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秋风  罗军  陈帅  陈念粗  于旭东  曾英 《化工学报》2020,71(12):5443-5451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2 K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和平衡溶液的密度、折射率。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298.2 K该四元体系的空间立体图、相图、水图、密度-组成图和折射率-组成图。研究发现:298.2 K下,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稳定相图由2个共饱点、5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结晶区组成。四个结晶区分别为MgCl2·6H2O、SrCl2·6H2O、SrCl2·2H2O和AlCl3·6H2O,其中SrCl2·6H2O结晶区最大,SrCl2·2H2O结晶区最小,说明SrCl2·6H2O更容易结晶析出。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射率随着J(MgCl2)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采用Pitzer模型进行了298.2 K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溶解度计算,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曹大群  金艳  陈杭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21,72(10):5028-503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338.15 K时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CaCl2-BaCl2-H2O和SrCl2-BaCl2-H2O的稳定相平衡,进一步研究四元体系CaCl2-SrCl2-BaCl2-H2O的相平衡。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三元体系的相图和密度-组成图,四元体系空间立体图、相图、水图和密度-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CaCl2-SrCl2-BaCl2-H2O四元体系在338.15 K时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稳定平衡相图由1个共饱点、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结晶区组成,分别对应BaCl2·2H2O结晶区、SrCl2·mH2O(m=2,6)结晶区和CaCl2·2H2O结晶区。采用DFT模型进行338.15 K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CaCl2-BaCl2-H2O和SrCl2-BaCl2-H2O的溶解度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针对CaCl2-SrCl2-BaCl2-H2O四元体系及三元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研究,可为综合开发利用油田卤水中的钙-锶-钡资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298.2、323.2、348.2 K三元体系KCl+CaCl2+H2O相平衡研究,测定了平衡液相组成及密度,采用Schreinemakers湿渣法和X射线粉晶衍射法确定了平衡固相组成。研究发现:298.2 K时,该体系为简单三元体系,无复盐形成,相图由1个三元共饱点、2条单变量曲线和2个结晶相区组成;323.2和348.2 K时,该体系为复杂三元体系,有复盐氯钾钙石(KCl·CaCl2)形成,相图均由2个三元共饱点、3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结晶相区组成。对比该三元体系278.2、298.2、308.2、323.2、348.2 K相图可知:随温度升高,CaCl2结晶形式发生变化,CaCl2·6H2O (278.2、298.2 K)→CaCl2·4H2O (308.2 K)→CaCl2·2H2O (323.2、348.2K);KCl结晶面积在323.2...  相似文献   

4.
张学平  崔瑞芝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21,72(9):4479-4486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两个三元体系NaBr-CaBr2-H2O和KBr-CaBr2-H2O在27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相关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其等温相图。结果表明,两个三元体系均为水合物型,即平衡固相中未发现任何复盐及固溶体。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相图均由一个共饱点、两条等温溶解度曲线、两个平衡固相结晶区组成。三元体系NaBr-CaBr2-H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NaBr·2H2O和CaBr2·6H2O,NaBr·2H2O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2·6H2O。三元体系KBr-CaBr2-H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KBr和CaBr2·6H2O,KBr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2·6H2O。基于Pitzer模型,运用已报道的Pitzer参数对所研究的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溶解度进行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曾英  陈佩君  于旭东 《化工学报》2020,71(8):3460-346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2 K下四元体系Rb+, Cs+, Mg2+ // SO42- - H2O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密度以及折射率,并绘制了相应的稳定相图、水图、密度-组成图和折射率-组成图。