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EPANET水力模型优化乡镇供水管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PANET水力模型对常州市罗溪镇供水管网进行了水力计算,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分析了管网供水压力不足的原因,并对现状管网进行了优化,满足了该镇居民对水量与水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准确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是供水行业信息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供水管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常常需要用水力模型来描述。若要使水力模型有实际应用价值,必须先对其进行校验。本文以江门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为例,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的经验,系统地介绍了供水管网模型校验的方法和流程,为模型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吴文娟 《建筑知识》2014,(6):446-446
水力模型是一种小规模模型,其主要是用来预测某一时段下环境和某种影响因素发生的变化,通过变化可以掌握重点所在。目前我国老城区供水管道在改造工程中应用了水力模型,它给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带来了良好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老城区供水管道供水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基于水力模型在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中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水力模型在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德州市东北商贸物流城的建设,更加大了天衢工业园区的供水负荷,因此需要在该区域建立一水库增压泵站。为了经济合理地设计水库的容积和水泵扬程,采用MIKE URBAN搭建的高峰及低谷两个时段的水力模型来模拟分析水库泵站运行时的可靠性,为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的水力特性,引入日本水道协会提出的震害计算式,改进地震导致的供水管网渗漏的计算方法,构建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提出适用于低压供水管网“分步迭代”的水力计算方法,实现对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网的漏损量、节点压力及流量的定量分析。基于EPANET软件,对举例供水管网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和“分步迭代”水力计算方法,预测了其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水力状态。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能合理描述震损管网的水力特性,所提出的方法能避免水力计算时迭代的发散、提高迭代的收敛速度,并可直接应用现有商业软件求解。  相似文献   

6.
由于当前供水管网漏失检测主要依靠仪器且缺乏系统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渗漏原因研究供水管网漏失检测技术。以某市住宅小区为例,利用孔口流出量和指数经验确定水流规律,并分析供水管网漏失成因;通过节点流量连续性方程和降压计算方程,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调整水量系数完成模型参数优化,再利用水力模型完成漏失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对漏失检测技术优化后,小区内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降低到4.446%,有效解决供水管网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汕头自来水总公司在供水管网日常运营中使用水力模型的情况。作为管网建模试点项目,汕头自来水总公司使用丹麦建模与应用软件AQUIS系列产品,为汕头南区的供水管网络建立了应用于日常供水运营管理的水力模型系统。本文介绍了水力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悦  于浩  闫鹍 《供水技术》2014,(1):19-25
介绍了传统水力模型及压力驱动节点流量模型在水力建模中的应用,并通过对H市供水管网水力建模全过程的阐述,得出了水力模型在管网漏失控制中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城市日用水量的预测,并将未来的用水情况应用到水力模型中,及时调整供水管网的工况,可以达到优化工况的目的,从而有效控制漏失.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地区A市供水专项规划为应用实例,阐述了水力模型在山区地形多水源供水规划中的几点关键应用。传统设计方法中对于大落差、重力流、多水源等特点的供水规划存在诸多难点,利用水力模型进行辅助设计,对现状管网进行评估分析、供水区块划分、管网压力管控、对置水塔水位确定和动态分析以及特殊工况的模拟校核等。水力模型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分析效果,为供水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天津市供水管网实例,通过分析其计量水量的特点与水力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水量数据来源分别侧重于小区表、户表和在线流量计,提供了分区计量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三个流量分配方案;从数据健全度、流量分配准确度、实施难度、流量分配校正依据、漏损考察功能、模型动态模拟、模型维护与应用难度和模型构建平台八个方面对三个流量分配方案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可为水力模型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中山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为例,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的经验,系统地介绍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和校验的方法和流程,包括目标设立、拓扑建立与简化、节点流量分配及模型的校验等,为模型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各地水司逐渐得到应用。因管网运行状态每年都有较大变化,因此为保证管网水力模型精度,需定期进行更新维护。本文系统阐述了郑州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更新维护管理流程,分别对其拓扑结构、水量、校验数据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有效保证了模型计算精度。同时,可为国内同行业管网水力模型更新维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节点流量分配不准确的问题,基于J市供水管网水力建模项目提出新的节点流量分配方法,此方法先根据营业收费数据将供水区域划分区块,再利用GIS技术,采用"水表上溯"法找出用水量节点,该流量分配方法中的节点流量是营销节点流量和产销差节点流量之和。营销节点流量通过营销数据确定;在各个供水区域分别采用传统沿线流量法和人口密度法分配节点产销差流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分配的节点流量都可满足流量监测点误差以及测压点相对误差要求,对比后发现应用人口密度法进行流量分配计算时,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吴迪 《城镇供水》2013,(6):36-39
佛山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服役时间接近10年,已无法满足需求。2012年下半年佛山水业集团开展了模型软件平台和水力模型全面升级项目,在资金和人力资源都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利用自主力量历时3个月时间完成了禅城区市区102平方公里水力模型重建工作。新模型软件平台使用C/S结构,以便于集团对各供水区域子模型进行分布式网络管理。重建后的管网水力模型包含更为丰富的管网数据,模拟精度比旧模型进一步提高,并且初步实现了模型用水模式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A市某新建工业区供水管网规划是否合理,利用管网水力模型对其管网运行状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规划管网压力不能满足工业区最低压力要求。通过分析管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并利用水力模型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水力模型的应用提高了供水管网规划的安全可靠性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水力模型作为分析供水管网水力状态的有效工具,可以模拟并评估供水管网的水力运行状态,给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本文主要结合A县全域供水管网分水站改造升级工程实例,首先科学模拟并动态分析远期供水管网流量和流速状况,确定该供水区域经济合理的管径;其次,通过管网压力区域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各关键点分水站供水形式以及一体化增压泵站选址,使泵站流量扬程设计更加合理;最后通过不同季节高低峰用水模式模拟分析,得到供水调度优化方案,为A县供水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和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铁建瓯西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基于管网水力模型平台,从供水量、供水压力、配水管网的供水能力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合理的水厂替代方案,实践表明,应用管网水力模型辅助方案研究,能够给决策者一个较为明确的数据依据,有助于提高供水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考察选择独立封闭的供水区域,以单个DMA区域为最小研究单元,结合GIS、SCADA系统和水力模型,分析了统计学法、经验法、比值法和水力模型等漏损评估方法在DMA分区案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DMA分区水力模型在优化调度、管网改造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统计学法评估真实漏损并不适合于案例中的情景;采用经验法、比值法和水力模型均能对区域的新增漏损进行预警,且经验法还可以粗略评估区域的漏损程度,使用水力模型可仿真模拟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为管网改造、优化调度等提供科学、安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介绍供水管道设计、施工工程实例,结合动态水力模型,更直观、更贴切地根据现状的用水量和各节点压力,计算出了合理的规划管径,展望了管网动态水力模型技术在供水管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麦伟成  陈章 《城市建筑》2014,(24):188-188
本文通过介绍供水管道设计、施工工程实例,结合动态水力模型,更直观、更贴切地根据现状的用水量和各节点压力,计算出了合理的规划管径,展望了管网动态水力模型技术在供水管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