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复明  杨水春 《中国电力》2002,35(12):73-74
针对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煤粉仓放粉,清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萧山发电厂与杭州意能电力技术公司开发了煤粉仓清粉装置,该装置改变了目前粉仓检修工作的现状,具有安全,环保以及节能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带有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锅炉,在停炉检修时必须立即清扫煤粉仓内积存的煤粉,以防煤粉自燃。电厂一般采用人力清扫方法(打开给粉机挡板,煤粉经给粉机检查孔外流、落入手推斗车上,再运至邻炉送入运行中的球磨机入口管)。在计划检修停炉时,可以预先降低粉仓粉位,减少积存的粉量,但遇到锅炉临时或事故抢修紧急停炉时,粉仓内的积粉很多,来不及清扫干净,常因此而引起粉仓内煤粉自燃,造成很大损失。人力清扫时,现场煤粉弥漫,环境严重受  相似文献   

3.
我厂 EⅡ-670/140型煤粉炉燃烧系统一次风管上配有16台风粉混合器。其原设计为普通的风粉混合器,在运行中经常堵粉和向煤粉仓内返热风,尤其在煤粉仓粉位低时使粉仓内温度不正常地升高,甚至着火,严重威胁安全运行。当改为喷射式混合器以后,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结构的变化和风粉混合物流速的提高,风粉混合器磨损严重。一台由12毫米厚钢板制作的喷射式风粉混合器,使用一年左右就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厂的煤粉仓粉位自动计量是个难题。在热工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相当多的电厂还没用着原始的手摇粉漂检测煤粉仓粉位,无法为DCS系统提供准确的粉白粉位检测计量信号。1困难的粉仓粉位检测粉仓粉位自动检测的困难在于测量环境的恶劣。粉仓内温度高,在70℃~130℃间变化:煤粉不断输入粉仓,仓内空间粉尘浓度特大:粉仓几乎是个密闭的金属容器,粉位又不象液位那样水平一致且能引到容器外进行检测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新的物位测量仪表不断涌现,为解决煤粉仓粉位自动计量带来了希望。两年前,贵阳发电厂安装…  相似文献   

5.
煤粉仓爆破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世春 《中国电力》1996,29(5):48-50
近年来黑龙江省内电厂的制粉系统粉仓发生了多起爆破事故,引起粉仓爆破原因是多方面的,燃煤的挥发份高,积粉自是引起粉仓爆破的主要原因,粉仓结构不合理引起积粉和无效空间较大,存在可燃气体多是引起粉仓爆破的另一主要因素,本文简述双鸭山发电厂粉仓爆破的情况,分析引起民粉仓爆破的原因,改进措施及采取的防爆对策。  相似文献   

6.
炉内检修平台具有使用作业面广、容纳工作人数多、允许作业时间长等特点。介绍了炉内检修平台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指导企业加强该类设备的本质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佳木斯发电厂有4台HG-410/100-YM11型锅炉,其煤粉仓的温度测量按常规采用钢热电阻(分度号GRo=53)为一次测量元件及动圈仪表测量,钢热电阻的测量范围为—50~150℃。锅炉正常运行时,煤粉仓温度在60~70℃,所以采用钢热电阻为一次测量元件已经能够满足煤粉仓温度测量要求。但近几年佳厂调峰停炉较频繁,停炉后煤粉没烧尽,经常造成煤粉仓内积粉自燃。而当温度达到180℃以上时,元件即烧坏断路,使煤粉仓温度失去监测,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因而检修人员要经常更换钢电阻元件,既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设备维护费用。基…  相似文献   

8.
电力企业厂区内的检修现场存在作业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工作面复杂等情况,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另外检修设备内的介质多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如操作不当或防范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针对检修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检修厂深入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建立标准化体系,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行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优化作业环境;实施检修作业标准化,实现作业过程安全等实现水电检修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网发展,公司所辖区域变电站不断增多,站内施工检修工作也不断增多。为有效解决因变电站内检修工作的不断增多而导致安全监督人员不足、不能全面监督电力施工现场的问题,决定研制基于光纤网络的集视频、音频于一体的移动作业安全监控系统,以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效益,降低检修作业风险。通过基于光纤网络的移动作业安全监控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对各施工现场安全进行远程监控,能够实时、直接了解和掌握情况,并及时对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由直观具象的二次接线转变为不直观的抽象网络数据流,其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与常规变电站有较大差异,制定风险管控策略时必须考虑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机制。基于专家调查法辨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采用百分制作业风险评估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评价,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基于班组安全承载力分析选择符合安全风险等级的继电保护检修班组。通过220 kV云会变继电保护检修工作验证了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电网企业检修施工作业特点,定义了一套量化施工作业安全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提出了检修施工作业安全承载力量化评估的方法,同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订了相应风险管控措施,从源头上管控检修施工作业风险。  相似文献   

