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2018年1月安徽电网出现的大面积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故障和设备受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气象资料和线路结构参数,对输电线路舞动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路跳闸主要原因为持续冻雨和大风激励下,线路发生舞动,引起相间或导线对地线距离不足放电;设备受损主要原因为长时间的导线舞动造成直线塔绝缘子球头疲劳破坏后断裂,引发导线掉落,以及耐张塔长时间承受动态不平衡张力而损坏。故障分析结论对安徽电网舞动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导线覆冰是指冷的雨滴或降雪落到低于冰点(Oc°)导线上凝结成覆冰的现象.导线覆冰作为特殊的气象条件,给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覆冰荷载过重,造成冰闪跳闸、导线舞动和倒塔断线等事故频繁,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机理、覆冰的种类及影响覆冰的因素,分析了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成因,论述了线路覆冰所造成的主要危害,介绍了融冰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防冰除冰的主要方法,并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输电线路覆冰灾害频发,给电网运行带来了极大威胁。现有研究大多未考虑时变气象条件对导线覆冰所产生的影响。为对线覆冰增长情况进行有效预测,给输电线路融冰除冰和舞动预警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导线覆冰机理和欧拉气液两相流模型,提出了考虑时变气象参数时变影响下的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数值仿真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FLUENT和FENSAP-ICE软件的导线覆冰增长数值模拟框架,利用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温度、风速、空气中的液态水含量、水滴中值体积直径等时变气象参数和导线直径等因素对输电线路导线覆冰质量及覆冰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覆冰形状受风速、过冷却水滴中值体积直径、空气中的液态含水量和导线直径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最终利用真实输电线路现场覆冰监测数据以及相应的气象数据对仿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与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结果吻合度较好,考虑时变气象参数的方法比不考虑时变参数的方法更能有效地预测导线实时覆冰形状和质量,表明本文提出的导线覆冰仿真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萍乡属亚热带地区,且是丘陵地带,冬、春季阴湿多雨,其气候、地理条件都易发生冬、春季的架空线路覆冰,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威胁甚大。主要是对输电线路造成冰闪和机械破坏,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导致电网瓦解事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导线覆冰试验,研究了输电导线覆冰的过程和规律,探讨了防止导线舞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输电导线覆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导线覆冰试验,研究了输电导线覆冰的过程和规律,探讨了防止导线舞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量化冰雪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构建线路覆冰故障率模型对于冰灾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覆冰在线监测终端实时监测数据的特点和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覆冰导线悬点轴向应力计算架空输电线路最大应力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覆冰故障概率计算模型.结合某单位耐张塔覆冰在线监测终端的运行数据,采用本模型计算的故障率与监测终端记录的微气象和覆冰比值进行了比较,二者变化趋势吻合度较高,证明了所述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微地形和小气候参数对电网建设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覆冰特点及成因,分析了微地形和小气候区线路覆冰事故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同类冰灾事故重演的措施,以期对我国远跨距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预防及电力系统稳定、坚强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索单元和梁单元模拟输电导线和结构杆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塔线体系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断线效应的评价方法。以南方某重覆冰山区的实际两塔三线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不同覆冰断线工况下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山区输电线路的覆冰断线效应显著。塔底部分主材杆件已经超过了其强度极限并已进入塑性阶段。而塔顶地线位置的部分杆件应力虽然没有进入塑性,但强度储备已经较小。因此,在山区应充分考虑覆冰的灾变效应,即便不是严重覆冰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灾变事故。  相似文献   

11.
偏心覆冰导线在风激励下极易诱发舞动,研究架空输电线在覆冰荷载下的气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Den Hartog判别准则求出的是一种近似解,仅适用于攻角较小的情况。在该基础上,更为精确地推导了舞动临界风速与相应来流攻角的关系.算例结果表明,对于重覆冰地区的架空输电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极易引起导线的动力失稳,进而引起整个塔线体系的动力失稳甚至倒塌.该气动稳定性分析结果将为线路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塔线耦合体系覆冰导线舞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及输电线舞动对酒杯塔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发现绝缘子的布置型式对覆冰导线舞动的幅值及规律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塔线耦合的作用,左右跨的各相导线在具有相同覆冰厚度、形状以及受相同气动载荷情况下,所形成的舞动幅值及相位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输电线作用在塔上的力沿各方向分力不平衡,导致输电塔产生沿导线方向侧弯变形、与导线垂直方向侧弯变形以及横担的扭转变形;在导线舞动过程中输电塔的最大应力交替出现在塔头刚度较弱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线路覆冰是受微气象、微地形及温度、湿度、冷暖空气对流、环流以及风速风向等因素影响的综合物理现象。按冰的形成机理,覆冰可分为降水覆冰、云中覆冰、凝华覆冰,其中以降水覆冰产生的雨凇冰最危险。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覆冰会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得到相对可靠的覆冰厚度动态预测,设计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图像法及灰色预测模型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该监测系统利用在线监测实时更新数据的优势,基于较少的数据样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下一时刻覆冰厚度的预测,并利用补偿法实时修改当前参数,以应对覆冰增长产生突变的情况.最后,采用Matlab编程绘制了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预测曲线,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输电线路的覆冰过程,利用设计的监测系统预测覆冰厚度,验证了基于实时图像及灰色预测法的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能有效地评估覆冰情况,预警覆冰事故,减少覆冰造成的危害,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介绍传统在线覆冰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光纤传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覆冰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光纤光栅)、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和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布里渊时域分析技术和布里渊时域反射技术)的监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集传感与信息传输为一体,无需再敷设传感器,可以监测整条线路的覆冰状态,其中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 BOTDA)可以进行更长距离、更大范围的监测,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中的优势更为明显。最后指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监测覆冰的关键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2008年年初由于冰雪天气发生倒塌的南方某输电铁塔的构件可靠度进行了分析.以覆冰厚度、覆冰时的风速以及材料的强度为基本随机变量,用响应面法来模拟我国杆塔设计技术规定中梁单元的极限状态方程,它是随机变量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利用几何法来计算每个梁单元的可靠度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在结构设计条件下,该输电铁塔单元可靠性较低;如果再考虑由于导线、地线的不均匀覆冰所引起的不平衡张力,铁塔某些薄弱处的可靠度指标相当小,塔具有相当大的失效风险.计算结果与事故原因分析结论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六盘山—原州330 k V输电线路走廊内覆冰厚度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六盘山气象站的覆冰观测结果,探讨了电力线路覆冰厚度在空气湿度、风速、植被、山脉走向、线径及导线架空高度等相同的情况下与海拔之间的规律,对该地区的输电线路设计覆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覆冰断线冲击和振荡会引起倒塔,导致供电线路瘫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覆冰情况下的输电塔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社会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线路覆冰的研究现状,归纳了覆冰的分类,讨论了输电塔架结构的分析模型,阐述了研究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必要性,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  相似文献   

19.
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覆冰断线冲击和振荡会引起倒塔,导致供电线路瘫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覆冰情况下的输电塔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社会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线路覆冰的研究现状,归纳了覆冰的分类,讨论了输电塔架结构的分析模型,阐述了研究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的必要性,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导、地线覆冰的形成、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导、地线覆冰会导致杆塔荷载过大,导线弧垂变大,脱冰时导地线因为跳跃发生鞭击等,为输电线路设计及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