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MT二维正演计算中地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小斌 《石油物探》2000,39(3):112-120
本文以有限元直接迭代算法为基础,首先给出了各种基本地表条件下的有限元迭代格式和复杂地表条件下视电阻率的定义。在此算法的基础上,通过2个简单的算例讨论了地形起伏对MT视电阻率和相位的影响,证实了复杂地表下2种极化模式的MT观测资料都有明显的异常,并且以TM模式尤为严重。文中总结了一些地形起伏对MT资料的影响情况,同时分析了MT视电阻率异常的成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有限元直接迭代算法在MT二维正演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有限元直接迭代算法(DIFE)用于MT二维正演计算,充分利用了有限元直接迭代算法同时具有有限元和有限差分基本特征的优点。文中首先简要阐明了DIFE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MT二维正演计算的通用程序。在编程中,采用交叉对称三角形网格离散模型、交替方向线松弛算法求解有限元方程组、二次插值函数求解辅助场;在TE极化模式下,在空气中考虑了介电常数以及地形的影响。实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山区电磁测深的地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山区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影响。设计了山地地形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正演。正演结果的对比表明,地形相对高差越大,畸变越大。在二维情况下,地形起伏变化主要引起TM极化模式曲线畸变,而对TE极化模式曲线影响较小;在三维情况下,地形起伏变化主要引起2种极化模式曲线低频段畸变,且畸变的情况较复杂。针对实际地形条件进行了地形对测深影响的高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地形起伏不大于极距的30%时,基本上可以忽略地形起伏对测深资料的影响,某山区的实测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结论。综合分析正演模拟、野外高差试验及山区实测资料表明,在山区进行大地电磁测深时,地形起伏产生的地表不均匀性引起的静态影响十分严重,远远大于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4.
带地形的大地电磁测深联合二维反演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山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主要受地形与浅层电性非均匀体的共同影响,各自的影响一般很难单独分开且有效地进行校正,本文成功地确定了一种将地形与浅层电性非均匀体对大地电磁测深影响同时校正的二维反演方法-带地形的TE与TM联合二维反演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TE与TM极化曲线的识别,模型的建立和反演三步。经理论模型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用该方法对山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是适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毛东风 《石油机械》1998,26(7):1-3,6
在模拟构造的一种接触单元基础上,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TM及VAMACE两种特殊螺纹套管接箍的接触压力,给出了接箍主密封面与台肩面的接触压力分布曲线以及齿腹,齿根和导向接触压力随齿的分布曲线,进而对接箍的密封性能作了评估与对比,指出VAMACE接触上扣扭矩比TM接箍大,入扣转角略小,较易产生过扭矩,使接箍的密封性能受到不良影响,在高温情况下,TM接箍比VAMACE接箍的整体性能好,更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重催汽油,MTBE和烷基化油调合95^#,97^#无铅汽油的情况,结果说明,采用重催汽油,MTBE和烷基化油可以调合出符合国标的95^#,97^#无铅汽油,采用调合比软件可以较好地预测调合比。  相似文献   

7.
邱万鑫 《催化裂化》1998,17(11):26-30
介绍了COMET-400重油裂化催化剂在中国石化广州总厂RFCC装置上的应用,与OCTACAT-MB5催化剂相比,COMET-400催化剂裂化重油能力强,液化 率高,烯烃选择性好,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在高剂油比下操作,产品分布较好。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炼油厂MTBE装置试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炼油厂MTBE装置的工艺路线、新技术的应用及特点;催化剂的装填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索了平稳生产的新徐径,以保证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同时对反应器操作温度、催化蒸馏塔操作压力、原料中醇烯比等因素对异丁烯转化率及MTBE产品的影响做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用于生产高纯度异丁烯的高纯度MTBE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兴仁  王伟 《齐鲁石油化工》1998,26(3):159-161,169
合成MTBE是从混合碳四中分离异丁烯的最有效方法,但在MTBE合成过程中生成的甲基仲丁基醚(MSBE)是影响MTBE分解制高纯异丁烯的主要杂质。控制MTBE合成的工艺条件能控制MSBE的生成量(小于1000ppm)。同时提出了几种工业生产高纯MTBE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镜像反演及Green函数,建立了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非稳态半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生产过程中裂缝间的相互干扰,使用经典的Warren-Root双重介质模型刻画了体积改造区域内裂缝网络的延伸和展布以及流体在体积压裂改造区域内的渗流模式。通过实例拟合在验证模型实用性的基础上对影响产能的参数做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半长越大,早、中期产能越大,同时这种相关性还受裂缝半长与封闭边界的相对大小制约,裂缝半长占储层宽度比越大,对产能影响越明显;裂缝条数越多,产能越大;储容比越大,初期产量越高;窜流系数只对窜流发生段产能有影响;裂缝间距越大,后期产量越高,另外,合理优化裂缝半长和裂缝间距的关系对提高产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没有考虑岩矿石激电效应。基于岩矿石激电响应的Dias新模型,分别计算了3层模型的中间层在有极化与无极化2种情况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结果表明,2种情况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基本上重叠,而在中频段有明显的差异。进而研究了从大地电磁测深复视电阻率资料反演地层的真谱参数的方法,推导了层状模型反演的基本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具体反演算法。