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EO卫星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方式。该方式参考了S-UMTS中的随机接入方式设计,扩展了其接入帧和接入时隙的长度,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户随机接入请求的发送策略。通过接入时隙长度的扩展,增大了接入前缀码的个数和前缀的长度,提高了接入消息的扩频增益,从而提高了用户接入的首次捕获概率和接入消息的正确解码概率,降低用户的接入功率,并有效削弱功率攀升问题给系统容量造成的影响。增加了保护间隔的长度,以应对GEO卫星环境下用户之间接入的大时延差问题。本文提出的用户随机接入请求发送策略,有效改善了用户的接入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LTE体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对随机接入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GEO卫星通信中传播距离远、时延差大以及小区半径大等特点,分析了影响GEO卫星的LTE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信号格式设计的因素。针对LEO卫星通信中存在大多普勒频移现象,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对随机接入信号检测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消除多普勒频移为整数倍子载波间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最大程度提高系统容量,3GPP成立了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计划。LTE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信号和参考信号的传输均通过映射到子帧内SC-FDMA符号的形式来实现,两者在时间和频率上可能出现重叠,此时将产生相互干扰。本论文讨论了3G LTE随机接入前导信号和参考信号中的SRS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间相互干扰产生的原理,并通过多终端链路仿真,分析两种信号在相互干扰影响下的性能变化,总结影响性能的因素,并提出通过选择特定SC-FDMA符号传输SRS信号的方式来减小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时隙屏蔽式干扰对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理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干扰对用户平均接入概率和系统归一化吞吐量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方法以改善系统抗干扰性,即选择子信道使得两相邻接入时隙间距大于前导码和消息部分发送间距,干扰对系统和用户不产生影响;缩短前导码和消息部分发送间距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验仿真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系统抗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LTE作为目前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演进方向,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其网络业务。本文就以网络游戏业务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信令优化为叙述重点。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业务,然后结合网络游戏业务的特点和随机接入的信令流程,找出在随机接入信令中影响网络游戏业务的时延参数,并进行信令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分类,对影响静止轨道(GEO)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共享有限通信资源和有效利用卫星链路资源的多址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有效容量、实际应用和具体实现角度考虑分析比较,得到在GEO卫星通信系统中采用TDMA多址方式优于CDMA多址方式的结论。最后探讨了我国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LTE终端随机接入过程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与网络建立稳定的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步骤;LTE系统是一个先进的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对LTE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即在该前提下对LTE系统中终端侧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快速的随机接入流程。  相似文献   

8.
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计划中的随机接入信道是一个基于竞争的上行信道。当某个小区内多个移动台同时发起接入时,可能发生碰撞导致部分移动台接入失败或者移动台之间相互干扰。为避免以上情况,3GLTE为不同用户接入分配了不同的前导序列,利用序列间良好的相关性避免接入冲突和用户间干扰。本论文基于3GPP对LTE上行随机接入受限循环移位前导序列的规范定义,在不改变对RACH结构假设的前提下,讨论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随机接入受限循环移位前导序列,并针对两种不同的假设给出两种生成公式,并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其优劣。  相似文献   

9.
3G LTE中随机接入过程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3GPP无线接入技术需要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来保证其竞争力。在这个背景下,3GPP成立了LTE计划,该计划目的是引入全新的空中接口和各种先进的技术,以便达到更大的传输速率、更小的接入时延和更大的系统容量。本文主要对3GLTE随机接入流程的三种方案进行分析,并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轨卫星环境中的较广波束覆盖范围和较大多普勒频移的特点,研究了能够应用于低轨LTE(Long Term Evolution)卫星移动通信中的随机接入前导及其检测算法。首先,提出多根长序列(MRLS),该序列通过级联多个根序列号不同的短ZC(Zadoff-Chu)根序列构建,可以支持一步定时提前估计;其次,提出一种基于MRLS的随机接入前导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相邻短ZC根序列的共轭相乘产生多个检测序列,再与多个待检序列进行联合差分相关检测,克服了整数倍和小数倍子载波间隔的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利用MRLS序列,所提算法对载波频率偏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适用于基于LTE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两种典型的Internet用户连接方式都各有不足之处。利用电话系统的拨号连接方式虽然费用低廉 ,但是线路上的传输速率太慢 ,不能满足大容量快速传输的需要 ;租用专线的连接方式 ,虽然线路上的传输速率可达几十Mb /s,但是租线费用太高 ,个体用户或小型网络用户往往望尘莫及。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连接方式 ,利用卫星链路下载Internet信息。这种连接方式不仅下载速率非常高 ,而且费用也很合理 ,个体用户和小型网络用户都能负担得起 ,这种新型的连接方式无疑必将成为Inter net用户连接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首先介绍了宽带接入技术发展的驱动力,然后重点讨论几种中近期的主流宽带接入技术的最新发展态势,最后简要介绍我国宽带接入网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接入网的最近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煦 《电信快报》1999,(12):3-6
解释最近普遍使用“接入网”这一名词的涵义,并分别说明国际上对固定有线通信接入网和对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无线接入两大领域的最近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宽带视频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基础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光进铜退"整体演进趋势决定了原有接入局点的布局和规划建设思路已不能很好适应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宽带接入局点的整体布局方法与用户分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接入局点规划方法和流程,旨在解决如何在支撑业务的基础上提高建设投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接入技术可分为模拟无一接入技术和数字无线接入技术,数字无线接入系统又有多种解决方案,包括数字直接扩频技术、GSM、CDMA、DECT、PHS和SCDMA等。  相似文献   

16.
宽带接入网络的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安全问题也伴随着它的发展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在接入网环境下,用户、接入设备和网络都面临着各种威胁,特别是来自用户侧的威胁。针对当前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端口定位、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防欺骗、非法业务监测等技术和方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网络电视(IPTV)应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对带宽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承载网的技术不断成熟,使得网络电视应用的带宽“瓶颈”逐渐向接入端转移。针对网络电视的各种接入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明确网络电视接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江宝昆 《电信科学》1995,11(12):11-17
本文概述Internet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组织;着重介绍Internet的接入方式、接入设备、软件接入工具,接入提供者提供的接入业务;以及中国Internet-CHINANET的网络组织,接入方式及其业务。  相似文献   

19.
崔芙蓉 《世界电信》2001,14(2):10-12,47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是解决通信网接入问题的有效技术,国际电联规划的LMDS可用频带比DBS、MMDS的要宽得多。LMDS系统包括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业务。目前LMDS的商用系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我国也已在广州等城市开展了LMDS的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20.
茹中华  高鹏 《数字通信》1998,25(2):26-27,33
首先从定义,位置、系统组成,接口与定界等几个方面介绍无线接入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无线接入网的外部接口及主要技术。然后,从工作频段,多址方式、无线技术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无线接入网的空中接口,讨论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并就相应技术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