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连续采煤机在垂直方向的振动情况,通过假设与简化,建立了连续采煤机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求得了12HM10型连续采煤机的固有频率和5阶振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各连接点刚度、各部质量、滚筒的转速和载荷对连续采煤机履带前后接地点处的振动大小与变化。研究表明,靠近机器前面的振动比后面的大,滚筒转速对机体振动的频率有影响,提高各连接点刚度、增大各部质量、降低滚筒转速、减小滚筒载荷可以减轻连续采煤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UG建立连续采煤机履带行走装置的简化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DAMS对履带行走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从仿真曲线中得出行走部驱动轮的运动规律及驱动轮与履带板的接触力变化规律,从而为连续采煤机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并对其他大型机械履带行走装置的动力学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连续采煤机履带行走系统的履带销磨损的数值计算框架。首先根据地面力学理论,并应用ADAMS及其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连续采煤机专用的履带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以Archard模型为基础结合ANSYS软件开发磨损计算的通用程序,最后利用磨损过程离散和协同仿真技术实现了连续采煤机履带销-销耳的动态磨损预测。提出的方法为连续采煤机行走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耦合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连续采煤机装载系统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载系统是连续采煤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发生故障将导致连续采煤机停止工作,严重影响其生产率.通过对连续采煤机装载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连续采煤机装载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确定连续采煤机装载系统的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的保障采煤机液控单向阀的连续可靠运行,介绍了采煤机液控单向阀的主要结构,具体工作原理,分析其在采煤机日常应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总结日常应用中的常见故障,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使用与维护采煤机液控单向阀,通过对采煤机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改进措施的研究,达到了更好的保障采煤机安全连续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连续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运动方式与截齿运动的理论模型,并以某一进口连续采煤机为例,对连续采煤机中截齿的运动轨迹、截齿加速度与速度的仿真研究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选择合适的截割滚筒和提高采煤机的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械强度》2016,(1):80-86
以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研究了内齿圈在啮合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根据采煤机在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工作时滚筒受力情况,基于Matlab编程模拟出滚筒的载荷文件。通过Recur Dyn多体动力学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采煤机内齿圈的应力分布及其与行星轮的接触力和接触力矩,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通过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了内齿圈齿面的最小疲劳循环次数,对内齿圈疲劳寿命的薄弱区域提出改进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产品设计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降低了研发成本,为研究采煤机设备在大范围刚性运动与柔性构件小变形运动时的应力和疲劳寿命情况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使采煤机牵引部获得更好的扭振特性,以MG300/700型电牵引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其简化扭转动力学模型为依据,利用ADAMS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施加阶跃负载并进行动态仿真,获得了扭簧的弹性势能曲线。通过对3个势能最大的扭簧的扭转刚度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各扭簧的势能分布更加均匀,且扭簧的最大势能值较优化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一方法对改善采煤机牵引部的扭振特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掘机械履带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采煤机履带建立动力学模型、考虑不同情况对履带行走系统进行了多体接触动力学分析.并以Bekker理论为基础,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得到不同工况下履带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的保障采煤机的连续可靠运行,基于采煤机的结构组成,设计了一种以PLC为基础的采煤机运行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监控系统应具备的性能,设计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具体阐述了各部分的组成,对该采煤机监测控制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该采煤机监测控制系统,能连续监测采煤机运行情况,记录与分析采煤机异常现象,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采煤机故障,更好地保障采煤机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