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预修制是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要制度。多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改革。以下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计划预修制度的改革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一、计划预修制的功绩与不足 计划预修制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制度,是对事后维修制的进步。实行计划预修制,使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 计划预修制以设备物质磨损理论为依据,以设备运行时间为基础,按修理周期结构进行设备的计划检修。长期以来,由于实行了计划预修制,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了生产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对生产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第七条指出:“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伴随状态维修而诞生的一种维修方式──设备项修,已被列入“机械工业现代设备管理试点项目”中。 实践证明,设备项修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点,如可以避免因执行“统一计划预修制度”可能造成的过剩修理或失修;停台时间短,修理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企业乐于采用这种维修方式。 我厂是船舶工业系统以铸造和锻造为主的重型加工骨干企业,重型、大型设备占有相  相似文献   

3.
我厂有81年历史,是一个从事内燃机车、货车修造以及生产机车车辆配件的大型企业。全厂职工11000多人,拥有机械动力设备3600多台。设备构成繁杂,有800多种机型,役龄长,部分设备陈旧落后,给管理与维修带来种种困难。 我厂五十年代起引用苏联《计划预修制度》,这种以修为主,忽视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制度,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我们扭转了只管维修的传统设备管理观念,树立了对设备一生进行综合管理的新观念,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全部管理工作纳入综合管理的轨道,使企业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和设备的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 一、整顿完善基础工作、实现“十有” 设备基础工作是实现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条件。几年来通过整顿和完善,逐步实现了基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是五十年代以苏联的计划预修制为蓝本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设置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培养技术工人,开展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教育职工正确使用设备,加强维护保养,重视清洁润滑,定期检查修理,改善备件供应,注意技术资料的保管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等。它为后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设备管理体制、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苏联现行的“统一计划预修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它吸收了日本的生产维修制度中的修理计划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在这个时期,我国在苏联计划预修制度的基础上也有了不少发展和创新,但尚未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先进的设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 28日是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七周年。本刊记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设备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贯彻落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设备管理条例》和新财会制度;设备管理工作如何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我国维修体制改革的方向;建立设备管理工作新机制等热点问题,采访了部分部委、设备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专家、教授。现将访谈内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至今已20周年了。这是我国设备管理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的新篇章。它总结了建国38年来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经验,特别是有效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搞好状态维修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哈尔滨车辆厂技校(150051)马赫黑龙江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150001)李向阳多年来,我国设备维修体制一直沿用计划预修制度,这种单纯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检修制度,难以做到根据设备技术状态及时维修,存在很多弊端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务院经贸办召开的全国第三次设备管理工作会议和李鹏总理致会议贺信的精神,在当前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过程中,进一步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设备管理维修体制改革,航空航天工业部生产调度司于1993年3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飞机制造厂召开了设备管理工作座谈会。主要议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航空工业设备管理维修体制如何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建立企业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学习、借鉴美国波音、麦道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紧密联系航空工业的实际,创建新型的设备管理工作体制。出席座谈会的有航空航天部生产调度司和机动处的有关领导,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部分航空工业企业设备部门的负责同志共20余人。《中国设备  相似文献   

9.
一、设备分类的目的 我国纺织企业长期以来推行以修理周期结构为主的计划预修制,它有着强制性和有计划、有规律、便于督促检查的优点。但是,它有如下缺陷: 1.维修的针对性不强,具有精、大、稀、贵特征的重点设备管理不突出,使一些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预先定期检查和修理,规定了较大的拆车范围,耗费了过多的劳动,存在着过剩维修,维修周期长,停台损失大。备件占用资金多。 2.维修工作只着眼于恢复设备的物理性能和工作能力,而未能把设备维修与降低维修成本联系起来分析。维修费用没有严格控制,实际上是用多少,算多少,从大修理基金支出或直接摊入成本,基本上不计成本,不讲究经济性。 针对这两个严重的缺陷,结合纺织工业生产特点和纺织设备的特性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确定最合理、最经济的维修方式来解决。它的基点就是运用设备分类的方法。在保证设备维修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突出重点设备,保证重要设备,减少和避免过剩维修,减少维修工作量,缩短维修工期,降低维修成  相似文献   

