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有分析指出,电磁弹射器若取得突破将不亚于一款新型舰载机首飞。那么,何为电磁弹射器,其又有哪些"过人"之处,能否在短时间内"走"上航母呢?通俗地讲,电磁弹射器可被视为一个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其与蒸汽弹射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一是体积小。电磁弹射器不需要类似蒸汽弹射器那样的大型蒸汽锅炉和复杂的承受高压的管道、阀门等设备,其体积仅为蒸汽弹射器的一半,故而可使航母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远峰 《兵工科技》2002,(9):92-92
有关中国到底要发展什么样的航母和舰载机的讨论一直都很激烈,且观点颇多。我认为,轻型舰载机加电磁弹射器是中小型航母比较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对中国来说,要想搞出具有一流效费比的航母/舰载机系统,这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电磁弹射器     
刘伟 《兵器知识》2011,(8):42-44
<正>电磁弹射器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系统,是世界先进国家提高航母舰载机架次率、削减舰员数量的主要举措之一。当美国启动电磁飞机弹射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工作时,面对的是大量的技术挑战和无法预知的研制风险。即使到了今天,是否需要电磁弹射系统,在国会和国防部仍然存有争议。如果电磁弹射系统的研制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美国海军航母舰队的整体规划。为此,当年美国海军也曾一度将C13-2蒸汽弹射器作为"福特"号航母的备用设备,以防万一。但就目前来看,电磁弹射系统的发展已无回头  相似文献   

4.
马世强 《兵工科技》2002,(10):61-63
航空母舰可以说是军迷最感兴趣的武器装备了,而使军迷为之倾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舰载机起飞时那种对听觉和视觉产生的强烈冲击力。每当电影电视中出现重达几十吨的舰载机箭一样冲出甲板飞向天空时,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快感,当然这种感觉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更多关注的则可能是那镜头上看不见的幕后英雄——弹射器。和飞机的发展历史一样,弹射器也经历了由探索到实用、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微博互动     
正@曹鑫不适合耍微博:据说电磁弹射器可以弹一架遥控飞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确实如此。蒸汽弹射器的基本工作过程是,蒸汽从储汽罐里,经过管道、阀门后进入弹射汽缸,推动前方的活塞前进。储汽罐里的蒸汽有一定压强,经过管道、阀门来控制其流量、减压,但在设计之初都有一定的控制限度。因此最后进入汽缸的蒸汽压力,会有一个最低压强值,弹射推力就有一个最低值。现在舰载机的起飞重量一般不低于5吨,弹射时加速度超过2g,因此我  相似文献   

6.
<正>舷侧升降机升降机是航母飞行甲板上重要的舰面设备,是飞行甲板与机库之间进行舰载机调度的关键设备。通过升降机的运转,形成有序的舰载机飞行作业循环回路,完成舰载机的入库、检查、维护、出库、挂弹、待命等基本作业保障。升降机,与舰载机、斜角甲板、助降系统、弹射器等方面的技术类似,都在不断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伟 《兵工科技》2008,(5):75-76
相对于上期的奇思妙想,本期的奇思妙想是专门针对航母特种舰载机的,目前的特种舰载机,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种,例如固定翼预警机和固定翼反潜机,预警直升机和反潜直升机。拿预警机来说,固定翼预警机起飞重量大、航程远、预警范围广、作战能力强,但是没有弹射器很难起飞;预警直升机起飞降落方便,但在关系作战核心的航程、预警范围等方面却逊色于固定翼预警机,为此,本期的设计者吕志明结合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优势设计了旋-7舰载预警机,为即将装备航母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兵器知识》2011,(10):6
<正>美国海军舰载型F-35C战斗机的第三架原型机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基地的地面弹射试验台上准备进行首次弹射试验。莱克赫斯特基地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舰载机试验中心,这里除了一个蒸汽弹射器试验场外,还新建了一个电磁弹射器试验  相似文献   

9.
舰载垂直/短距起落飞机采用短距滑跑、斜板跃飞,可提高起飞重量,随之航程也得到增加,现在许多国家海军的舰载机大多采用这种起飞方式。利弊兼有优点突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小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也不需要弹射器、着舰拦阻装置以及其它着舰辅助设备,所以航母的吨位及建造费用大  相似文献   

