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  应俊 《华中建筑》2009,27(9):49-54
该文阐述了旅游及度假旅游产生的背景,并提出研究基于地方人文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设计原则与手法的重要性,从用地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此类旅游度假区的设计手法,以期为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正先 《中外建筑》2010,(6):107-109
本文以湖南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太阳山生态旅游规划为例,分析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给出了旅游规划的整体构思,总结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思路,从而促进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旅游资源与风景环境 1992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国家旅游度假区,其建立条件为:“应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建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我国现已有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各地尚有不少在规划开发的省、市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均依托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吸引力的风景环境。  相似文献   

4.
邝洋  赵衡宇  黄坚 《华中建筑》2009,27(9):121-124
通过对宁波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分析,探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城市近郊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通过适宜的规划来协调旅游、休闲、居住的功能关系,强调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充分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陈威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09,25(8):42-46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是中国度假区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占有较大的比重.处于旅游转型期的湖泊型旅游度假区面临快速发展阶段,其规划对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尤为重要.以"浙江省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为例,结合旅游规划AVC三力理论,研究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项目定位、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开发容量、开发模式、土地出让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为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郑岩  王松江  祖峰 《华中建筑》2009,27(6):149-152
该文从当今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的特点出发,以生态度假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建设别具特色的度假区的新思路,并以深圳东部华侨城这一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成功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7.
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城区西部,在长三角建设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及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吴文化山水园林等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位于常熟市区"城中山水"的独特区位,度假区适宜打造成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立足于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运用创新型旅游规划理念对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进行规划,使其空间结构紧密,板块功能明确,产品体系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8.
以唐山湾国际旅游岛陆域总体城市设计为案例,通过对项目资源、设计目标的分析介绍,总结归纳了在旅游度假区中融入自然景观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并从该案例的规划结构、功能分布、绿地景观设计与城市节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探讨了旅游度假区中融入自然景观的实践方法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规划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对旅游地的开发与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天方富硒村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图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提出了基于CorelDraw的旅游规划制图程序,分析了基于CorelDraw的天方富硒村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图设计与制作的具体方法、要求、流程、输出形式及相对于传统手工制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龙志勇 《规划师》2006,22(Z1):36-38
广州市番禺区大夫山旅游度假区规划进行宏观分析,确立发展战略;提炼地区特质,旅游选题不断创新;选择分区发展,兼顾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增加旅游产品,调节淡旺季失衡;依山就势,集水为湖,保护城市旅游度假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佘山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等综合优势,并根据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佘山旅游度假区的要求,提出了度假区的规划目标、原则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广州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旅游、居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其周边旅游区的发展影响,其旅游项目日渐衰落。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相关成功案例,尝试对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的发展提出对策,对旅游项目提出建议,试图找出其走出旅游低谷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产的发展在新的国家政策下将成为住宅市场后的新一个热点,而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地产发展的前期发展项目对后续的房地产开发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本文结合国际上已有的成功旅游度假区素例,及大别山国际温泉度假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对以优越自然环境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布局及规划设计策略,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晨阳 《中国园林》1996,12(3):23-24
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思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所束晨阳1992年国家旅游局宣布建立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拟议1996年为“度假休闲游年”,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度假区建设高潮,成为当前规划工作中的热点之一。近二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一些旅游度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青龙峡旅游度假区为例,从规划分区、活动设施、细节设置等几方面,列举了目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常见的规划误区和实际影响,反映出了我国自然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昆山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资源稀缺性和土地利用低效性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工业与住宅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商业开发的巨大动力.给昆山湖荡地区和古镇村落的保护造成巨大的压力。通过以旅游业为基础.整合昆山作为湖荡地区所特有的自然、人文和产业资源.完成昆山从制造型城市到创造型城市的转变.成为昆山未来城市发展路径转型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的背景、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的意义和作用、规划编制的出发点、规划编制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探讨.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荡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高速发展,国际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已经形成并驾齐驱的态势,旅游度假区3作为目的地在旅游业中承担着重任,其持续发展对旅游业整体发展的意义重大,以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郊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为例,探讨其景观持续性建设的途径,主要分三部分,一是理论与模式的探讨,二是度假区现状分析介绍,三是规划方案与评价。以此为指导的“一核”“两区”和“三境”规划方案保存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协调当地居民,政府和投资方等各方利益,取得了各方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类与蝴蝶的行为比较,提出了蝴蝶型旅游度假概念;通过蝴蝶型与候鸟型旅游度假之典型案例对比,归结出蝴蝶型旅游度假之空间"311"、市场"41N"、产品"4X1"的特征;叠合上述特征,界定了蝴蝶型旅游度假的内涵并推衍出其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地产、旅游度假房地产等相关概念属性。结合利川市苏马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发展背景与规划设计阐述,从旅游市场定位、人口规模预测、服务设施配套、山系绿道网络系统4方面解析了其具有蝴蝶型旅游度假特色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介绍旅游度假概念为先导,以大田县桃源镇桃源里旅游度假区为例,剖析建设旅游度假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规划定位、规划策略、规划内容等多方面,探索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国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吴小平 《规划师》2013,29(3):51-58
近几年,海南省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旅游休闲度假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龙沐湾作为海南省极具开发潜力的海滨地区之一,其开发建设将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紧扣旅游发展的时代脉搏,对龙沐湾地区进行整体旅游发展研究,明确度假区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等,积极探索海南岛西海岸的热带海岛特色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旅游度假理念,并整合地域特色资源,汇集国际性的旅游文化,以期推动海南省西部的旅游和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