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中性蛋白酶基因在不同宿主菌及各种培养条件下的蛋白酶表达水平。用含有中性蛋白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MPR4,PMPR8和PMPR16转化BacillussubtilisBG2036,BacillussubtilisAS1.398和BacillussubtilisML,对转化菌产生的蛋白酶活性分析表明:三个重组质粒的导入,均使主菌的酶活性有大幅度的提高。其规律是:宿主菌的蛋白酶活性越低,提高的幅  相似文献   

2.
酶技术开发动物血制取复合氨基酸营养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酶法开发动物血制取复合氨基酸营养液。AS1.398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AS1.398中性蛋白酶对猪血的水解能力最强,其水解作用最佳条件为:PH=7.5,温度40℃,酶与底物8000u/g,,底物浓度8%,水解时间7hr,水解率可达49.7%。  相似文献   

3.
以蛋白酶高产菌株B.subtilis ML为供体菌,提取其染色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完全酶切后,插入枯草杆菌载体pNQ122的相同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中性碱性蛋白酶基因双缺陷型菌株B.subtilisDB104。从含有氯霉素的酪蛋白平板上获得了20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克隆。  相似文献   

4.
As1.398中性蛋白酶在球形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中空球形壳聚糖固定化As1.398中性蛋白酶的方法,分成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对固定化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显示,戊二醛质量浓度为4%,每克载体给酶量25mg时,酶活力回收为65.4%,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乙醇的稳定性均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5.
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B.sp—JF1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等理化方法对可产生耐高温α-淀粉酶的高温菌Bacillus sp-JF1进行诱变选育,得到酶活提高为原菌2.23倍的一株突变株,命名为Bacillus sp-JF1UEN-Tr^r-3。  相似文献   

6.
用筛选抗性突变株法选育碱性脂肪酶的高产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圆弧青霉白色变株PB227为出发株,通过多次诱变,筛选抗真菌抗生素的抗性株和抗底物,底物结构类似物或分解产物的抗性株,获得一株己酸抗性突变株PG37,其产酶水平比出发株PB227菌株提高了1.5倍,达到557μmol/(min·mL)PG37所产脂肪酶的最优作用pH为10.0,最适作用温度为25℃,在pH7.0~10.5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几种热带高蛋白发酵食品中分离蛋白酶高产菌株,在所分离的20株菌株中,有三株在蔗糖废蜜培养基试管培养中即超过5单位/mL(即微克单位的1000单位/mL),比1990年Margarita分离到的枯草杆菌BIOTECH113的1.3单位/mL和1993年Moon分离到的坚强芽胞杆菌NRS的1.2单位/mL高三倍多.初步鉴定为芽胞杆菌属第一群的B亚群.其中一株用蔗糖废蜜培养基在3L搅拌通气发酵罐中发酵于7h内产生1.4单位/mL的蛋白酶活性.通过补充大豆饼粉和蔗糖废蜜,培养到35h细胞数量和蛋白酶活力分别达到1010/mL和76单位/mL(即我国微克单位的13770单位/mL).比我国生产用菌株枯草芽胞杆菌AS1.398和地衣芽胞杆菌2709的高近一倍.蛋白酶生产的活力随通气和搅拌速度的减小而减小,随通气和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pH为8.5.且在此pH8.5的条件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各地采集土样600多份,经富集、初筛、二次筛选与复筛获得一纤维素酶活比较高的野生纤维素酶产生菌C10.经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以C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亚硝基胍、60Co-γ射线和硫酸二乙酯等物理化学诱变处理,最后得到一株突变株C66.C66菌株酶活与国内外高酶活的菌株比较,其纤维素酶各组份酶活均高于对比菌株,可以认为C66是一株目前国内外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TX2(遗传标记Xan)为供体,以枯草杆菌TSA19(遗传标记Ade+His+8AG+6MP+SG)为受体,利用转化法成功地获得肌苷产量高、遗传稳定性好的目的转化子TSXB29。采用均匀设计理论,利用微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找出了转化子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在该条件下,平均产苷为27.85g/L。经连续摇瓶和斜面传代,发现该转化子是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应  相似文献   