10.
袁风 《兵器》2011,(12):24-27
航母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就是保证航母的机动性能,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作战能力。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兵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航母的动力系统除保证航母本身具备优良的战役、战术机动能力外,还对舰载机的实际作战效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东翼  李佳威 《兵器知识》2011,(10):16-18
<正>最近,香港《亚太防务》杂志刊登署名"杨温利"的文章,尝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航母。他认为,航母本身连同所搭配的舰载机与经验技巧,都只是数十年前的平凡技艺,早就在中国的能力范围内了。中国发展航母根本不是为了实战,而只是为了有一个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象征,中国迟迟没有推出其航母,是因为需要建立一个为人接受的和平论述。作者评论有很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2月18日,在新泽西州麦克圭尔-迪克斯-莱克赫斯特联合基地,美国海军使用电磁弹射器(EMALS)成功弹射了1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此后又继续对T-45C舰载教练机、C-2A舰载运输机、E-2D舰载预警机等进行了100多架次弹射试验。2011年11月18日,美国海军又在麦克圭尔-迪克斯-莱克赫斯特联合基地使用电磁弹射器成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电磁线圈弹射器弹射大质量载荷时存在的机械应力大和磁场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导弹电磁线圈弹 射器方案。以某型导弹为弹射目标,建立弹射器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通过增加驱动线圈的 放电次数,使弹射器在较短的加速距离上,以较小的加速力使导弹稳定加速,获得高初速度。  相似文献   

14.
《兵器知识》2013,(3):25-29
喷气机上航母最困难现代航母、舰载机的研制难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要的是解决喷气式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在此先提一个问题:若以水平的方式在航母上起降,读者朋友认为哪一代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性能最好,哪一代最差?(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舰载机;(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舰载机:(C)朝鲜战争时的舰载机;(D)越南战争时的舰载机;(E)海湾战争时的舰载机;(F)21世纪初的舰载机。  相似文献   

15.
问答舰载机     
<正>舰载机在航母战斗群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担负着什么样的作战使命?舰载机是航母战斗群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航母战斗群中占据核心地位。航母战斗群的绝大多数作战使命都需要并且只能由舰载机来承担和完成。今年是航母诞生一百年,回顾航母的诞生,是先有"机"后有"舰";在航母百年的演进中,"机"是魂、"舰"是壳。舰载机的作战使命是由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使命决定。主要承担如下任务:海上控制、舰队防空、抵近威慑、预警指挥、火力压制、纵深打击,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中国航母舰载机的使命也是由中国的航母战略决定的,舰  相似文献   

16.
《兵工科技》2008,(8):74-75
本期奇思妙想,是一种针对航母舰载机起飞的设想,虽然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航母梦,但自己心中的航母具体是什么样的。恐怕大部分人都没个准数,本期奇思妙想的提出者却考虑到了舰载机如何起飞这个很具体的问题,看完。许多人是不是会若有所思呢?  相似文献   

17.
蒸汽弹射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说到美国航母舰载机的舰上起飞活动,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飞机在白雾中呼啸地冲出甲板升空的景象。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梦幻般的情境,主要原因在于,常规起降型舰载机要在航母甲板上有限的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必须借助于外力,即弹射装置的推动,由于现役大中型航空母舰普遍装备的是蒸汽弹射装置,借助蒸汽压力推动弹射机系统工作,实施弹射作业时会有蒸汽释放,于是也就有了甲板上雾气升腾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希弦 《兵器知识》2015,(1):65-69
<正>拦阻装置的技术发展航母上的拦阻装置是实现舰载机在飞行甲板有限长度内安全着舰的特种重要设备。其"原理"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吸收掉着舰舰载机的动能,使其迅速减速并在有限的航母斜角甲板的着舰区内安全停下来。航母上的拦阻装置分为拦阻索和拦阻网,前者在日常情况下使用,后者则是在舰载机油料不足无法复飞、尾钩故障断裂或无法放下、舰载机受伤等紧  相似文献   

19.
正航母与舰载机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不过,即便如"尼米兹"级这样巨型的航母平台,所能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也是有上限的,因此航母作战能力的形成、舰载机联队要想具备持续攻击能力,就不能片面地追求以量取胜,还要将焦点放在单架舰载机上,要提升舰载机的作战效能和出动架次率。而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的高低,既有舰载机本身和机组人员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航母上飞行甲板的作业效率。航母飞行甲板作业主要包括舰载机的起降作业和对舰载  相似文献   

20.
天宇 《兵工科技》2007,(1):11-14
一般来说,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都是航母配套的,航母的战斗力通过舰载机表现出来,有什么样起飞甲板的航母就配相应起降方式的舰载机,如苏联/俄罗斯“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与舰载直升机,“基辅”级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母与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