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发放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调查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公众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比例为51.8%,其中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鄱阳湖采砂量、防洪能力、水质、江豚和白鹤数量、湿地面积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的感知,因此,控制湖区采砂量,打击非法采砂、提高鄱阳湖防洪能力、改善湖区水质、加强鄱阳湖珍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退耕还湖等对提高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碧流河水库水质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人们关注。尽管目前水质有机污染还未超过国家标准,但个别指标有污染加重的倾向。从pH值增长、高锰酸盐指数与生化需氧量增长、氮物质来源、总磷增长、其他有机污染物等方面分析了增长的原因对水库水质将产生的危害以及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水库水质质量。水质有机污染不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国栋  杨文俊 《人民长江》2013,44(15):69-72
为研究河道采砂对河道及其周边涉水建筑物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归类分析和总结发现,大规模的河道采砂不仅破坏天然河床结构,改变河道正常的物质输运过程和冲淤规律,干扰河流自然演变,威胁河道的行洪、通航、自身稳定,而且会对相关涉水建筑物及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侧重阐述了河道采砂影响的作用机理,并针对现阶段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及缓解河道采砂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河流上大规模筑坝拦截河流水量。是河流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最显著、最广泛、最严重的事件之一,是河流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物种、水质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水库运行水位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恢复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依据。研究发现,降低运行水位,库区水环境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对库区供水水质安全和下游黄河水质安全有不利影响;低水位运行时。库区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库区湿地保护区生态需水补给受阻,湿地生境状况出现不利变化。部分湿地将丧失原有的生态功能;库区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珍稀物种的生存。鉴于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对三门峡运行水位的生态效应进行长期、全面研究,促进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生态问题的认识.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道采砂的常规机械作业方式有大量的废弃泥浆直接排入河水中水质造成严重污染,破坏水生态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禁止这种常规的采砂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是重要的水产养殖污染源,分析网箱养殖对水库的水质影响对于水库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某大型水库为例,基于该水库网箱养殖现状,分析造成该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讨论水库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给出关于改善水库水质情况的策略,为改善大型水库的水质状况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大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对砂石等原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建设工程的需求,对河道的采砂量也越来越大。过度的河道采砂活动对河道以及周边的涉水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会扰乱河流生态系统,不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就河道采砂对河道以及涉水建筑物的有关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采取了有关缓解河道采砂度河道及涉水建筑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砂石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生物附着生存的物理基底和重要生境要素。为满足修建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的需求,河道采砂的强度和规模与日俱增。大规模的河道采砂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包括河床下切导致河势失稳,河道水位和漫滩洪水发生频率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分配格局发生变化,河流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威胁着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使得系统稳定性和抵抗力下降。在理解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有助于将河道采砂造成的干扰控制在河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减轻或避免产生负面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对养殖区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水库网箱养鱼在有机、无机及生物方面均会对水库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富营养化;有机、无机等毒物污染;生物污染等。该文结合飞来峡水库特殊地理位置及水库运行情况, 论述了在飞来峡水库库湾进行网箱养殖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并提出网箱养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董文涛 《中国水利》2009,(10):32-33
陡河水库是建于1956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除具有防洪、工农业生产供水功能外.还担负着向唐山市区提供生活用水的任务,也是曹妃甸工业区唯一的水源地.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区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保护水质,近年陡河水库管理处通过植树种草、投放“食藻鱼”等构建健康生态系统.对改善水库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水库建设使用过程对所处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文章以丹江口水库工程为例,分别阐述了水库建设使用对上下游生态系统和谐的作用过程,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补偿措施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合理化水库建设使用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需在明确实践优化标志、补偿措施顺序以及补偿方案作用对象和投入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外源污染和水库网箱养殖污染造成白沙水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库的供水功能。白沙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文章对白沙水库水质污染和生物资源现状、"保水"渔业原理进行分析,利用生物操纵原理,"以渔治水",净化水库水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王淑梅  刘艳辉 《吉林水利》2009,(10):12-13,16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水质理化指标,同时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还会影响水域环境、周围环境,造成水生动物及引用水的人、畜等中毒,影响城市供水。富营养化的诸多危害警示人员重视水域环境,控制污染。本文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可能造成危害的外源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的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翟所光  王力  赵有高 《山东水利》2008,(9):10-12,15
萌山水库是淄博市重要的城市工业水源地,近年来水质不断恶化,主要水质指标超过Ⅴ类水标准,水体呈现现富营养化状态.为了摸清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对水库流域内的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了各种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程度.网箱养鱼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煤矿矿坑排水及企业排污造成水体硫酸盐含量偏高.针对水质污染现状,提出了取缔水库内网箱养鱼,责令排污企业限期治理达标排放,提倡农业生产科学施肥用药,建设人工湿地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宏江 《中国水利》2003,(A03):76-77
天津市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主要由于桥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新建州河段暗渠工程和现有专用明渠治理工程三部分组成,该项工程是一项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环境工程,通过工程建设和环保整治,彻底解决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问题,达到恢复于桥水库库周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改善引滦水质,使引滦入津工程这条“生命线”更具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坝和水库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在该领域内环境和生态方面是一个主要的焦点。本文介绍了韩国有关水库水质管理的方法。讨论了水质恶化的原因,并介绍了为改善水库水质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南皂市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辨析了"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区别;阐述了大坝建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分析了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子,构建其生态影响因子体系图。得出了皂市水库大坝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子体系图,通过对其因子有效识别,为皂市水库生态系统综合定量化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水库梯级开发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俊贤  蒋任飞  陈艳 《水利学报》2015,46(3):334-340
借助生态学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并构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辨析河流生态系统对水库梯级开发响应内涵,甄别了典型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对梯级开发的响应过程。之后选取典型河流和代表物种,借助关键物种的生活繁殖习性,通过数据分析并考虑地域性原则,确立出生态健康等级标准,并评价了典型区水库梯级开发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以及生态水文过程调控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库梯级开发下,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河流下游悬移质泥沙量减小;喜好浅水、急流的生物栖息地空间减小,该类鱼类资源呈下降趋势,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部分河段水质超标。评估河段健康综合状况得分43.7分,健康状况"一般"。  相似文献   

19.
阮维 《水资源研究》2010,31(2):25-26,33
修建水库可以蓄水、防洪,对库区附近的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便利,而水库水质的好坏是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关键。在形成库区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以及水库区库水向周围地质体内渗入,会引起库区周围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对水质产生影响,提出了在流沙河周边山地设立水源地保护带的概念,水源地保护带是指围绕坝址区设置的降低沉积物、污染物和养分进入水文敏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地带。设立该带的目的在于保护该地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并提前防止此带内或带外地下水出现污染,以保证未来良好水质的持续供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水库水源地污染对水质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保护水库水源、防治环境污染,将水资源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应用前置库技术,充分利用其费用低、适用于多种条件、多方受益的优点,已经成为当前水库水源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深圳市为例,分析深圳市水源水库存在的生态与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调查水源水库污染现状、水质状况、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前置库湿地在控制水库面源污染、完善生态修复和改善水质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深圳市水源水库的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保护的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