10.
乳链菌肽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生理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乳酸乳酸球菌79UV-S22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DES,LiCl等多种理化因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乳链菌肽高产突变株DL-203,其效价稳定在2000IU/ml以上。对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DL-203菌的生长及发酵最适温度的为30℃,最适pH值为7.9,通风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乳链菌肽的产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低聚果糖合成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黑曲霉AS0023菌株所产生的β-果糖转移酶的一些酶学性质。该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5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PH(3.5-10)适宜范围;并研究了12种化学物质对酶活的影响和底物的牧场划性。结果,三离子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底物分子越大其反应速度越慢。该酶的米氏常数K=47mmol,葡萄糖是酶反庆的竞争性抑制,其Ki=330mmol当50%(w/v)蔗糖在  相似文献   

12.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A-4出发菌株,经诱变处理,选育多重抗药性突变株。研究结果表明,抗药性突变株α-淀粉产量提高的正变率和正变幅度明显大于非抗药物突变株,负变率和负变幅度也较高。经NTG和NTG-UV诱变处理,获得一株林可霉素,D-环丝氨酸和万古多重抗性突变株LCV5(Ling^r,Cs^r,Vm^r),其α-淀粉酶活力比出发菌株A-4提高32.5J%,发酵周期短,摇瓶为40h,酶活力达461u/ml  相似文献   

13.
发酵助剂提高枯草杆菌α—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BF-7658)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瓶发酵,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发酵助剂:Na^+,K^+,Mg^2+,Fe^2+Tween-80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研究其对枯草杆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和Tween-80对酶活提高作用明显,其酶活提高率分别为38%和24%。  相似文献   

14.
用于工业生产L—苯丙氨酸的酵母菌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然环境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高PAL酶活性的菌株,以此为出发菌株进行UV和EMS诱变处理,所得菌株较原菌株酶活力有较大提高,且该菌在工业中试中良好生长,L-Phe累计产量达58.0mg/mL。  相似文献   

15.
以枯草杆菌(BacilusSubtilisBF—7658)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摇瓶发酵,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发酵助剂:Na+、K+、Mg2+、Fe2+、Tween—80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研究其对枯草杆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和Tween—80对酶活提高作用明显,其酶活提高率分别为38%和24%。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戊二醛法,环氧法、重氮法和CNBr活化等方法固定虫莹光素酶,发现CNBr活化Sepharose4B后固定该酶的交果最佳.获得较高比活性(750u/g)和良好稳定性的固定化虫萤光素酶.我们构建了一套利用光纤传导的虫萤光素酶的测活装置;并以CNBr-Sepharose4B固定化酶为核心建成光纤生物传感器和柱式流动分析装置.可测定10-11~10-8mol/mlATP.  相似文献   

17.
以特定方法筛得羟基脂肪酸聚酯产生株AMB-001,初步鉴定为产碱菌属。经紫外线与亚硝基胍诱变,变异1株AUN-39产聚羟丁酸和聚羟丁戊共聚物的产率分别为细胞干重的35%和47.5%,透射电镜观察表明AUN-39胞内积累的PHB粒子可充满腔内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茵株BE40-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9.
从已经开始掉毛的盐腌猪皮上筛选到一株可在8%盐浓度下生长的耐盐菌,该菌产生的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脱毛性能。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p.no813。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K氏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K)与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sakeYabe的最适产孢前培养条件与最适产孢培养条件,以及二者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并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验表明:二供试菌经产孢前培养基Ⅱ和1号产孢培养基培养可获得较高产孢率;并且最适产孢温度为28℃;用2%蜗牛酶于31℃酶解3hr,可除去子囊壁,收集原生质体;用4%蜗牛酶,33℃酶解2-3hr,制备原生质体;进一步试验表明,K氏酿酒酵母与清洒酵母可以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且得到一融合子F_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