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复合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塔是新开发的一种高效气液接触设备,它由穿流筛板下加一层规整填料的复合塔板所组成,规整填料使塔板间的部分空间得到很好的利用。此结构可使气液两相的流动分布大为 改善,起到消除雾沫夹带的作用。实验和工业应用证明:复合塔的塔板效率可比一般塔提高50%以上,能量增大20%左右。  相似文献   

2.
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计算了某炼油厂重催装置中吸收塔的工况数据及其流体力学状况。结果表明,当塔的吸收负荷增加后吸收操作即进入液泛状态,为此提出了塔板结构的改造方案即增大塔盘的开孔率以满足塔的高负荷运行及规定的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3.
ASPENPLUS用于重催装置中吸收塔的改造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PENPLUS软件,模拟计算了某炼油厂重催装置吸收塔的工部数据及其流体力学状况。结果表明,当塔的吸收负荷增加后吸收操作即进入液泛状态,为此提出了塔板结构的改造方案即增大塔盘的开孔率以满足塔的高负荷运行及规定的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体搅动作用可以强化液-液两相接触和传质性能.在填料塔和喷洒塔中,气体搅动对萃取塔性能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在气体搅动下,通过对填料塔和喷洒塔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填料对气泡和液滴均有破碎作用,因此填料塔的气含率和分散相滞存率均明显高于喷洒塔,传质单元高度和液泛速度则相反;对填料塔和喷洒塔,气体搅动都可以显著提高液-液两相的接触与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5.
多降液管筛板塔(简称M.D.筛板塔)的结构特点概括起来有两点: 1.每塔板设有多根降液管,因而堰长远较其它塔型为大; 2.降液管不浸没在下塔板的液层内而是悬于气相中,从而增大了塔板的有效面积。 据资料介绍此结构特点使M.D.筛板塔具有液气通量大(尤其可通过大液量)、压降低、板间距小和操作稳定等良好的操作性能。这些优点对于塔设备来说都是很可贵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曳力、虚拟质量力和升力,采用Eulerian两相流模型,使用CFD商用软件STAR-CD v3.26数值计算了直径0.3m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计算选用清液层高度作为衡量非稳态流场收敛判别标准。在不同空塔气速下,对比了清液层高度的计算值和文献报道的实验值,二者吻合较好。可以看出CF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筛孔塔板上瞬时气液两相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塔板上液体流场可分为主流区、回流区和反混区,回流区面积随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减小,塔板上气液两相存在着显著的动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穿流塔板是石油化工中常用的一种塔板,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气液负荷大和阻力较小。但是它的板效率一般较低,同时,效率随负荷变化大,操作范围较小。曾经对穿流塔板作过各种改进,比如,双孔径穿流塔板,波纹塔板等,但是这些改  相似文献   

8.
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速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详细测量了气液彭泡塔内气液并流和气液逆泫时的流速分布。鼓泡塔内为复杂的三维流动。气液并流时,在升力作用下气泡集聚在塔中心区。气液逆流时,气泡集聚在塔壁面附近。中心速度较大且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径向速度梯度也随之增大。塔壁附近出现返混区,零轴向速度发生在相对半径r/R=0.7左右。气液逆流时,在气泡诱导下,壁面附近液体流速与主流区方向相近,出现向上的速度。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详细测量了气液鼓泡塔内气液并流和气液逆流时的流速分布。鼓泡塔内为复杂的三维流动。气液并流时,在升力作用下气泡集聚在塔中心区。气液逆流时,气泡集聚在塔壁面附近。中心速度较大且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径向速度梯度也随之增大。塔壁附近出现返混区,零轴向速度发生在相对半径r/R=0.7左右。气液逆流时,在气泡诱导下,壁面附近液体流速与主流区方向相反,出现向上的速度。本研究为鼓泡塔放大设计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金属探针法测量塔板上气液两相流中某些点的含气率。试验结果表明含气率在泡沫状态下与喷射状态下沿着塔高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