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添加两种不同类型的固体润滑剂来分析磁流变液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润滑剂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磁流变液的润滑性能,二硫化钼的润滑效果好于氮化硼.固体润滑剂与有机膨润土和二氧化硅两种触变剂的配伍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南昌水专学报》2018,(1):41-44
研究了一种以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及双酚A固化剂为基体,二硫化钼、石墨为固体润滑剂,聚四氟乙烯(PTFE)及纳米氧化铝为耐高温助剂的耐高温降磨损润滑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优选出其制备条件,并对所制涂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其耐热温度达到650℃,可以满足汽车排气系统、涡轮增压系统的垫片密封、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钢轨和轮箍间的减摩材料-固体合成润滑块及其减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体合成润滑块与32∧#轴油相比较,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磨损量小、磨痕深度浅、粗糙度低、磨粒尺寸小等优点,而且强度高、极限负荷大、是延长钢轨和轮箍寿命,提高机械效率,节约能源的一种良好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4.
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机理,使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在微动试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抗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对其磨痕形貌和对偶转移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磨损率随着试验载荷和摩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摩擦因数随着试验载荷增大而减小,随摩擦速度增大而缓慢增大;在微动摩擦过程中,高载高速可以促进高质量转移膜在对偶表面形成,从而使得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承载能力和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含有固体微粒添加剂的润滑流体在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在新型圆盘试验机上应用间接测试方法,即激光透射法测得了其在弹流润滑状态下的平均中心油膜厚度和摩擦系数。将这些测试数据与线接触微极流体弹流润滑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含有固体微粒添加剂的润滑流体有增大油膜厚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发挥高温发汗内梯度润滑层的功能特性,基于润滑体润湿性与高温润滑性能协同原理,设计出了熔渗型软金属复合润滑体,研究了不同成分与配比对其润湿性的影响;采用高频感应熔渗工艺,基于开发的Pb-Sn-Ag、Pb-Sn-Ag-Cu系复合润滑体制备了高温发汗内梯度润滑层,并对其高温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分对润滑体合金与基体材料的润湿性影响较大,在Pb-Ag合金中添加Sn、Cu可以有效改善与基体材料的润湿性能;以Pb-Sn-Ag、Pb-Sn-Ag-Cu系复合润滑体制备的高温发汗内梯度体现出优良的高温减摩性能;与Pb-Sn-Ag系润滑体相比,采用Pb-Sn-Ag-Cu系润滑体制备出的内梯度润滑层高温润滑性能较优,在600℃下的摩擦系数波动范围为0.25~0.30。  相似文献   

7.
用水为润滑介质的摩擦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油为润滑介质的各种摩擦副对日趋势严重污染,并消耗了大量润滑油料和贵重有色金属问题,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用水替代油作为润滑质量、以非金属替代金属作为摩擦副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与加工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指出该学科方面的现有研究基础、未来的趋势和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二硫化钼薄膜的特性及其在力学、光电、润滑和催化性能方面的广泛应用。归纳了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二硫化钼薄膜的主要方法,包括钼(或钼化合物)的硫化,钼前驱体与硫前驱体的直接反应和硫化物的热分解。讨论了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硫化钼薄膜工艺中成核剂、基板和前驱体对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二硫化钼和其他硫族化合物生成合金,与其它单层二维材料形成异质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冷轧铝过程中轧制塑性变形区域润滑膜形成的特点。根据考虑到表面粗糙度因素而改进的Reynold润滑膜计算方程及材料塑性变形特点,研究发现,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轧制区入口与出口的润滑膜厚度不同,轧制压下量越大,两者的差别越大,因此,更容易导致润滑失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证明,降低滑动高副中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显著地改善其润滑性能,易于实验全膜润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用油为润滑介质的各种摩擦副对环境日趋严重污染,并消耗了大量润滑油料和贵重有色金属问题,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用水替代油作为润滑介质、以非金属替代金属作为摩擦副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与加工的科学技术问题,并指出该学科方向的现有研究基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纳米WS2润滑晶体的制备与量子尺寸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WS2润滑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固体润滑材料。作者介绍了一种用机械-物理固相反应装置制备纳米WS2润滑晶体的新方法;用XRD对WS2纳米晶体进行物理分析;用ESCALAB-MKⅡ型电子能谱仪分析了不同粒径的试样W4f7/2,S 2p3/2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并对50nm和10nm粒径的S-W-S纳米簇团的S 2p3/2电子能谱结构进行谱图拟合。分析结果表明:XRD图样显示为WS2相单相;在S-W-S纳米簇团中存在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该效应强化了硫原子电子壳层间的轨道杂化,使纳米级的WS2润滑晶体形成了1个没有悬键的、化学性能稳定的中空球体,在润滑过程中,这种结构可使体系保持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钢轨和轮箍间的减摩材料--固体合成润滑块及其减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体合成润滑块与32#轴油相比较,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磨损量小、磨痕深度浅、粗糙度低、磨粒尺寸小等优点,而且强度高、极限负荷大,是延长钢轨和轮箍寿命,提高机械效率,节约能源的一种良好润滑材料.  相似文献   

14.
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油中掺杂固体颗粒会导致液固两相润滑的出现,为研究颗粒效应对润滑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有无颗粒作用下进行活塞环-缸套摩擦力的实验测试。再通过实验测定颗粒的几何形状特征及缸套的力学性能。最后分析颗粒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油中加入固体颗粒后摩擦力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重载工况条件下的点、线接触机械零件如齿轮、滚动轴承和凸轮及其从动件的设计和选用越来越依赖于弹流及部分弹流理论这些现代润滑理论的支持。由于现代机械传动装置日益向着大功率、高速度方向发展,为了提供适用于重载、高温、高速工况下的润滑分析方法,本文对重载工况下线接触部分热弹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数值结果,求得了不同工况条件和不同表面形貌条件下的流体动压力和粗糙接触压力分布、名义油膜厚度分布、润滑油和固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以摩擦拖曳力,揭示了重载线接触部分热弹流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芯片制造技术,可将两种晶格大小大不相同的材料——二硫化钼和石墨烯集成在一层上,制造出通用计算机所需的电路元件芯片。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将一层石墨烯铺在硅基座上,再将希望平铺二硫化钼处的石墨烯蚀刻掉,在基座的一端放置一根由PTAS材料制成的固体条,接着,加热PTAS并让气体流经其  相似文献   

17.
以某主泵电机中的关键部件──水润滑推力轴承为研究对象,结合轴承运行工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低粘度流体动压润滑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确定轴承摩擦副材料,设计出适合此工况条件的推力轴承结构.分析了影响水润滑轴承润滑性能的因素,提出提高其润滑性能的具体方法,从而保证水润滑石墨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特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模糊数学的方法,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拉丝固体润滑中的各种主要润滑因子的隶属函数,并对七种典型润滑剂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航天钛合金螺纹连接件的润滑要求,采用聚酰胺-亚酰胺、环氧树脂复合粘接体系,研制了SHH99-75型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SHH99-75固体润滑膜结合力、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产品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在TB3钛合金表面制备了SHH99-75涂层,涂层厚度6μm~11μm,测试结果表明,结合力达到0级;在正压力1000N,转速200rpm情况下,试验0min~5min的动摩擦系数可达0.06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金属滑动摩擦副的润滑和失效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常用的五种由国产材料组成的摩擦副在混合润滑工况下的性能作了大量试验,分别绘制了摩擦状态转化图,确定了它们的P-V工作区域,为摩擦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