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语言象似性的语用功能可以揭示语言在交际过程中作为符号体现的语用含义。文章从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的语用功能在餐饮英语中的体现,以期为餐饮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原型理论论述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看似相对而实则相辅,象似性是建立在任意性基础之上的,任意性又受象似性的制约.正确认识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辩证关系,有利于科学地确定语言教学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象似性研究是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说的最大挑战,对揭示现实世界、认知与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认知角度出发论述篇章象似性原理指导下的距离象似视点,数量象似视点,顺序象似视点以及标记象似视点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纵观国内语言学界近20年来的争论,关于语言符号的性质,主要有三种看法:任意说、象似说、辩证说。争论主要集中在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理解的分歧、象似性与任意性是否完全对立、音义之间是否是完全任意的等等。争论过程中,持任意观的学者往往用他们所理解的“任意性“来辩驳他们所认为的、范围缩小了的“象似性“;持象似观的学者往往用他们所理解的“象似性“来辩驳他们所认为的、范围扩大了的“任意性“。因此,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不同的哲学背景下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不同理解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还是具有理据性和象似性的”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重点。对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进行了解读,界定了理据性和象似性的概念,并分析了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共存于语言符号之中,都是语言符号的性质,不能以一方去否定另一方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有着自然联系,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广告英语以劝诱大众购买其产品或使用其服务为特定目的,要求其语言生动形象,这正与象似性所体现的理据特点相吻合。在创作广告英语时,灵活运用象似性理论,会使广告创作更富感染力与吸引力。从广告英语中存在的各种象似性入手,逆向思维,探讨象似性在广告英语创作中所具有的意义,希望能对广告创作者们提供一些灵感与启发。  相似文献   

7.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联系;非象似性是指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其形式与他们所指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本文试图以英汉情感用语为例,说明:1.语言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的特征;2.语言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特征;3.言语通过语义搭配形成转义或者歧义时具有非象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顺序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析了"葛底斯堡演说"中的顺序象似性,并对它在这篇演讲稿中所起到的文体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加深对这篇演讲稿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是备受争论的课题.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但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不具有任意性,相反具有象似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点,中间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用以完成两者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探讨皮尔士的次肖似符号(hypoicon)概念,并且分析了图画、图表和隐喻这三个次肖似符号的内在结构;分析隐喻形式与试推推理之间的联系,揭示语言符号象似性的隐蔽特点。象似性是各类符号(包括语言符号)所共有的符号特征。只是象似的程度以及象似性的隐蔽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象似性理论研究不同阶段的主要观点,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面存在的象似性。认为了解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有助于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象似性理论研究不同阶段的主要观点,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面存在的象似性。认为了解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有助于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任意性存在于语言符号层面;象似性存在于句法层面。严格地讲,任意性和象似性各自存在,互为独立。两种观点的争论原因则在于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对于语言符号和思维片段之间关系的逆向的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研究,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界长期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索绪尔的任意性理论和嗣绕该观点产生的各种观点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列举出肯定和否定两大类观点;语言单个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的性质,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区别很大。弗罗姆金和罗德曼关于语言符号的标准肯定了任意性,承认了象似性的非任意性。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探索着语言的本质并围绕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展开讨论。语言的象似性指明了词语与世界上事物及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这种理据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并致力于这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本文概述了象似性理论在句法层面的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实验来证明该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是指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而英语儿歌在其语音、词形和结构上有其独特的要求,符合儿童心智发展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八种主要的象似性特征在英语儿歌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理论是如今处于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它是指语言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有据的,这种理据是可以论证的。象似性理论的研究不仅挑战了索绪尔的任意说更是补全了他的这一学说,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符号的本质和认知语言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大的价值。在此尝试着以象似性理论为指导,系统地、全面地对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实用综合教程2》中的英语词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词汇的形态、语法、词序、词素、词义、词源等六个方面找出词汇中客观存在的理据,教师运用这些理据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深度记忆英语词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偏离常规的标记性语言象似于额外意义或某种意图,是取得文体特征、达到文体效果的重要手段。新闻英语中以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且篇幅较长的评论文章尤其需要突出的、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来为其观点和思想的传播服务。文章以原版新闻英语评论文章为语料,运用标记象似性原则着重解读其中语音、词汇、句法、修辞、书写编排等方面的标记特征背后所蕴涵的额外意义及意图,挖掘各种标记特征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证明标记象似性对取得其文体特征及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偏离常规的标记性语言象似于额外意义或某种意图,是取得文体特征、达到文体效果的重要手段.新闻英语中以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且篇幅较长的评论文章尤其需要突出的、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来为其观点和思想的传播服务.文章以原版新闻英语评论文章为语料,运用标记象似性原则着重解读其中语音、词汇、句法、修辞、书写编排等方面的标记特征背后所蕴涵的额外意义及意图,挖掘各种标记特征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证明标记象似性对取得其文体特征及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有关并列短语及其词序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并列短语”的概念之争、并列短语的界定、并列短语与并列复合词的异同、并列短语的词序。为解决这些问题与分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假设、范畴的原型观、语言的象似观、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词汇化和短语固化等理论和观点构成研究并列短语及其词序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以上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范畴的原型观,并列短语具有典型性,为并列短语及其词序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象似性在并列短语中大量存在,尤其是顺序象似或时间顺序原则,在汉语中尤为明显;词语整合具有层级性,并列短语在词汇化和固化程度上的不同,与概念的整合层级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