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从信息无障碍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看,我国远远超越了欧美国家。但是在普及程度上,欧美发达国家信息无障碍覆盖率高达100%,我国信息无障碍覆盖率还较低。"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对信息无障碍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各级政府加快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保障残障人士在信息社会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包括老年人、残障者等全体社会成员能够自主、平等地融入社会生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由于庞大的残疾人口数量及加剧的老龄化现象,障碍者的数量日益上升,因此保障障碍者权利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无障碍环境权这一概念,并分析无障碍环境权的定义、属性及其内容。希望通过设立无障碍环境权这一途径为保护我国障碍者人身权利开辟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强 《新建筑》2012,(1):97-99
通过对我国铁路客站中无障碍设计的实地检视以及对残障人士的访问调研,从不同类型的障碍者(行动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实际使用的角度探讨铁路客站无障碍设计的缺失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三毛 《山西建筑》2010,36(11):14-15
通过对视觉无障碍及无障碍环境进行定义,对视觉障碍者的需求及行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无障碍环境信息传递方法进行了论述,解决了规划与设计要点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基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各类能力障碍者的生活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无障碍"设计理念由此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针对无障碍设计理念展开了具体分析,明确了其在促进各类能力障碍者便利、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后从市政道路设计角度展开分析,详细论述了其无障碍设计要求与策略,以期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构建,真正为各类居民打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建筑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获取无障碍、心理无障碍和网络无障碍开展残疾人服务,从而保障残疾人的信息平等权利实现其回归主流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人类自我认知的发展,构建无障碍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诉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起步较早、实践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设计标准体系出发,通过对我国2012年制定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与美国2010年制定的《无障碍设计标准》(2010 ADA Standards for Accessible Design)相比较,分析差异、归纳问题、提出建议,在分析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探索因地制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新建无障碍设施、老旧设施无障碍改造、依法管理维护使用无障碍设施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无障碍通用设计规范标准实施、产品技术研发应用、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家居无环境改造等诸多迫切问题都需要加大力度予以解决。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德国在老年友好城市理念的引导下,结合国际交往的发展目标,以智慧城市的规划思维立足面向未来的无障碍城市环境建设,并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解读德国城市全面无障碍化建设的各项举措,分析其在无障碍理念、规划、实践方面的策略和方法,思考其在深化无障碍信息交流、运用无障碍科技等方面的进展,总结其能够为我国当下及未来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的参考与借鉴,以期在基于中国国情并结合德国经验的前提下,加快实现我国城市的全面无障碍化。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残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无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信息无障碍服务深度应用,无障碍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城乡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包容性水平明显提升,支持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生产生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2035年实现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