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分析了变电站高压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和电容型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与功能,提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方案,据此完成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硬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到ZigBee网络中的节点上,实现了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无布线的散列摆放,用户无需重新布线,就能轻松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信息的多种智能控制,可方便地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状态检修在配电网中广泛开展,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基础数据的配电设备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箱式变电站(箱变)作为配电网重要环节,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基于小区箱变数量繁多和地理位置分散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基于无线数传电台网络的小区箱变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无线温度采集设备、无线数传电台网络、远程数据采集(温度监测)后台系统等功能单元组成,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易维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朱〓文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2):207-210,79
为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全天候实时自动采集和告警,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变电站无线温度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利用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和Modbus总线通信协议的通信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入工控机中,数据存储与告警模块负责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归类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建模,数据应用模块通过客户端将温度与告警信息展示。该系统已在变电站现场成功运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电站各发热点温度测量和监控问题,提出利用红外摄像机代替昂贵的红外热像仪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非精确的温度监控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自源无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微型太阳能电池为测温和发射设备提供电源;发射端把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量转化为红外信号并发射;接收端的红外监控摄像机对传感器扫描接收;监控中心对提取的红外图像处理、分析后,给出温度指示和异常报警信号。解决了变电站内高温高压强干扰问题。并开发了软件界面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各被测点的温度实时显示。通过实际检验,所设计的方案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对电压、电流进行变换,以及电能分配的重要场所,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指的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文章主要分析了该系统组成结构,包括继电保护在线取样、设备参数联机检查、设备故障实时保护、状态风险在线评估应用场景中的关键点,确保变电站在该系统辅助下,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便捷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H-DMDS型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该系统为固定式装置,能够在电磁干扰较强的变电站环境下稳定运行,可全天候连续在线监测电力设备的故障放电信号,为电力现场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基于无线ZigBee技术的电厂疏水阀门内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传热原理,建立了电厂阀门泄漏量定量计算方法,搭建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热电偶温度采集装置,实现了疏水阀前、后温度无线数据采集.该系统能直观方便地显示出机组运行中疏水阀前、后温度变化及各个阀门泄漏量数据.该阀门内漏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施工成本较低、在线实时测量等优势,可以为电厂运行人员提供疏水阀门检修、检漏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相比于其他变电站,溧水区110 kv南门变电站里近日多了一个机器人员工,它每天来回巡检着每一台设备的安全。据悉,南门变电站是近日刚刚投运的全国首座智能全感知变电站,站内设有24小时在线的"贴身医生"。在变电站点内,巡检机器人、红外摄像头、无线温度监测等等一个个智能感知设备,仿佛24小时在线的"贴身医生",监测着变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三维实时监测展示系统基于Bentley Navigator三维检视平台和i-Model技术,在三维模型基础上,集成设备在线运行监测系统、辅助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实现了变电站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综合展示,可实时展示、监控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动态数据及运行数据发展趋势,为变电站智能运检提供了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技术能自动地分析数据仓库的海量数据,挖掘出丰富的预警知识,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时间复杂度的考虑,首先通过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对输电设备监测的历史数据进行挖掘,获得设备运行状态的运行库,对于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利用回归方法得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预测值,然后利用相关的报警规则实现输电设备监测的预警,最后给出了基于输电设备运行状态挖掘的预警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1.
薛静  杨超  王颖舒  孙军  李帮胜  张杰 《电力与能源》2021,42(5):531-535,561
目前用在一次设备上的测温手段存在诸多局限,导致其难以用在一二次融合设备中.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温度传感器应用于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中,设计了RFID的一二次融合测温系统.利用RFID无需布线、无线传输的优点,将经过特殊结构设计的RFID传感器加入一次设备中,减少了布线,弱化了一二次分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传统温度监测方法,基于RFID温度标签的温度监测具有能够身份识别、测温节点体积小、成本低和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一种基于热像仪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并提出一种利用热像仪获取热像图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算法.首先,热像仪采集设备的热像图和正常图像,并应用光学字符识别方法找出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其次,应用中值滤波和腐蚀技术得到矩形框为界的可能断层区域;再根据矩形框裁剪图像提取裁剪图像的加速鲁...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RS的纯电动汽车锂电池无线监测终端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核电动汽车锂电池在实际道路工况运行时电池性能,开发了基于GPRS无线监测终端.无线监测终端可实时采集电池电压、电流及温度等状态信息并通过GPRS网络传回监控中心.车辆实际道路运行表明,监测终端运行稳定可靠,满足电池无线监测设计需求,为评价锂电池实际使用性能及优化纯电动汽车电池匹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机动车尾气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机动车尾气监测方法根本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基于此,笔者探究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当排放的尾气超标时,该系统能够提供警示,驾驶员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减少其尾气排放,有效减少了城市大气污染,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结合与智能变电站中交换机的运行状态信息,设计了交换机状态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智能变电站中站控层和过程层交换机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研制了隔离代理设备,实现了对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的状态监测;对交换机网络拓扑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系统能够在线发现交换机运行状态变化,能使变电站运维人员及时消除设备故障,保障了变电站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在线监测技术在"遥听"方面存在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声音信号识别的电气主设备在线监控方法,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定向拾音器将设备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经网络录音盒送入服务器,服务器提取声音信号的MFCC参数后输入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设备运行状态识别。介绍了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即声音信号特征参数提取和声音识别过程,以及现场提取的声音信号仿真分析。该技术能对设备实现在线监测且能很好地克服人工监听可靠性不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状态监测得以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从离线试验、带电检测发展到今天的在线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管理中心以对设备状况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估,已成为状态维修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500 kV全地下变电站生产实际出发,结合端到端的物联网开发,从原理、方法、设计等多方面,对站内温湿度实时在线监测进行了设计研究。根据站内建筑结构、设备分布、电缆走向等特点,使用STM32主板搭载温湿度传感器和WIFI模块进行数据采集,通过MQTT协议连接共有云物联网平台,再将数据通过HTTP协议传输到站内服务器和用户Web端页面,完成在线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风力发电智能监测系统。采用Hadoop云计算技术满足风力发电海量数据可靠存储和有效管理的需要,并利用Zig Bee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实时远程数据采集。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减少智能监控设备存储和运算设备,实现远程智能监控,便于实现风力发电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设计和使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传感器与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企业区域各个位置针对性安装传感器,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编码传输到远程管理系统。远程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生产性能指标指导运行人员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