13.
锅炉左侧再热汽温偏低,采取以乙侧磨煤机运行为主,致使乙侧粉仓粉位长时间变动很小。因粉仓上大下小,粉仓中间的煤粉易流动和更新,而周边积存煤粉,当环境温度高和燃用高挥发分燃煤时,积存煤粉的氧化速度加快,在短时间内发热使乙侧粉仓温度升高。通过改变磨煤机运行方式,使粉位在最高和最低允许值之间经常大幅度变动,同时加强粉仓漏风治理,解决乙侧粉仓温度经常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0kV封闭式高压开关柜安全措施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庶  蔡莉 《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2):52-53
2009年以来,电力系统内发生了多起在10 kV封闭式高压开关柜检修作业中的人身事故,暴露出在作业人员行为控制、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电厂的煤粉仓粉位测量在设备选型及使用上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电厂从投产安装后就不能正常运行。最近,我厂采用了咸阳恒通自动控制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计的FW- B型煤粉仓料位全自动测控仪,能准确直观地反映仓内当前料位的高度,直接取代了人力摇漂,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运行稳定。但是,二次仪表的校验装置还是个空白,为此,设计了这套料位计校验装置,以便于粉位计的日常难护、消缺及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邢希东 《中国电力》2012,45(5):73-76
某发电公司发生1起检修中给煤机自燃异常,分析原因主要是检修期间给煤机中意外出现大量煤粉堆积,挥发分析出发生自燃。对系统及设备检查分析后认为,给煤机出入口挡板不严是造成煤粉进入给煤机的直接原因,而给煤机中积存的煤粉主要途径有2个:检修开工前磨煤机内积存的煤粉在高压密封风和原煤仓漏斗抽吸作用下反窜至给煤机;该原煤仓处于输煤皮带尾部,其他原煤仓配煤时输煤皮带上的细煤粉漏入原煤仓进而漏入给煤机。同时,磨煤机退役至检修开工间隔时间过长,致使给煤机内煤粉不断堆积。针对给煤机自燃原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了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超高压变电站集中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主要对变电站集中检修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以500 kV众兴变集中检修作业为例,从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终结验收3个阶段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锅炉给粉系统给粉经常不稳定,造成给粉系统运行中给粉不稳定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三个方面:一次风的问题、粉仓的问题、给粉机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这三方面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有关应对措施是多年运行、检修经验的总结,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增强给粉稳定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除氧器(包括水箱,下同)布置位置选择得好坏,对电厂的安全运行及厂房内设备的布置格局都有较大影响。除氧器的布置位置,随电厂燃料的不同(煤或油)及机组容量的大小而有所变化。对燃油电厂来说,不论机组大小,由于没有煤斗、粉仓及制粉系统,除氧器的布置都较方便灵活。对于燃煤电厂,小机组的除氧器一般布置在框架内的炉前位置,与煤斗、粉仓  相似文献   

20.
火力发电厂中间贮仓制制粉系统的煤粉仓,一般都存有供锅炉在最大蒸发量运行时燃用2~4 h的煤粉,其量以数百吨计。虽然近年来由于广泛采用中速磨和双进双出磨,新建煤粉仓数量有所下降,但就全国而言贮存在粉仓中的煤粉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众所周知,煤粉是一种可燃粉尘,其爆炸下限值为35~45g/m3,最大爆炸压力可达0.31 MPa。煤粉仓内煤粉着火或爆炸事故对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威胁包括三个方面:①煤粉着火,仓温升高,粉仓结构强度下降。钢板煤粉仓因钢材在300~400℃以上时,强度急骤下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煤粉仓,其耐火极限也只有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