该算法能从MT资料中提取激电谱参数,为解释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同时满足大地电磁反演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反演方法中,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利用该方法对块体低阻模型及隐伏构造模型进行TE、TM以及TE与TM联合(TE+TM)的视电阻率和相位反演研究,并完成了不同极化模式条件下,该方法对地下复杂构造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测试,发现在二维构造条件下,TE+TM极化模式对异常体边界的刻画与反演精度均优于TE、TM极化模式。其次,采用该反演方法,对朝克乌拉凹陷大地电磁(MT)实测资料进行反演,对比不同极化模式反演曲线与测井电阻率曲线,发现基于TE+TM的反演电阻率吻合度最高。最后,对TE+TM极化模式的反演电阻率剖面进行了地质解释。解释剖面清晰地刻画了表层玄武岩分布及地层结构,为厘清研究区凹陷基底构造形态及储层提供了有效依据,表明大地电磁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在凹陷构造定量刻画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地电磁激电效应油气检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A气田主要产气层段因与其上、下段电性差异大,呈现明显的高电阻率特征,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能够反映这种电性变化。但影响地层电阻率升高的因素较多,通常应用大地电磁测深也不能准确确定引起高电阻率异常的原因。为此,本文开展大地电磁激电效应试验。结合试验区的地质目标,在电磁法中引入频谱激电法中的柯尔—柯尔模型模拟大地激发极化特性,提取激发极化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气田区呈现高电阻率、高极化异常模式,由此可利用极化异常对高电阻率异常的含油气性进行检测评价,有可能指示油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一维MT直接反演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视电阻率反映在给定频率处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平均电阻率,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其穿透深度不同。据此,利用等效电阻率的概念,设计了一个由视电阻率曲线直接计算地层电阻率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依据最高频率点的视电阻率确定表层电阻率并估算其厚度;然后由高频的视电阻率确定相应的并联等效层的电阻率和厚度;之后再由第一层的电阻率及厚度和等效层的电阻率及厚度计算第二层的电阻率及厚度;依次类推,从上到下计算出各电性层的参数。该算法不需要初始模型,也不必进行数据拟合。对不同模型的理论数据的反演均表明该方法在划分电性层时很有效,反演结果与实际模型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的MT视电阻率定义识别薄互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T方法中,广泛使用Cagniard定义的视电阻率。此种定义的视电阻率曲线不仅有明显的振荡性,而且对地电剖面的中间薄层反映很不明显。Basokur在此基础上又定义了一种性质更好的视电阻率,它能较好地减小视电阻率曲线的振荡性和分辨地电剖面的中间薄层。本文将这种新定义的视电阻率用于MT方法中薄互层地电模型的正、反演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反映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而且对薄互层的分辨率也有显著的提高,即使是较  相似文献   

16.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修正法”一维反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地电磁测深一维层状介质反演方法--“正演修正法”。“正演修正法”通过比较实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和一维正演计算的理论视电阻率曲线,依次修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因为该方法将地下介质划分成与观测周期点数一样多的电性层,在纵向上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观测资料所能反映电性层的分辨能力。在MT固有的等值性范围内,“正演修正法”能正确恢复各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稳定收敛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一的地震勘探不能满足所有地质地形条件下的油气勘探开发需求,试验证明与非地震勘探方法尤其是电磁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钻井成功率,而对带地形三维可控源电磁法的正反演研究可以有效克服地形对勘探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采用基于二次电场的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三维正演,与前人有限元大地电磁计算的经典地质模型在远区卡尼吉亚视电阻率正演方法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该正演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方法进行三维反演,提出并使用初值优化方法,能减少每次反演迭代所需时间,从而提高反演效率。带地形的地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的地下电阻率模型能够较好地还原异常体的形态和位置;初值优化方法能够明显缩短反演时间,为三维反演的实用化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18.
苏朱刘  胡文宝 《石油物探》2002,41(2):216-221
根据半无限均匀介质空间中场的表达式,分析了一维层状介质情况下的中心回线方式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全区视电阻率定义的基本性质,并讨论了求解方法。特别地,引入了基于感应电动势的“虚拟全区视电阻率”概念,从而解决了全区视电阻率解的唯一性和存在性等问题。“虚拟全区视电阻率”能连续和直观地反映地下一维电性层电性垂向变化特征,对瞬变电则深资料的定性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一维反演(构制初始模型和确立目标函数)奠定了基础。模型试验表明,根据“虚拟全区视电阻率”曲线,采用一维“正演修正”进行反演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性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壳和上地幔范围内,对观测电磁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地电磁法能够探测大范围深部电性结构并反映其各向异性特征,但目前关于该方法各向异性二维正反演的研究还有待加深。利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自适应有限元法求解对角各向异性情况下大地电磁正演控制方程,既有利于起伏地形和复杂地质构造的建模,又便于模拟包含多种尺寸结构的地电模型;网格的自动细化可避免人为网格划分导致的计算误差并可提高计算效率。反演算法则采取了经典模型空间Occam策略,使得模型的搜索过程非常稳定,能在较少迭代次数内获得合理的反演结果。对经典四层层状模型和二维各向异性块体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试算,并分别与一维准解析解、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正演算法的准确性;最后对一复杂海底起伏各向异性模型进行了反演试算,反演结果准确反映了各向异性异常体的存在,并成功地还原了真实模型的主要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