10.
我厂于1984年前就开始对设备综合管理进行探索。《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公布后,即着手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国务院正式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我厂又紧紧围绕《条例》,结合“抓管理、上等级、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的工厂战略方针,有步骤地在全厂开展了设备管理升级达标活动,促进了工厂的技术进步,使生产日益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市设备管理工作以改革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不断强化设备管理基础工作和设备技术改造,发展设备管理维修专业化,促进设备管理现代化发展,以及持续开展设备管理升级、评优,调剂闲置设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对76户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1988年分别达到90%、59%和96%,从而为我市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五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要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始终不渝地坚持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在企业中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市场需求多变,品种翻改频繁,要满足用户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设备管理必须有效地紧跟生产现场变化的快节奏,探索一条适应纺织行业多机台、多工序、长流程、连续化生产特点的设备管理新路子。几年来,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条例》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设备综合效能为目的,本着“生产上的难点就是维修工作的重点”的宗旨,把设备维修的“计划预修制”与动态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颁布九周年之际,本社召开部分曾参与起草《设备管理条例》和《“九五”全国设备管理工作纲要》(以下简称《“九五”纲要》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在京部分企业设备工作者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认识《设备管理条例》所取得的成效;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继续深入贯彻《设备管理条例》;如何认识贯彻《“九五”纲要》与贯彻《设备管理条例》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择要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建国以来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个设备管理法规性的文件。这个《条例》明确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确定了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任务,特别是对国务院工交各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做了简明扼要的规定,使我们的工作有所遵循。 《条例》强调了设备的一生管理,提出对设备的购置、制造要抓好选型和验收环节,强调了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要求制造厂提供售后服务,要求使用单位建立信息反馈的制度。克服了过去的前期管理薄弱和脱节的现象,防止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发布20年来,一直指引着我国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前进的航向,对加强企业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6.
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这是我国设备管理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的新篇章。它总结了建国38年来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经验,特别是有效的维护保养制度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经验,并从实际出发,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技术,尤其是综合管理、技术进步和专业协作的思想,规定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提出了有关各项工作特别是企业工作的要求,为全国工业交通企业和各地区、各行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设备管理条例》发布10年成果显著 10年来,《设备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取得了巨大成果,企业以至全国的设备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从总体上讲设备技术状况有了改善,设备事故明显减少,对企业生  相似文献   

17.
我厂借鉴TPM的经验,改革设备传统管理,加强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效益,开展了重点设备的点检工作。 一、设备的分类 长期以来,我厂设备维修一直沿用计划预修体制。它的特点是机械地执行大、中、小修制度,按照一成不变的结构周期进行维护修理。由于缺乏修理的针对性,造成了设备的超前修理和过剩修理,增加了企业的检修费用和停产损失。因此,为了克服计划预修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厂1272台设备进行了A、B、C分类。具体做法是,根据设备与生产、质量、维修保养、安全、成本之间的关系,由车间自  相似文献   

18.
第一部分 1.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设备的巨大作用的? 2.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必须抓好设备维修工作的? 3.毛泽东同志对装备工作有什么指示? 4.1975年邓小平同志对设备维修工作有哪些指示? 5.陈云同志对设备管理工作有什么指示? 6.199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设备管理工作作了哪些题词? 第二部分 (一) 7.如何理解设备的含义? 8.什么是生产设备? 9.什么是生产技术装备素质? 10.什么是设备管理? 11.为什么要制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12.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文件?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值得纪念。《设备管理条例》实施20年成效显著,表现为:(1)设备管理工作受到社会关注,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重  相似文献   

20.
从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企业设备管理是十分重视的。以后,由于《设备管理条例》的推进与贯彻,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企业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使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