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明中 《煤炭学报》1999,24(1):34-38
描述了垫板压缩性能特点,结合岩体流变模型分析了弧板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并且分析了垫板种类对弧板支架刚度、安设时间、承载能力、弧板节数的影响.举出算例说明了结果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阐述冬瓜山矿山围岩构造,围岩监测的目的和内容,建立了具有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数据输出,图形显示等功能的应力和变形监测数据库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围岩的应力变化规律和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监测,在某矿山围岩监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高架顶梁俯仰角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架顶梁俯仰工况(抬头或低头)是仰采条件下大采高综采面支架-围岩系统监控的重点。本文提出大采高支架顶梁俯仰角的监测方法和手段,结合现场实际,确定出高架梁俯仰角的控制措施和范围。  相似文献   

4.
采场支架与围岩系统刚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采场支架与围岩系统的组成及其铡度,得出了在支架与围岩系统中,当直接顶与支架的相对刚度不同时,支架可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并提出了支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适应围岩运动状况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采场支架与围岩系统的组成及其铡度,得出了在支架与围岩系统中,当直接顶与支架的相对刚度不同时,支架可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并提出了支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适应围岩运动状况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顶煤稳定性对综放大架承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顶煤的稳定性及其对支架承载的影响,提出了保持良好支架围岩关系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弧板支架是为矿井软岩巷道支护而设计的,并在淮南孔集矿应用获得成功。就弧板支架在孔集矿软岩巷道支护中的使用环境、结构性能、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姜有  郑德明 《煤》1997,6(4):58-59
在回采巷道中使用棚式支架,其主要缺点是被动支护,不能有效地发挥围岩的自支撑能力。采用拉杆支架维护回采巷道,支架和围岩形成一个共同承载体,有效地发挥围岩自支撑能力,维护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编制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事故故障树和建立支架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对支架-围岩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得出了提高支架-围岩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岩体声发射技术对竖井围岩稳定性进行监测可以克服传统的位移、应力监测的弊端,实现全天侯连续长期监测。本文介绍了凡口铅锌矿新副井围岩声发射智能监测系统、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新副井围岩的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源 《煤》2008,17(7)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圆弧拱巷道围岩稳定性要远大于矩形巷道。采用失跨比为0.2的圆弧拱巷道代替矩形巷道,可显著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况,减小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少围岩塑性屈服区域,大大加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岩控制的方法与思路,并详细论述了锚杆工作载荷与围岩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用锚杆无损检测的方法来全程监测围岩稳定性,这将对围岩稳定的研究及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殷大发 《煤矿安全》2012,43(12):105-107
针对煤矿围岩动力灾害多发及人工监测不及时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低功耗无线传输、实时监测、数据融合分析及具有预警预案功能的围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详细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应用效益。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实现了围岩压力、位移、应力监测数据之间的融合和可视化分析,可对煤矿围岩动力安全隐患进行快速、准确的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4.
结合VI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CRD法开挖施工特点,布设了变形观测元件及应力观测元件,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变形测试结果说明CRD法各分部施工相互影响明显,隧道内侧围岩压力普遍大于外侧围岩压力,并且随着其他分部的施工具有明显加大的趋势.内力监测结果表明钢支撑轴力主要为压应力,并且拱腰位置轴力稍大于其他部位.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合理的工序应该是先山体外侧开挖并施工初期支护,然后山体内侧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5.
厚层砂岩顶板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小煤柱沿空掘巷特殊应力坏境和围岩力学结构入手,理论计算了弧形三角块的变形失稳情况,强调应立足于高强预应力锚杆(索)的支护路线,改善岩体自身的力学性能,从而控制围岩失稳变形.以谢桥煤矿13318E厚层砂岩顶板留小煤柱沿空掘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留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在掘进、回采阶段的变形规律,说明工作面回采时超前...  相似文献   

16.
矿山围岩应力与结构演化机理是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围岩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采场和巷道围岩应力演化与变形破坏监测,是掌握应力场动态迁移规律,分析覆岩分区破裂、结构演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井下灾害超前辨识和危险区域感知预判的基础。近年来光纤传感技术在解调原理、传感器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实现不同尺度的围岩应力、变形,大范围、分布式动态监测,成为了岩体变形破坏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分析了光纤传感技术在矿山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用于采场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中的光纤传感理论及适用特点,归纳了光纤传感系统布设方法与安装工艺,讨论了采场覆岩"横三区、竖三带"分布,覆岩结构演化,支承压力分布,顶底板变形特征的光纤表征机制,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在矿山围岩变形表征中的最新成果。结果表明:光纤传感技术在矿山围岩监测中的应用仍处于现场应用研究阶段,在智慧矿山建设背景下,采场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向多参数、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测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存在多参量、多尺度传感器研发,多维度光纤传感系统及布设工艺,大数据光纤传感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构建等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对推动矿山围岩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梅河矿三井软岩巷道原有支护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试验巷道采用喷锚网加钢筋混凝土弧板复合支护的新方案,并对其设计、试验及施工工艺作了全面论述。试验与监测表明,设计中支护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支护效果是显著的,支护后40天左右现场围岩的位移速度明显趋缓。这一复合支护方案具有先柔后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国际弧板支护发展的新趋势,它是我国支护技术上的革新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根据煤巷围岩收敛变形的监测数据,运用非线性拟合技术,选择4种非线性函数建立了煤巷围岩变形预测模型,实现对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与预测,并基于VB编程方法构建了煤巷围岩变形预测系统,实时动态反映煤巷围岩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硐室的围岩稳定性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哲  刘斌  万明富 《中国矿业》2003,12(4):56-59
据尖山铁矿破碎机硐室的围岩稳定性监测数据,采用适宜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利用简化的几何及力学模型,进行硐室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反分析计算。据此,得出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防治三山岛金矿深部开采高应力作用下诱发的岩爆灾害,设计卸压钻孔方案减小水平地应力对围岩的影响。运用FLAC3D建立深部高应力巷道钻孔卸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巷道钻孔卸压过程中采场周围岩体的应力和弹性应变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钻孔卸压后,巷道水平和垂直方向最大应力有效转移,使巷道顶板和两帮应力均有显著下降,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减小,对缓解岩爆等地压灾害具有明显效果。现场布设的围岩应力监测系统显示,随着卸压钻孔的推进,围岩应力明显减小,证实钻孔卸压方案达到了卸压效果,提高了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