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4,(17)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的利润情况历来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在内的报表使用者所关注。但在现行利润表编报的框架要求下,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真实反映,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要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关注报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才能清除业绩泡沫和市场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5)
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在经营业绩不好的年份粉饰利润的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查阅上海证券交易所的XBRL文档收集相关研究数据,从ST族公司盈利能力总体情况、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生频率、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分布情况三个方面研究了非经常性损益对ST族公司净利润影响,以期能为我国ST族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非经常性损益的位置是越来越重要。2008年,证监会对非常性损益项目重新定义,这次的修改主要强调了"特殊性和偶发性",对其发布的内容同披露的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与修改,让上市公司操纵非常性损益的行为得到抑制。因多方面因素,上市公司通过非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没得到解决。无论是盈利公司还是亏损公司,多十分重视非常性损益。它们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关联方交易或者是变更会计政策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非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是各不相同。高利润公司主要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微利公司为了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则是为了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本文通过分析沪深跨境电商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财务数据,发现跨境电商上市公司普遍实现盈利。通过比较ROA、EPS和EPCF指标,结合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等财务数据,发现大部分跨境电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稳定,ROA普遍偏小,主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较弱。企业应增强经营性业务盈利能力,控制跨境业务成本,关注点击率、转化率等非财务指标,善于利用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本文在甄别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基础上,按资产负债率水平将识别出的僵尸企业分为应破产类和改组重组类。根据分类分析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对两类僵尸企业扭亏均有影响,但从拟合优度发现应破产类僵尸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依赖性明显更高。通过对53家完全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的应破产类僵尸企业的扭亏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政府补助项目、债务重组项目和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是其扭亏的惯用手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4)
由于我国近年土地价格和房价持续上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公允价值会远高于成本,必然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这也为管理层规避退市风险提供了途径,满足了管理层"筹划"的需要。公允价值和成本模式两种计量方式下取得的累计净收益相同,但由于确认收益的时间不同,企业就可借此进行盈余的调节。房地产市场由于其房源的独特性(地理位置、朝向、面积、楼层、房屋结构等),几乎没有"同类",只能在"类似"的基础上进行估值了,这就给上市公司的价格调整留有了空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换很可能成为一些业绩不良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应引起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亏损上市公司倾向于利用盈余管理行为调节利润,以避免特别处理或者退市。本文对长期亏损的吉恩镍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其持续依赖资产减值准备、股权转让、非流动资产处置、宽松信用政策、企业合并等盈余管理行为调节利润,严重恶化了其营运、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最终经营失败,于2018年5月进入强制退市整理期。同时,吉恩镍业2013年出售非流动资产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误导了机构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投资损失。因此,一方面亏损公司应注重提高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促进其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披露与监管,改进退市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证券市场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经历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市场规模、影响力、投资者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在,一些上市公司曾利用虚假销售、非货币性交易及债务重组等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达到"保牌"、"保配"、"逃税"等目的,不仅粉饰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误导中小投资者,使股市形成巨大泡沫,加大市场风险,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我国证券业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相对措施,如:强化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关联交易的认识,并发挥中国注册会计师的优势,建立健全与关联交易相适应的信息披露机制,能够有效规避上市公司通过不正当的关联方交易来谋取私利,使中小投资者能真实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有效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方面 ,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内部治理结构方面 ,主要表现为国有股、法人股大股东的股份非流通性产生的所有者缺位 ;外部治理结构方面 ,主要存在产品市场信息难以准确地传递到资本市场 ,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 ,资本市场行为扭曲 ,中介机构自律性差等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转让方案 ,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建立进退市机制 ,规范中介市场 ,发展经理人市场和完善资本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