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主观的味觉     
张正 《新食品》2007,(29):166
我小时候挑食,凡是有“别”味的都不吃,比如羊肉、茴香、香椿芽、香菜等等.工作以后走南闯北的,走哪吃哪,不可能都顺自己的口,只好让嘴委屈一下。结果一来二去,竟然把嘴锻炼出来了,原来不吃的现在全吃了,不仅吃,而且吃出了滋味、吃出了兴趣。原来.这些食物独特的味道是那样让人着迷,这是享受!  相似文献   

2.
多蟹之秋     
我们知道你有多喜欢吃大闸蟹,但你到底有多会吃大闸蟹呢?糊里糊涂吃蟹可不行,会吃出毛病,吃出罪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仅在乎吃饱吃好,而是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于是满足人们需  相似文献   

4.
曾经一度时候,都市餐桌上掀起吃野菜健身,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于是从家庭到饭馆酒家,也都办起了野菜餐,以时髦吃出了风景,吃出了诗意。而今在广东,不仅依然有名目众多的野菜,还有更多的野草搬上了餐桌,把一个纯净的大自然,融于人们日常餐食。尤为在粤东客家,野草佳肴早已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珍宝。无愧,世人赞许老广会吃,吃得新奇古怪。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国的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以至从上到下,都围着吃打转转。因此有人质疑,中国的食文化夜郎自大,是一件迷人的“皇帝的新衣”!在它眩目而迷人的外衣之下,在它快乐、麻痹而不能自拔的感官刺激之下,蛰伏着的是一张血盆大口——吃人!中国所有不可理喻的事情也都因此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鸭鱼肉已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已有些吃腻。吃就吃奇,吃出情趣,吃出健康已成时尚。为使食客能有一个新的感受,我用鸡肉做了几款创新的菜肴,得到了食客的好评,现把它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周明元 《美食》2005,(5):13-14
可以说南京人是最早尝试吃龙是的。盱眙龙虾的出名,南京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年从4、5月份开始南京必然要掀起吃龙虾的红色风暴。近几年来,人们吃龙虾吃出了品牌,也吃出了名店,吃出了名人,吃出了化,带动了餐饮经济的大发展。龙虾的身份也由过去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平民食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然而人们对龙虾本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董凤利 《烹调知识》2008,(12):27-27
编辑朋友: 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人经受不住美味诱惑,认为每餐多吃一些食物没什么关系,因为“多一口”不会吃出胖子。《烹调知识》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你们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难道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川菜情话     
年已六十有五,我才着实感到人生有五种感情最难以忘怀,曰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之外,还有吃情。记得50年代中期,我和朋友经常去西安“聚丰园”川菜馆吃回锅肉。这回锅肉连肥带瘦,既不腻人,又能解馋,经济实惠。时间一长竟吃出了感情,故每次去必有此君相伴。到了困难时期的1960年冬,我们一行四人出差成都,原本只带了往返差旅费,故没有多余的钱奢吃着喝。可又觉得既已到了川菜正宗之地,不吃不喝有碍人生,有违天理。于是,从小爱吃的我便不惜将身上穿的二毛皮袄卖掉,步入当时著名的“荣乐园”菜馆。“荣乐园”当时都卖些什么名…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笔者发现有不少朋友吃蔬菜的方法不正确,致使蔬菜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按以下方法操作,保您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众的饮食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换句话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对饮食,由过去的"果腹",走向"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吃出营养来",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不但要"吃出营养来",而且要"吃得安全",我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有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食物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有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的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以至从上到下,都围着吃打转转。因此有人质疑,中国的食文化夜郎自大,是一件迷人的“皇帝的新衣”!在它眩目而迷人的外衣之下,在它快乐、麻痹而不能自拔的感官刺激之下,蛰伏着的是一张血盆大口——吃人!中国所有不可理喻的事情也都因此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13.
龚明清 《四川烹饪》2004,(12):43-43
现代人越吃越刁,不但讲究色、香、味、形,还讲究健康有益。荤素材料经过合理搭配后,不仅使吃变成了一种享受,还让你在平常的一日三餐中吃出健康、吃出美。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三道这方面的佳肴。  相似文献   

14.
土家蒸菜     
土家族是个好客的民族。俗谚里说,有吃无吃,先给客吃。俗谚里还说,酒吃人情肉吃味。吃土家蒸菜是既要吃出感情,又要吃出味的。一上桌子不到酒醉饭饱你别想下来。自古以来,土家人招待贵客最好的饭菜就是土家蒸菜。那些年生活清苦,土家蒸菜一般要到年底杀年猪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现在生活好了,土家蒸菜可以天天吃了。城里的每个饭馆里也都推出了这道土家大餐。其实土家蒸菜非常好做,把老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坨或红苕切成片,再和新鲜的猪肉、苞谷面、佐料、腌辣椒拌均匀,蒸熟便成了蒸菜。蒸菜既可作菜又可当饭。尽管如此,但土家人依旧把杀年猪当…  相似文献   

15.
早就听说香港的饮食业十分发达,因为是自由港的缘故,在香港的人们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周星驰拍的《食神》,虽然是一部喜剧片,但也从中读到一个信息——香港人爱吃,并且吃出了理论,吃得走火入魔。于是盼望着去香港,不为畅游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只为美美地吃上一回,学学周星驰,做一回食神。  相似文献   

16.
提起吃西餐,老年人都说吃不惯,又甜又腻还不说,使用的餐具也别扭.价钱昂贵还吃不饱。可年轻人不这么说,都说奶油甜点咖啡牛排非常好吃,环境幽雅.装修华丽,能吃出西方文化情趣.也很浪漫。改革开放后,北京的西餐厅越来越多.莫斯科餐厅、麦当劳、肯德基、好伦哥等各国餐厅到处都是.青年人过生日、过圣诞节、过周末常常出入。可问起吃西餐有何讲究.如怎样入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8年所带来的不仅是“国强”,更多的是“民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殷实让如今的中国老百姓在吃饱的同时,有能力也有条件击日益追求“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吃出品位,吃出文化”,“吃”已不再是中国人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是逐渐开始升华为一种对饮食文化的精神诉求和美学享受。  相似文献   

18.
韩雪 《美食》2009,(5):21-21
昨天,我女儿放学回来说,她们班一同学中午在学校吃营养午餐时,从菜里吃出来一只“小动物”,告诉老师之后,老师让她们不要声张,告诉那个吃出“东西”来的同学,要是不舒服随时到医务室去。其实,女儿她们在营养配餐中吃出异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时汤里有田螺壳,有时莱里有刷碗的钢丝球碎屑等等,家长也多次找学校反映,  相似文献   

19.
黄艳梅 《美食》2009,(5):70-70
眼下正是野菜盛产的季节,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也吃起了野菜。不光现代人对野菜情有独钟,古人也吃野菜,不但普通百姓食用,皇帝大臣、达官贵人也吃。有史料可查的吃过野菜的皇帝有李世民、朱元璋,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不过他们大多是借吃野菜来标榜自己的爱民和节俭,没有真正吃出野菜味道,作秀的成分居多。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中国的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以至从上到下,都围着吃打转转。因此有人质疑,中国的食文化夜郎自大,是一件迷人的"皇帝的新衣"!在它眩目而迷人的外衣之下,在它快乐、麻痹而不能自拔的感官刺激之下,蛰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