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钻井工艺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岩屑录井与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岩屑描述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以岩屑为分析对象,获取岩屑中元素、矿物的含量和放射性数据,从而实现了岩屑数字化分析,突破了传统的岩屑描述录井方法,使录井由定性向定量的发展得以实现。以X射线荧光岩屑录井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岩屑伽马技术为代表的岩屑录井数字化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该地区地质卡层、特殊岩性识别、储集层的预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水平井现场作业中钻井、随钻定向、录井等多专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低、沟通不畅、协作能力差,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水平井施工需求.为此,构建了由"地质导向+随钻定向+钻井风险评价+录井技术+远程信息化"组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向模式,以导向为核心,地质与工程换位思考、综合分析,开发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向平台,促进不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南襄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一些低于正常油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标准的油气弱异常显示层屡获工业油流,引起了甲乙双方对录井显示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在简介南襄盆地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录井、钻井和地层地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油气弱异常显示的成因,认为油气弱异常显示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地质因素,其次是钻井因素.再次是录井因素,而一般条件下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该分析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针对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区块、不同层系特点结合不同井型应用不同录井技术的优化原则,对于以岩屑为分析对象的录井技术,应由关注岩屑的分析信息向更多地关注钻井液的信息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不同录井技术优势、相互补充并不断探索与应用新技术,及时发现油气异常,准确解释评价油气层。  相似文献   

