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中国涂装》2008,(1):32-32
摘自:www.china—painting.net 在石油、天然气钻采过程中,要使用大量套管和油管,而通常每两根油管(或套管)之间就要使用一个接箍进行螺纹连接。油气井中管材的腐蚀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腐蚀也是造成油套管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接箍螺纹发生腐蚀失效是最常见的失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备之一,油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不连续油管,接箍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接箍倒角始终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针对双面倒角机的设计突出点和加工时各项参数进行技术论证,介绍了双面倒角机在设计制造及调试应用情况。该双面倒角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缩短油套管倒角的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1技术简介1.1工作原理双向保护接箍是在普通接箍上涂覆一层AOC-160耐磨耐蚀减磨层,经过特殊表面处理工艺加工而成(图1)。采用双向保护接箍既能保护接箍又能保护油管,防止和减缓它们的磨损与腐蚀。双向保护接箍具有耐磨损、耐腐蚀、减磨阻三大功能。AOC-160涂层耐磨耐蚀减摩原理  相似文献   

4.
热力采油方法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注蒸汽热采过程中,隔热油管可以有效减少井筒径向传热损失;常规隔热油管使用一段时间后,热损失明显增加,如何改进隔热油管结构,降低注汽过程热损失,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常规隔热油管,提出了2种改进隔热油管结构: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和直连式隔热油管;在对3种隔热油管物理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热损分析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给出了3种隔热油管结构的温度分布和热损失变化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热损失最小,直连式隔热油管热损失适中,建议对普通隔热油管接箍采取保温措施。本研究为注蒸汽热采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稠油采收效果提供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5.
井筒注汽过程隔热油管传热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稠油热采过程中,热流体由隔热油管组成的管柱注入油层。隔热油管是减少热流体在注入过程中散热损失并保护套管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热油管热损失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方面。隔热油管由内管、隔热层和外管组成,其绝热效果取决于隔热层的视热导率。通过设计和研制的隔热油管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隔热油管的表面温度与热流分布;根据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较新隔热油管与较旧隔热油管的视热导率。实验分析发现,接箍与隔热油管外壁之间存在热桥,受影响的隔热油管长度约为0.5 m;接箍处的热通量高于正常隔热油管的3倍以上;较旧隔热油管视热流、表面温度和视热导率明显高于较新隔热油管,隔热性能下降。根据目前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和结构特点等提出了改进隔热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稠油热采过程中,热流体由隔热油管组成的管柱注入油层。隔热油管是减少热流体在注入过程中散热损失并保护套管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热油管热损失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方面。隔热油管由内管、隔热层和外管组成,其绝热效果取决于隔热层的视热导率。通过设计和研制的隔热油管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隔热油管的表面温度与热流分布;根据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较新隔热油管与较旧隔热油管的视热导率。实验分析发现,接箍与隔热油管外壁之间存在热桥,受影响的隔热油管长度约为0.5m;接箍处的热通量高于正常隔热油管的3倍以上;较旧隔热油管视热流、表面温度和视热导率明显高于较新隔热油管,隔热性能下降。根据目前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和结构特点等提出了改进隔热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带压作业区施工中,油管接箍位置判断的传统方法存在的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及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位移法判断带压作业油管接箍位置技术的研究。通过研制位移探测装置、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数据计算显示软件,利用管柱位移比对原理,从而实现对带压作业油管接箍位置的准确判断,该项技术研究成为解决带压作业施工中油管接箍位置判断问题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 ,常规大修修套工艺难以修复套管长距离多处损坏的油水井 ,开展了中深井全井下 4″套管延迟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工艺应用了 4″无接箍套管、套管扶正器 ,较好地解决了 4″套管的居中问题 ,确保了 5 1 / 2 ″~ 4″套管间的固井质量。该工艺作为替代开发调整井和大修技术的完善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或修井作业中,套管下入比较困难,环形间隙小、固井质量差,若用无接箍式套管,这些问题便可解决。无接箍式套管靠管体两端的螺纹连接,所以套管外颈尺寸小,可增大环形间隙,便于套管下入和提高固井质量。本文主要从无接箍套管的分类、结构特征、设计和技术难点、主要优点和应用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套管接箍是石油套管的重要部件,石油套管通过接箍以螺纹拧接的方式连接成油井管柱.为了更好提升接箍的螺纹抗粘扣性能,通常对接箍采用磷化工艺,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性能,同时比表面镀铜工艺更环保、更经济,受到套管加工企业的青睐.在接箍磷化生产中,工艺水平低对接箍磷化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无法满足高质量要求.为此,对接箍磷化工艺影响因...  相似文献   

11.
