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产科单胎早产分娩110例,抽取在本院同期单胎足月分娩110例产妇作对照,比较2组产妇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新产儿结局。结果新产儿死亡率:早产儿11.82%,足月儿死亡率为0.91%,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儿;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孕妇组24.55%,足月产孕妇组8.18%,早产孕妇组明显高于足月产孕妇组,其中,自然早产孕妇组为35.21%,医源性早产孕妇组为5.18%,自然早产孕妇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医源性早产孕妇组。结论胎膜早破与早产呈正相关,尤其是自然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故积极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预防胎膜早破,可减少早产的发生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胎膜早破而早产的21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4孕周的孕妇,保胎组与非保胎组的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孕34~36孕周的孕妇,保胎组与非保胎组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孕36~37周者,保胎组与非保胎组2组的产褥感染、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同孕周的母儿结局比较,孕龄越小,新生儿疾病发生率越高。结论根据不同孕周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可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其疗效及对母儿结局影响明显不同。而做好孕前期检查和指导,有较避免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根据具体孕周处理早产胎膜早破才能有较的减少母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50例早产分娩作为早产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正常孕周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胎膜早破、胎盘因素、胎位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等发生情况,并对34孕周的胎膜早破所致早产是否进行保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的发生率早产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34周PPROM保胎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窒息率较不保胎组明显下降(PO.05)。结论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胎位异常、ICP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对34孕周的PPROM产前给予保胎治疗、延长孕龄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45例前置胎盘分为轻度组(16例)及重度组(29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组产妇剖宫产率、诊断时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产前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产后5min Apgar评分<7分者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可循;重度前置胎盘对母儿危害更大,应适时分娩,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结局。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2例高龄孕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4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宫产率明显增加,其剖宫产指征为高龄、合并内科疾病、产科原因;观察组剖宫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高;并发症和合并症多;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两组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胎儿窘迫、围生儿窒息、死亡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增加,属高危妊娠,加强孕妇保健,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加强分娩监护,慎重选择分娩方式,使母婴安全度过妊娠和分娩期,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对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避免孕妇避免诱发宫缩,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方法对分娩的前置胎盘[经B超检查和(或)剖宫产术中证实]患者90例,将其中62例中入院时前置胎盘阴道大出血、自发子宫收缩强烈、孕足月及孕妇及家属要求而行刮宫产终止妊娠共30例作为对照组;其余60例作为观察组(均知情同意)进行期待疗法,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比较2组患者在分娩孕周、产前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围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出血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出血少、孕周延长、产褥感染少、新生儿体质最增加、Apgar评分改善、RDS下降(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下通过期待疗法治疗前置胎盘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BV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231例,与同期进行产检的生殖道正常的妇女进行比较,分析妊娠合并BV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和影响。结果治愈138例,有效7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1.8%。妊娠合并阴道病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鹅口疮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康凝胶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药物。重视BV,在妊娠期常规进行BV筛查,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减少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致病率,改善妊娠结局和预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化工之友》2008,27(13):57-58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的425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羊水过少组及羊水正常组各285例在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羊水过少发生孕周、羊水量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后,羊水量与新生儿预后呈正相关;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妊高症、脐带缠绕与羊水过少密切相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羊水过少组中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结论羊水过少妊娠结局较差,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对于羊水≤5cm的孕妇,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羊水指数5~8cm的,严密监护下可引产、阴道试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和围产儿的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高征、早产酮症酸中毒、剖宫产、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围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血糖检测和OGTT筛查,早期诊断及控制血糖,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治的GDM孕妇进行治疗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GDM的治疗中,198例血糖、OGTT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率为92,9%,无低血糖及其他并发症发生。GDM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GDM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孕期保健,重视GDM的早期筛查,对减少母体和患儿并发症发生,提高孕妇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伟平 《化工之友》2008,27(8):37-37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岳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105例胎腊早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胎腊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几窒息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膜早破与早产,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并可能导致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志者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尽可能减少固生期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和分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30例,根据阴道试产条件和禁忌证选,择阴道分娩或再次剖宫产。结果 52例阴道试产成功分娩,阴道分娩率为72.2%,其余78例选择剖宫产术;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和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平均住院天数、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选择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而定,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在排除阴道试产禁忌证情况和患者自愿基础上,可给予孕妇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瘢痕组35例和对照组(非瘢痕组)35例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进行观察。结果瘢痕组患者并发症的概率远高于对照组,瘢痕组围产儿早产和窒息的概率也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力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避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基线静止型产妇预期分娩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胎心监护图形胎心基线变异为静止形的初产妇95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胎心监护基线变异波浪型,也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线变异静止形产程中出现羊水过少、羊水污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大于波浪形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基线变异静止形预示着胎儿储备能力下降,常合并羊水过少和羊水污染,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早予以关注并积极进行临床干预改善孕妇分娩结果。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者,胎膜早破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10%~15%,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早产和围产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为分析孕妇胎膜早破影响新生儿的相关因素,积极进行防治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我们对台儿庄区妇幼保健院和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49例胎膜早破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合并早产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的发病原因及其对其母儿的影响,并对28~35孕周和35+~37孕周作比较。结果2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在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上有明显的差别(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诊断及防治水平,以加强对胎膜早破合早产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其对母儿的危害以及提高围产医学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孕中期(孕15~20周)母血清中游离β-hcG和AFP检测,研究血清标志物与某些产科并发症的关系,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产科并发症。方法对妊娠15~20周孕妇,抽取静脉血,检测AFP和fβ-hcg。结果当游离β-hcGMoM值≥2.0时,孕中期高水平AFPMoM值与早产、低体重儿、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有关;当AFPMoM值在0.5~2.0时,孕中期高水平fβ-hcGMoM值与羊水过少,羊水污染,过期妊娠,胎窘,胎盘植入有关;当游离β-hcGMoM值在0.5~2.0时,孕中期高水平AFPMoM值与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有关。结论孕中期高水平血清标志物与一些产科并发症如早产、低体重儿、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子痫前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以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4~34周确诊的GDM孕妇36例,同期随机选择与GDM同期分娩的产科病历资料完整的非糖尿病产妇30例,观察比较2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GDM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增加母婴分娩时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引起广大妇产科医生的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和采取剖宫产2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试产21例,成功16例,成功率76.2%。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与直接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瘢痕子宫孕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后妊娠结局。方法 428例行LEEP术后妊娠的50例病例的妊娠结局,与同期未行LEEP术的5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LEEP术后50例孕妇足月妊娠47例,对照组:足月妊娠49例,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EEP术对CIN患者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也不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