4.
对几个与钻井有关的录井技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过程中,录井不仅应该提供随钻监测钻井信息以保障其安全钻进,而且更应该在水平井地质导向、深井钻井提速、井控、非常规储集层钻探等方面有所作为,以达到拓宽服务市场的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录井的服务价值,从现有的录井信息中挖掘、提炼出对钻井技术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切实地形成系统的、配套的、可信的、有效的录井高端技术服务体系。从录井行业管理的高度,针对行业内部在地质导向、深井钻井提速、井控、非常规储集层4个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录井服务有待提升的空间进行了探讨,指出录井行业今后发展方向应是:外"创"市场,进一步扩大技术服务领域,为钻井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扭转钻井工程方面对录井的偏见;内"修"实力,努力创新、完善对钻井技术发展有明显作用的检测设备与测量方法,以便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配套录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体钻井新技术对传统录井的出口工程参数、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会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信息被弱化,造成岩屑辨别困难,给岩性定名及地层分层、地质工程预报、油气水显示的发现等带来诸多困难。为此,研究了工程录井的典型特征,常规地质录井迟到时间的确定、岩屑捞取方法、岩屑鉴别方法、气体钻井中常见的岩屑识别特征和荧光录井方法措施,以及气测录井的气体采集、分析和油气水监测等技术,总结出与气体钻井相配套的录井技术。通过四川地区20多口井气体钻井录井的检验,证实该配套技术能够达到取全、取准录井资料的目的。还提出了改变目前录井信息采集方法,发展随钻录井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岩屑荧光数字图像采集技术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DC钻头钻井岩屑特别细小和稀少,岩屑含油性观察、描述、分析、鉴定十分困难的录井技术难题,综合应用现代地质、光学、数字图像、计算机等多项技术,研究开发了岩屑荧光数字图像分析仪和采集技术.经过50多口井的现场试应用,证实该仪器及配套技术性能可靠,重复性、稳定性好,资料应用范围广,有广泛的推广价值.该技术解决了PDC钻头钻井现场细小岩屑含油性识别及数字荧光图像采集、分析评价及传输问题,实现了岩屑含油信息的数字图像化采集、传输、存储和信息的无损性、永久性、异地共享应用,改变了传统荧光录井的基本技术模式,为数字化录井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传统录井工作模式,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延伸录井数据服务空间,实现录井方由工程服务商向数据供应商的转型,分析了录井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业绩,同时指出录井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管理应用系统相互分割形成信息"孤岛"、信息研发低水平重复、数据应用层次较低等问题。基于互联网已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层面的背景提出了建立适应"互联网+"信息化录井机制和统一数据平台,以及研究开发远程智能录井系统、远程地质导向决策系统、远程钻井监控决策系统、远程定向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在"互联网+"时代的录井对策,为勘探开发方提供实钻显示及钻后信息增值服务,延伸录井的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拓展岩屑录井资料的信息量,近年国内开发了岩屑数字图像采集分析技术,使岩屑录井从常规的实物保存、肉眼观察识别地层信息方法向数字化识别方法转化,这无疑是岩屑录井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录井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石油地质勘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采用CCD成像方式,运用自动调焦技术对岩屑的荧光和白光图像进行采集,图像采集清晰、方便;使用形态学滤波,分水岭分割和特征空间分类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图像分析准确、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目前,传统录井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地质服务能力较弱、业务经济总量和利润较低等问题。要摆脱录井行业的被动局面,其解决方案涉及4个方面:1丰富定量化采集手段,摒弃单纯的地面采集方式,实施传感器下井,推进录井数据向钻头及井筒周围延伸,实现地面地下同时录井;2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通过开发录井采集、解释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和智能化的预警预报远程监控系统,在一个端口监控多口井,实现单井无人值守,从而减少用工总量;3拓展录井解释方法,应用MWD/LWD随钻测量资料、综合录井资料和动态跟踪,进行轨迹动态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导向;4努力探索创新"单井服务"和"区域服务"两种工程技术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录井业务发展空间。为此,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单井服务模式在川渝气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而区域服务模式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录井业务量增加,地质服务能力、产值及利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荧光录井资料基本解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XRF录井技术的推广,给钻井新工艺条件下的岩性识别增添了新的手段,也为岩屑录井向定量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从X射线荧光分析图谱、数值、曲线、元素组合及数学地质等方面,建立了XRF录井资料解释方法。以上述基本解释评价方法为基础,尝试应用XRF录井资料进行泥质含量和孔隙度的定量解释。由应用实例证实,XRF对泥质含量和孔隙度的检测结果与测井解释及化验室的分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方法是可行的。从应用前景上分析,XRF在钻井现场对岩性、物性的分析识别,不仅在实时性上有优势,且方法独特,不受钻井液及钻井方式的影响。随着XRF录井技术研究的深入,资料解释评价方法将会逐步完善,在油气勘挥开发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简称大庆油田公司)面临“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等难题。通过回顾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总结了各领域勘探开发成果与技术系列,阐述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构想。分析认为:大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源控论,发展了陆相坳陷湖盆、复杂断陷、火山岩、致密油气等勘探理论,形成了配套的勘探开发特色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结合大庆长垣油田的特高含水期开发和长垣外围油田的难采油气储量动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开发难题,大庆油田公司明确了在完善已有勘探开发技术基础上,加快页岩油、碳酸盐岩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攻关及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难采储量有效动用配套技术攻关等,以期实现后备资源有效接替和提高油气产量目标。同时,通过分析面对矛盾和挑战,以及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大庆油田公司提出了“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和服务业务优化升级发展”的发展战略。基于大庆油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编制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方案,为大庆油田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丁国良 《焊管》2001,24(5):44-45
中国钢协冷弯型钢协会于 2 0 0 1年 6月2 7~ 2 8日在北京召开了技术委员会筹备会议 ,列会代表 1 8名。名誉理事长吴路青、吕日升及钢铁工业协会环保技术部南振卿处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理事长丁国良主持。丁国良理事长做了题为《技术进步是 2 1世纪的主旋律》报告 ,重点谈了三个问题 :一、技术工作的重要性1 从时代发展来看 ,纵观钢铁历史 ,老一辈在 2 0世纪把钢铁产量搞到一亿三千万吨 ,夺得了世界钢产量的金牌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也清醒地看到 2 1世纪 ,必须把品种和质量搞上去 ,这个任务就落到我们钢铁企业身上。解决品种和质量的核…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发中后期加密潜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只能作为油田开发初期井网密度测算的依据,而不能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加密潜力计算.文中在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建立的采收率与井控面积关系公式的基础上,以加密井增加可采储量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为分析对象,结合经济学原理,经过详细理论推导,得到了用于计算油田经济极限井控面积和经济最佳井控面积的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种开发方式下如何提高超稠油的整体开发效益问题,对影响超稠油开发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技术对策.基于对单井效益评价,通过制订合理的效益产量成本规划、加强油藏经营管理、提高超稠油商品率、合理优化老区资源配置,指导生产实际,为科学预测各项经济指标和准确完成资金预算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各投资项目决策可行性研究提供经济依据,提高超稠油开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的开发数据库作为油田开发主数据库,究工作的基础资源。为充分利用油田开发主库的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形成规模,并成为油藏研应用项目库构建技术,针对油藏研究与开发各专业的需求,快速地建立适合专题研究的数据模型,补充开发主库没有的数据信息,建立专业的数据信息查询平台,形成开发专业项目库。为此,论述了专业项目库建设的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风 《岩性油气藏》2012,24(3):118-122
对国内外水驱油田所应用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包括状态对比法、系统动态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指出状态对比法及模糊综合评判 法比较适合油田应用,并对各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 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优选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探讨并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机器学习在岩性识别、测井曲线重构、储集层参数预测等测井处理解释方面初步应用,并显现出巨大潜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初至波拾取、断层识别等地震处理解释方面应用已有成效;油藏工...  相似文献   

18.
【《嘹望新闻周刊》第14期报道】3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3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为什么将本次集体学习的主题锁定在"安全生产"上?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的一句"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便是最好的回答,这其中凝聚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安全问题的关切。  相似文献   

19.
苯并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介绍了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合成、性能、改性和应用 ,并对其他双酚类苯并口恶嗪和萘并口恶嗪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可控震源输入到大地的信号是己知的,频谱可以人为地改变,因而有可能从激发地震信号方面来改善资料品质。本文从可控震源的性能方面分析了对地震资料品质起限制作用的诸因素及其解决途径;建议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和研制新型的可控震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