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装配结构相似的零件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装配结构相似的零件三维模型检索方法.将零件功能表面类型、相对位置、朝向以及面与面之间拓扑关系抽象成定性符号集合,并分别用功能面邻接图和定性几何约束图来定义零件功能表面间的拓扑关系和定性空间关系,建立零件装配结构定性模型.功能面邻接图中的环结构和分支结构分别通过断环和圆括弧描述,这样,零件装配结构就可以用字母和数字的线性序列来表示.借鉴化学数据库中化合物的线性符号表示法,对装配结构进行编码,通过装配结构码,建立零件装配结构的检索机制.并以轴承端盖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产品装配序列规划复杂度高、求解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典型零件装配语义规则的装配序列规划预处理方法。构建基于特征的装配语义模型,表达零件的类型与几何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典型零件装配特征库;通过基于属性邻接图的匹配方法,进行零件类型识别及子特征分割;基于典型零件的装配规则,建立装配序列规划矩阵的降维方法,提出基于装配序列规划矩阵的装配可行序列生成方法;以主动锥齿轮子装配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复杂产品的装配效率,提出了基于二进制编码的并行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实现产品的并行装配.通过二进制编码来描述产品各零件之间的装配优先关系,定义了带时间约束的装配特征表,使用二进制运算操作来更新装配过程中零件间的优先关系,提出了并行装配序列的生成算法,适用于复杂产品的并行装配规划.机用虎钳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轴系组件难以分类检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的轴系组件检索方法。将零部件间联接面的配合所构成的联接抽象为装配副,通过装配放置约束和定性几何约束描述装配副元素间的几何关系,将组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通过包含在不同子结构中同一零件功能表面间的连接关系描述子结构间的连接关系,并分别用装配连接图和子结构连接图建立组件结构模型,讨论了轴系组件子结构的划分方法。装配连接图和子结构连接图中的环结构和分支结构分别通过断环和圆括弧描述,这样,轴系结构就可以用字母和数字的线性序列来表示。借鉴化学数据库中化合物的线性符号表示法,对轴系结构进行编码,通过组件结构码,建立轴系组件的结构检索机制。并以圆锥齿轮悬臂支撑结构轴系组件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有效地实现机构装配的精度预测,提出一种基于间隙连接件和多维矢量环的精度预测方法。根据机构装配的特点,将其偏差源分为零件几何位置偏差、几何形状偏差和装配位置偏差三类;建立了装配间隙连接件模型,用间隙连接件的定向角描述零件的配合位置;定义了零件的基准参考结构,并基于装配约束建立了零件的基准路径和偏差传递路径、装配体多维矢量环和矢量方程;利用一阶泰勒展开和矩阵变换方法求解偏差源敏感度矩阵,进而用极值法得到了机构装配精度预测值。以某飞机内襟翼机构装配精度预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遗传算法只能生成线性装配解的局限,提出采用遗传编程来求解并行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的方法.对传统的遗传编程算法进行改进,由于各零件间只有装配的动作,删除了遗传编程符号集内容,只保留了终端集;对遗传编程算法中有关算子及参数进行了设计与改进,使算法最终能够处理并行装配序列规划问题.该方法使用树型解结构代替串型解结构,转变了装配方式,提高了零件的装配效率和自动化装配水平.结合生产实际需求,给出了一种新的装配适应度衡量因子——装配总重,结合其他传统适应度衡量因子,共同评判装配解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面向结构教学及维修人员培训,提出了一种基于零件几何约束关系同步解除的爆炸图自动生成方法。在定义零件拆卸轴向的基础上,建立了零件邻接拆卸约束关系矩阵及约束类型矩阵,按照可同步解除几何约束的顺序对零件进行分层,并利用判断规则识别子装配体。结合应用OBB和FDH两种包围盒,提出了一种“由外向内”的等速率分层牵引零件爆炸分离方法,实现了装配体组成零件爆炸图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8.
刘闯  王俊彪  陆兴海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10):1172-1174,1216
建立了按特征组织的码结构,定义了各个码位;对于零件结构构型特征项,采用结构要素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来描述,提出了用二元有序对组合来定义该码位;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无多义性地表达零件的特征,具有对变化多样的飞机钣金零件结构特征编码的柔性。结合零件工艺设计建立了该编码方法的应用方案,运行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固定调整法中,放大相关零件公差,使零件容易加工,通过选用不同尺寸的补偿件,来保证机器的装配精度.确定补偿件的分组数及其尺寸是固定调整法的关键.根据固定调整法的特点,探讨了补偿环的分组原理,给出了补偿环的分组计算方法.在确定补偿环分组数后,将不包含补偿环在内的其他零件装配,得到实际封闭环.然后按照分组数对实际封闭环直接分组,将分组尺寸、要求的封闭环和补偿环构成简单的三环尺寸链,可使用尺寸链竖式解算方法,确定补偿环各组尺寸,并在实际装配尺寸与补偿尺寸间建立对应关系.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固定调整法的计算过程得以简化并更加直观,并给出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对装配图绘制方法不易接受,把绘制装配图理解为零件视图的简单堆砌、图样不能正确表达零件间装配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联接约束的装配定位判别方法,列举了联接面常用的4种约束方式:配合、贴合、旋合、啮合,指导学生在绘制装配图时,分析零件间联接面的约束方式,使零件在装配体中实现定位,然后把零件视图绘制或插入在装配图的准确位置上。该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装配关系,有效避免了装配图样中结构表达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