文东文中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管杆偏磨加剧,其中抽油杆接箍和油管偏磨导致油管裂缝现象日趋严重,针对这个问题,研制扶正减磨装置,通过对抽油杆接箍结构和表面涂层进行改进,从而有效减缓偏磨,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井环空测试技术,是在油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对安装偏心井口的抽油机井进行生产测试。是通过电缆将测试仪器从抽油机井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下到油层中部,测得油井的地层参数,为油田动态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是抽油井动态测井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环空测井起下仪器的路径狭窄,还有油管接箍碰撞,故较油管或套管中起下困难。它不仅要求仪器直径不能过粗,同时还存在着人们烦恼的缠绕问题,施工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抽油杆接箍和油管的磨损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接箍的磨损、失效是造成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给油田的后期采油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同安东奥尔公司研制开发双向保护接箍,解决了抽油杆磨损问题,提高了抽油杆使用寿命,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采油过程中杆管偏磨造成的修井频繁和油管及抽油杆大量报废的难题,研究了内衬油管+内衬油管配套用接箍+抽油杆耐磨接箍+包敷抽油杆专用提升接头+抽油杆扶正器+全包敷抽油杆配套采油工艺管柱,使其形成理想化的非金属耐磨防腐摩擦副,以延长采油系统中油管和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因全包敷抽油杆在贮存、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包敷层容易受损,因此设计专用安装工具和专用提升接头,避免在下井前包敷层受到破坏影响管柱的整体使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管柱配套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对油井的防偏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生产中,抽油杆和生产油管磨损的现象日益突出,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以及作业成本,也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针对这个问题,现研制了一种新型铜-镍-锡合金抽油杆接箍。本文从新型抽油杆接箍的一些优势特性着手,结合实测数据和图表,对它的强度、摩擦系数以及腐蚀速率进行评测。经过对比发现,新型抽油杆接箍的表现突出,它可降低自身的机械磨损和腐蚀的速率,也能有效减缓生产油管的磨损,延长杆管的使用寿命。依据我厂实际生产情况,应用此类新型抽油杆接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稠油热采水平井水平段水平段吸汽不均、局部突进,造成水平井段动用不均匀,动用差的问题,进行了水平井两点动态调整注汽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笼统注汽方式,在内径为76ram的4 1/2"真空隔热管内下入1.9"无接箍油管,实现小环空和1.9"油管分别对水平井的A点(脚跟)和B点(脚尖)注汽,井口可以实现配汽量的动态调整.有效的改善水平段吸气状况,提高了水平段的动用程度,提高了周期产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文中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常规工艺技术难以解决套管长距离多处损坏的问题,开展了在φ139.7mm套管内下φ101.6mm套管延迟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工艺采用φ101.6mm无接箍套管及套管扶正器,并应用延迟固井工艺,确保了φ139.7mm和φ101.6mm套管间的固井质量。该工艺作为钻开发调整井的替代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油套管因为多次的起出和下入,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接箍与管体管端的螺纹连接容易出现粘扣的情况。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接箍与管体的连接方式,分析产生粘扣的原因,探讨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抽油机井采油具有成本低、管理维修简便、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容易出现杆管偏磨,造成油井检泵作业频繁。通过对抽油机井管杆发生偏磨的原因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抽油杆接箍,改善了接箍与油管的接触关系,有效降低了抽油机井的偏磨程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层压力大致使井内溢流由油管内流出,在起管过程中,随着油管起出高度的增加,井内液体也会随着管柱的增高而由空中流出(图1),由此就会增大井口的污染面积,遇到风天,污染面积进步加大,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在起管过程中,在油管接箍上安装弯头,溢流随弯头直线顺着油管向下一个方向流,这就给井口操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如井口由溢流侵泡,操作人员在头顶水淋、脚底打滑的情况下施工)。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杜绝无油污水从高处流下,减少污染,增加井口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