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北京市第九水厂原水低温、低浊及高藻的情况和出水要求,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和远期水质状况,采用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对该厂二期A处理线沉淀池进行改造,改造后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5×104m3/d提高到34×104m3/d。调试期间的运行结果表明,ACTIFLO高效沉淀池对密云水库的低浊、高藻原水有稳定且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市第九水厂原水低温、低浊及高藻的情况和出水要求,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和远期水质状况,采用ACTIFLO(R)高效沉淀池工艺对该厂二期A处理线沉淀池进行改造,改造后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5×104m3/d提高到34×104m3/d.调试期间的运行结果表明,ACTIFLO(R)高效沉淀池对密云水库的低浊、高藻原水有稳定且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舒兰市吉舒炮台山水厂扩建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舒兰市吉舒炮台山水厂扩建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104m3/d,针对原水冬季低温低浊、夏季暴雨过后偶尔发生高浊、其他时间浊度较低的水质特点,采用了网格反应池、新型气浮/沉淀池、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工艺.三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可供类似水厂改造扩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潍坊市自来水总公司眉村净水厂利用“涡旋混凝网格平流”技术对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 ,由于分析准确 ,方法得当 ,运作周密 ,改造工程达到了提高水质、提高水量、高效运行的要求。改造混合—反应—沉淀系列在原水高浊期的处理能力由原来的 5× 10 4 m3/d提高到 8.7× 10 4 m3/d ,提高幅度达 74 % ,同时确保沉后水浊度稳定在 2 .0NTU以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将微分旋流絮凝技术应用于水厂沉淀池的改造实践。在不增加构筑物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生产能力由2×104m3/d增加为3.5×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下降了64%,增加水量的单位投资为95.7元。该技术投资省、效果好,适于在小城镇水厂扩建改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民丰净化站(净水厂)设计规模为4×104m3/d,实际净化水量约2.2×104m3/d,现用原水以民丰4#、5#水库为主,民丰4#、5#水库已连续两年在7、8、9月份出现高浊、高藻水,受风向、雨水、库存水的影响,水质频繁变化并不断恶化,给净水处理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总结前两年的投药规律并将化验室正常混凝试验结果作为参考,于2003年10月对多种药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适于高藻原水处理的聚合氯化铝铁作为混凝剂。2005年9月上旬发现,虹吸滤池滤后水部分时段浊度>3NTU,脉冲澄清池的悬浮泥渣层不密实,矾花颗粒…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涪陵第二水厂扩建工程(原规模为6×104m3/d,新增规模为4×104m3/d),包括新建取水泵站、净水处理构筑物和输水管道等几部分。针对长江原水浊度较高的特点,采用了两级高效反应沉淀池、均质石英砂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工艺。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不仅达到并优于原设计要求,而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少,为其他类似老水厂的扩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山东东营市南郊水厂2009年投产的超滤车间是国内首条10×104m3/d级的浸没式超滤净水系统,是常规处理工艺老水厂应对微污染原水升级达标的范例,为我国市政水厂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大型浸没式超滤系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2012年实施的扩容工程将建设一座10×104m3/d规模、全新的以超滤为核心组合高密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应对低温低浊、高藻、微污染原水的深度处理水厂,介绍了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经验,可为类似水厂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中生物处理系统改造前、后的工艺。改造前处理规模为12×104m3/d,采用二级生物处理。改造后处理规模为16×104m3/d,采用丹麦克鲁格公司A2/O工艺和设备,为二级生物处理,其出水可作为工业回用水和市政杂水用。该文还具体介绍了A2/O工艺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灶水厂原水为金冲水库水,在春秋季节藻类含量高、色度高、铁锰含量高,在雨季浊度会突然或持续很高,原水水质随季节变化明显。原有单阀滤池直接过滤工艺无法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故对其进行改造。针对原水水质情况,改造工程确定采用网格絮凝/新型气浮-沉淀池/锰砂滤料V型滤池组合工艺,处理规模为2.0×104m3/d,详细介绍了工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