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容器级钽粉的前掺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电容器级钽粉磷化物后掺杂的主要作用机理,并用X射机衍射相分析证实,前掺杂时磷化物也与钽相互作用生成四方Ta3P相,从而推断磷化物前掺后掺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一样的,掺杂钽粉的电性能也证实了这一点,并据此引出一些对实际生产过程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钽电容器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电容器级钽粉的质量.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钽生产有了很大进步,尤其在改革的形势和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各钽企业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认识到非抓质量不可,要抓质量,必然应先抓电容器钽粉的质量.对电容器钽粉有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化学性能及使用储存性能的严格要求.在稀有金属冶炼产品中,属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我国电容器级钽粉标准,有国标A、B、  相似文献   

3.
邱向东  汪丽都 《稀有金属》1996,20(6):444-450
对90年代世界电容器级钽粉生产与使用中围绕钽电容器片型化、钽粉超高比容化形成的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拉丝钽条的真空烧结是钽丝加工生产过程的重要关键工序,其目的在于净化杂质、致密金属而提高其强度.由于氧化钽介电常数高且稳定性良好,故以钽材(钽粉丝)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或电解电容器(结构见图1)已成为众多工业部门必须之重要电子元件.钽丝质量直接影响到钽电容器的质量.我国原采用电子轰击-冷加工制取钽丝,由于其晶粒粗大抗氧脆性差,阳极块烧结时钽丝脆断,这是我国钽电容器生产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钽丝长期由西德、日本进口;1983年601厂采用粉末冶金-冷加工法生  相似文献   

5.
高比容钽粉的赋能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训国 《稀有金属》1991,15(6):410-415
针对高比容钽粉的特性,分析了与赋能工艺的适应性及影响氧化膜质量的因素。在高比容钽粉应用中,本试验采用加柠檬酸等混合赋能液,先45℃低温升压、后高温恒压以及大气热处理相结合的赋能工艺,制得性能优良的钽阳极氧化膜,使电容器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电容器级钽丝在使用过程中对钽丝直线度的要求较高,本文采用在钽丝原材料中掺杂钇元素和热应力矫直法改善钽丝的直线度。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连续退火放线张力、连续退火出炉口定位轮直径以及钽丝精绕密排收线盘直径等工艺参数,可改善钽丝的微观组织和再结晶程度,提高钽丝的力学性能,从而达到改善和稳定钽丝直线度的目的,提高钽丝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电容器级钽粉的生坯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容器级钽粉压成活于制作于固体电解电容器阳极的坯块。压缩测定其生坯强度。研究了钽粉中非金属杂质的含量,钽粉的比表面积,存放时间,松装密度,钽粉粒度分布,颗粒开头及颗粒强度对生坯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剖析了国外钽电容器及钽粉的发展状况,指出,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片状钽电容器、钽粉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发展观点看,钽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观;其次,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钽工业技术产品发展现状及同国外的差距;最后,论述了促使我国钽工业技术进步,应重视的实际问题和该行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钽——在地球上分布量排第49位的元素,常常作为锡冶炼的副产品产出。金属钽亦可通过钠还原或熔盐电解法从精矿中提取,碳化钽则通过Ta_2O_5或氢化钽碳化而成。烧结、电弧熔炼及电子束熔炼等方法可用来使粗钽精炼和提纯。钽的独特性能使得它适合于多种用途,包括电容器、化学设备、硬质合金工具及各种硬质合金等。由于电子设备的需要,预计在电容器市场方面的钽消耗量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剖析了国外钽电容器及钽粉的发展状况,指出,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片状钽电容器、钽粉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发展观点看,钽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观;其次,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钽工业的技术产品发展现状及同国外的差距;最后,论述了促使我国钽工业技术进步,应重视的实际问题和该行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通常,钽粉是用液体钠还原氟钽酸钾工艺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如果用作固体钽电容器,钽粉末要压成小片,再烧结成稳定的多孔体,随后进行阳极化处理使多孔体表面生成一电介质氧化物层。除纯度、流动性和生坯强度外,表面积是钽粉最重要的性能:表面积大,粉末粒度就小。  相似文献   

12.
氧含量对钽电解电容器阳极氧化膜形成及漏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阳极氧化膜在钽电解电容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比分析了钽阳极块中氧含量对其形成及电性能的影响,并简述了有关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钽阳极块中的氧含量主要由原料钽粉中的杂质氧含量所决定,且与阳极块的压制、烧结及赋能条件等相关;杂质氧对阳极氧化膜形成不利,是造成电容器漏电流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向东  曹蓉江 《稀有金属》1993,17(6):401-404
通过阳极氧化试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铝化物掺杂量对钽阳极氧化膜电性能特点是击穿电压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剂NaAlO2与钽粉作用后生成的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发现当掺杂量≤0.1wt%时,钽阳极的击穿电压随掺杂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掺杂量为0.5wt%时,击穿电压反面下降了43V;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是四方AlTaO4相,此外还讨论了掺杂量与击穿电压间的相关性,认为控制适当的掺杂量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电容器级钽粉是制造钽电容器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钽粉质量,仍是国内外主要研究的课题。文章在分析钽粉质量要求及其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提高钽粉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提高细径钽丝抗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径钽丝是生产袒电解电容器的重要原材料。针对细径钽丝发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有关工艺研究。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掺杂即添加微量的钇或硅元素,可明显改善细径钽丝的抗脆性,且掺钇效果更为显著,掺硅则较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钽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钽市场分析与预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冯景芳一、概述世界钽工业开始于40年代,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近30多年来,钽在电子、机械、化工、宇航4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钽的最大用途是作电容器,1991年世界电容器级钽粉需求量占钽总需求量的43%;其次是作为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属钽粉为原料,通过冷等静压成型、真空垂熔烧结、轧制、拉拔等粉末冶金加工工艺制取电容器级钽丝。金属钽粉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及化学成分等粉末特性,以及钽坯料加工过程及成型与烧结工艺过程特性,直接影响烧结后钽坯料的致密度,也将直接影响电容器级钽丝的理化性能。研究表明:钽粉的平均粒径在5.5~6.5μm时有利于钽坯料的烧结;钽粉的化学杂质含量高、等静压压力小、烧结炉的气氛差等因素不利于钽坯料的致密。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国内外片式钽电容器的开发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简要阐述了片式钽电容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宁夏东方钽业开发的用钠还原生产的比容为 80 0 0 0~ 12 0 0 0 0 μFV·g- 1 钽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以及被电容器厂家使用的情况。这些高比容钽粉基本上能满足于高CV片式固体钽电容器的制作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高比容钽粉的特性,对赋能溶液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采用添加适量柠檬酸的磷酸赋能液,先45℃低温升压后85℃高温恒压,以及大气热处理相结合的赋能工艺,可获得性能优良的阳极氧化膜,使钽电容器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