然而,其自身发展与世界遗产地保护日渐矛盾。该文以明十三陵风景名胜区"陵邑"村落为例,分析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职能转型、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趋势等,探讨"陵邑"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定义与基本原则两方面出发,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并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开发保护、景观设计、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规划出更加惬意的景区。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总结《〈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实施导则》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的成果千篇一律、内容特色缺失等问题,提出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标准化规定下,规划编制还应因地制宜地分析、提炼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在地特色,凸显乡土聚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章以浙江省宁波市走马塘村这一典型的在地血缘型聚落为例,从宗族社会视角出发,通过宗族社会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梳理,提炼和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和房族院落特色,以院落单元为载体,统筹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修复措施和利用方式,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区位关系为切入点,并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如何提高揭示问题的针对性、规划策略的有效性与空间布局的前瞻性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需要协调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确保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并期望以此为出发点的规划策略能为我国其它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传统村落是北方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北京地区传统村落远近郊双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自然聚落类、交通要道沿线类和长城沿线堡寨类三种主要村落类型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选取村落空间形态、节点空间、院落与建筑三个方面详细解析北京地区传统村落的风貌特征,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于村落风貌形成的内在影响机制。文章最后通过对北京地区传统村落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未来北京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中应当加强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通过挖掘村落深层次文化内涵寻求发展出路,注重多规合一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寻找新时期机遇。  相似文献   

7.
廖波 《室内设计》2011,(6):10-13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关键环节,合理划定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尤为重要。本文摆脱传统边界划定仅从风景区保护出发的单一视角,提出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区边界划定新方法,即力场分析法,并重点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区相交区域边界的划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传统村落的概念以及价值属性,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要点,并结合实例,阐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对策,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于荟  张沛  李稷  张中华 《南方建筑》2021,(4):105-111
基于传统村落面临衰退、消失、转型等现实问题,以“分类保护与发展”为主要线索,针对不同类型村落提出相适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聚焦于传统村落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类要素的内涵及其动态协同关系研究,提出“五态”融合理念,系统性地对传统村落进行解构,总结出多元化、适应性、复杂化的传统村落演化机制。以陕南地区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构建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五态”中各要素不同状态的组合方式及现实基础,划分出原生滞缓型、初变发展型、转型重构型、消解收缩型4类传统村落。从动态、多维研究视角出发,探索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精准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陆文婷  董文  彭茜  戴菲 《规划师》2023,(2):145-152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是典型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为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质,将东湖打造为世界城中湖典范和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武汉相关部门结合《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开展了东湖风景名胜区喻家山服务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文章以东湖风景名胜区喻家山服务区详细规划为例,在分析服务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保护区划、加强生态保护,强化功能结构、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突出东湖水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优化服务配套、构建完整的旅游服务网络系统”的规划思路,以期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和平  赵娟 《规划师》2004,20(4):71-73
城市边缘风景名胜区面临着景区用地锐减、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应明确景区保护范围、划分核心景区、加强景区用地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城市边缘风景名胜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2.
规划信息     
《城市规划》2003,27(5):5-5
建设部要求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划定核心景区 ,切实做好保护建设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 ,在全面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的同时 ,把对核心景区的保护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突出抓好。《通知》指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的、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包括规划中确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通知》强调 ,要依据风景名胜资源性质、特点和管理条件 ,科学界定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范围 ,作为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景区保护和管理的依…  相似文献   

13.
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分析了核心景区现状概况、存在问题以及成因,从核心景区范围划定、容量控制、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专项保护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风景名胜区中避难场所缺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风景名胜区中的村落改造为避难场所的观点,以清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中村水流坑为例,从防灾角度对村落的区位、空间、建筑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避难场所提出了可行的优化办法,希望对风景名胜区中村落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名胜区滨海四大景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对立关系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滨海四大景区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协调策略,从而保证"城""景"空间关系的协调,促进城市型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批准后的深化和完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完成法定的审批程序之后,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把规划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规划深化,同时,还应在新形势下持续地对已批准的总体规划进行规划完善。一规划深化,即是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宏现指导下对各项目标、功能和活动的三维空间布局和组织,予以具体落实。它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有机组成,是保证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工作走上正常轨道的必不可少的规划手段。规划深化要结合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通常分景区规划和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工作层次。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为规划实施管理和编制详细规划提供依据。景区规划主要  相似文献   

17.
在规划操作中,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调控方案的制定往往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使得调控的实际成效受到影响.尝试建立风景区内村落价值综合评价标准体系,为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调控方案的设计建立相对客观的判别依据,并基于风景区居民点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实际规划操作中的不足,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风景名胜区居民点调控策略、内容体系和规划方法,强调调摔方案后续的经济社会引导措施是影响方案最终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5,(12)
基于城景互动的理念,文章对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分类界定,提出了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3种亚类:市区型、近郊型和远郊型风景名胜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全国分类标准,按照"多规合一"的发展要求,对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分类提出调整与深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京郊坐落着许多建筑风格独特的传统村落,它们承载着北京的历史,彰显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是北京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但是,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并非尽善尽美,当务之急是加强对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基于此,论文分析了当前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填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赵粲 《中外建筑》2014,(8):84-85
本文针对如今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审批开发热潮,首先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具体情况,主要从原真美、生态多重保护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为新的风景区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