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水利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孝平 《中国水利》2002,(10):154-156
现代化的经济社会有现代化的水利作为支撑,而现代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必然成为发展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有力保障,实现水利现代化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需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实现水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简述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水利建设现状及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工作情况,对水利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提出了若干对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认识,指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包括转变观念、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和价格体系、节水治污和统一管理水资源,并提出了开展珠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浙江省不利现代化建设纲要(初稿)》分析了浙江省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可能性;同时在阐述了水利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和评价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情与水利现代化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亚华  胡鞍钢 《中国水利》2011,(6):132-135,92
从中国国情分析视角指出,中国水利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明显快于预期,预计将在2030年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相应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水利应当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提前实现。建议中国水利现代化按"三步走"战略布局:第一步,新世纪之初的第一个10年是开篇阶段,为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第二步,从2011年到2020年是攻坚阶段,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第三步,2020年之后是收官阶段,到2030年或更早时间全国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通过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论证了战略构想的可行性。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及早实现将有力支撑中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加快信息化建设,发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水利事业自身发展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推进现代水利建设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利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水利现代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利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新明 《水利发展研究》2003,3(12):41-44,62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水利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水利已经涉及到治水的重要领域,并且日益成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水利,从城市水利的提出、城市水利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的分析上对城市水利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向阳 《人民珠江》2001,(3):45-47
本世纪面临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新形势与挑战,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必须要现代化的水利作支撑。水利现代化的流域规划就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在搞好防洪安全、水利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与生态系统建设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水利。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要求有现代化的水利作为支撑,而现代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必将成为发展现代化经济社会的有力保障。实现水利现代化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需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实现水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和实现水利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我国水利现代化步伐已经成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