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别对沉降式离心粒度分析仪的自然沉降与混合沉降以及混合沉降与离心沉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最大粒径值达到混合沉降测量模式的上限,即临界粒径值时,应对两种测量模式进行比较试验,才能从中选出最佳测量模式;对超细粉体而言,4μm以下的颗粒才适合选用离心沉降模式,最大粒径大于4μm时,应用混合沉降模式测量。  相似文献   

2.
粒径计分析均匀细沙时沉降速率和粒径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粒径计法分析均匀细沙时沉降速率和沉降粒径产生误差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实现对粒径计分析成果资料进行修正,本文中分析了采用粒径计法分析均匀细沙时,沉降速率和沉降粒径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粒径计分析过程,推导出沉降速率和沉降粒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资料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总结出采用粒径计法分析均匀细沙时沉降速率和沉降粒径误差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EMD降噪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路基实测沉降曲线通常含有噪声,不宜直接进行曲线拟合。将EMD降噪法引入到沉降预测中,首先对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滤波降噪,然后将降噪后的沉降曲线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合数学模拟实验和京沪高速铁路典型路基沉降板观测数据,分析了EMD降噪效果和降噪后的沉降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EMD降噪很好地消除了混杂在实测沉降曲线中的随机误差和异常的波动成分;降噪后的沉降速率曲线更为平缓,能直观地反映出沉降趋于稳定的时间和过程;降噪后的曲线拟合相关系数高,误差平方和小,沉降预测精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且能够满足评估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提到有关路基沉降变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要求和精度指标以及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沉降预测,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层建筑地基各处的沉降量不同以及沉降的速度不一致,当沉降值超出一定值时,将会出现建筑的大面积损坏并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沉降的原因和沉降观测的要求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桥梁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求严格、标准高,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本文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桥梁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能够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践,分析建筑物的沉降原因和现行变形监测规范后,给出确定沉降观测等级以及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方法、周期和频率等方案进行探讨,总结沉降观测资料处理、安全性分析、变形预报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建辉  张静堃  孟黎  李永辉 《工程力学》2014,(Z1):145-148,154
采用强夯法加固风成砂地基,进行现场土层沉降试验研究。首先对现场土层条件和沉降试验方案、测试方法进行介绍,然后给出并分析了强夯过程中夯击点地表沉降和强夯完成后夯击点下土层沉降试验结果,又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夯击点地表沉降、土层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夯击点沉降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可由双曲线函数来描述,而土层沉降沿深度呈指数函数衰减规律。同时也得到一些关于加固深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合理评价对于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和指导线路养护维修至关重要。传统路基沉降评价多基于沉降幅值单一指标,缺乏对车辆运营速度、路基沉降波长的综合考虑。该文基于建立的精细化多车-无砟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下的车辆动力学响应特征以及运营速度、沉降波长及幅值对车辆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沉降时变率指标用于路基不均匀沉降评价。结果表明:沉降时变率能融合车辆运营速度、沉降波长、波幅三者对高速列车动力学响应的共同影响。沉降二阶时变率和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安全性指标呈显著的线性映射关系;沉降一阶时变率和车体加速度等舒适性指标呈较为显著的线性映射关系;并提出了轮重减载率、车体加速度与沉降时变率的拟合公式。研究成果可为高铁线路设计和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沿线建/构筑物众多。沿线穿越立交桥、护城河、地铁2号线等重大风险源。通过对地下直径线全线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充分分析沿线各风险源的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防止和降低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施工完成后地铁2号线测点沉降值均小于2mm,天宁寺桥因隧道开挖引起的沉降值低于3mm,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沧州段桥梁工程施工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沧州段桥梁工程特点,重点介绍了代表性特殊结构桥梁的施工方法、区域性地面沉降地区桥梁工后沉降的控制措施,以及保证350 km/h无砟轨道高平顺性的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3.
依据合武(合肥-武汉)I标段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方程的公式形式和工后路基沉降预测的依据与具体实现,并结合典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路基施工控制,确保路基质量、沉降、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变形对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码头等建设工程的设计安全及正常使用影响重大,从用灰色理论进行沉降预测的结果看,模型的取值直接决定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如何取值、按什么规律取值是灰色理论计算准确性的核心.为此,基于优化的GM(1,1)模型,开发了用VB语言编写的沉降预测灰色可视化软件,通过对不同时间间隔的取值进行精度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椐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更为精准地预测软土地基沉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An elasto‐plastic material model is proposed that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cyclic deterioration of railway tracks.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envelope of the irreversible, plastic material response generated during a cyclic loading process, thereby distinguishing the mechanisms of frictional sliding and volumetric compaction. The reversible response is represented by a pressure‐dependent, hypo‐elastic material law. After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the model is specified,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o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employed in a finite‐element case study of the long‐term settlement behaviour of a railway track.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model are illustrated by comparing the computed response with the response obtained by in situ track measurement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边墩沉降将造成其上简支与连续梁桥的共同变形,边墩不均匀沉降差引起的轨道几何形位改变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该文基于APDL建立考虑引桥与路基及其上轨道结构影响的高速铁路CRTS II型无砟轨道-变截面连续梁桥系统精细化仿真模型,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探明了边墩不均匀沉降差与轨道几何形位改变的轨道层间变形协调机理。基于线性回归方法获得了不同连续梁桥跨度条件下,边墩不均匀沉降差与轨道几何形位改变的层间变形协调关系的定量函数表达式,进而采用该仿真模型、文献模型及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理论验证其拟合精度和正确性。最后基于定量函数表达式研究了边墩不均匀沉降差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文定量函数表达式具有较高精度;在边墩不均匀沉降工况下,存在激振频率接近车体自振频率的临界跨度,发生共振时,显著恶化列车运行平稳性;采用大跨度连续梁桥可有效降低边墩不均匀沉降差、提升乘坐舒适度、降低轮轨力及缓和列车与轨道动态作用效应;沉降差小于25 mm时,轮重减载率随跨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周边地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附近,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质灾害严重。结合宝成、贵昆、成昆、襄渝、南昆、内昆、渝怀等西南复杂地质艰险山区重要干线铁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总结概括了西南铁路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并较系统地介绍了几种主要地质灾害的铁路地质勘察和工程防治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由于铁路运输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轨道车辆在沙漠干旱地区也得到更多的应用。本文分析沙漠环境对铁路空调机组使用的影响及沙漠地区用铁路空调机组的设计思路,并提出检验铁路空调机组抗风沙能力的吹砂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