研究表明:298.2 K下,该四元体系为复杂四元体系,有复盐Cs2SO4·MgSO4·6H2O和Rb2SO4·MgSO4·6H2O以及固溶体[(Rb, Cs)2SO4]生成。其稳定相图由4个四元共饱点、9条单变量曲线以及6个结晶区组成。四元共饱点中E1E2E3为相称共饱点,E4为不相称共饱点。6个结晶相区分别对应3种单盐Rb2SO4、MgSO4·7H2O、Cs2SO4,2种复盐Cs2SO4·MgSO4·6H2O、Rb2SO4·MgSO4·6H2O和1种固溶体[(Rb,Cs)2SO4]。其中,复盐Rb2SO4·MgSO4·6H2O结晶区最大,表明其在该体系中最易结晶析出;Cs2SO4结晶区最小。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射率随着溶液中Cs2SO4含量变化呈规律性变化。该体系稳定相图将为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中的铷、铯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聂国亮  桑世华  崔瑞芝 《化工学报》2019,70(9):3267-3274
针对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富含钾、溴资源的特点,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体系NaBr-KBr-MgBr2-CaBr2-H2O在298 K和323 K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五元体系在相应温度条件下平衡溶液的溶解度,根据相平衡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干盐相图(KBr饱和)。研究结果表明:该五元体系在298 K和323 K条件下(KBr饱和)均有复盐生成,其中298 K温度下有复盐KBr·MgBr2·6H2O生成,相图中含有两个共饱点,五条单变量曲线和四个结晶区(KBr·MgBr2·6H2O、NaBr·2H2O、NaBr、CaBr2·6H2O的结晶区);323 K温度下有两种复盐KBr·MgBr2·6H2O、2MgBr2·CaBr2·12H2O生成,相图中含有三个共饱点,七条单变量曲线和五个结晶区(KBr·MgBr2·6H2O、NaBr·2H2O、NaBr、CaBr2·4H2O、2MgBr2·CaBr2·12H2O的结晶区)。同时,对该五元体系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相图、KBr图以及水含量图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彭昌炜  桑世华  崔瑞芝  任红保 《化工学报》2022,73(11):4850-4858
为合理开发四川盆地富溴地下卤水资源,对五元体系NaBr-KBr-MgBr2-CaBr2-H2O进行了298.15 K条件下完整的相平衡与相图的研究。根据实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绘制出了完整的空间立体相图,NaBr·2H2O、MgBr2·6H2O和CaBr2·6H2O三种盐饱和面的干基投影相图,以及相应的含水量图。研究结果表明该五元体系在298.15 K下的空间立体相图中包含有十条单变量曲线、三个共饱点和六个结晶区(KBr结晶区、NaBr结晶区、NaBr·2H2O结晶区、MgBr2·6H2O结晶区、CaBr2·6H2O结晶区、KBr·MgBr2·6H2O结晶区)。其中KBr结晶区最大,CaBr2·6H2O结晶区最小,表明在该体系中CaBr2·6H2O的溶解度最大,KBr溶解度最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323.2 K时三元体系NH4Cl+MgCl2+H2O的相平衡研究,测定了平衡固液相组成及密度,并绘制了该三元体系相图。研究发现:该体系323.2 K时有复盐NH4Cl·MgCl2·6H2O生成,相图包含2个共饱点(F1F2)、3条单变量曲线(AF1F1F2F2B)、3个结晶区(NH4Cl、MgCl2·6H2O、NH4Cl·MgCl2·6H2O)。对比该体系273.2、298.2、323.2 K时的相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NH4Cl和MgCl2·6H2O结晶区变小,NH4Cl·MgCl2·6H2O结晶区变大,同时NH4Cl·MgCl2·6H2O由不相称复盐转变为相称复盐,对应的不相称共饱点转变为相称共饱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CaCl2-CaSO4-CaB6O10-H2O在308.15 K下的稳定相平衡。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及平衡溶液的物化性质(包括折射率、密度和pH)。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水图以及相应的物化性质–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308.15 K时有1个共饱点(CaCl2·4H2O + CaSO4·2H2O + CaB6O10·5H2O),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单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CaCl2·4H2O、硬石膏(CaSO4·2H2O)和高硼钙石(CaB6O10·5H2O)。其中,硬石膏CaSO4·2H2O结晶区最大、高硼钙石CaB6O10·5H2O结晶区次之,而CaCl2·4H2O结晶区最小,表明硬石膏最易于结晶析出。此外,该四元体系在308.15 K下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属于简单水合物I型。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随着CaCl2浓度的增大呈规律性变化,并在共饱点处发生转折。其中,折射率和密度的变化规律相近,而pH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对该四元体系的稳定相平衡进行研究,将为综合开发利用油田卤水中的钙、硼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栋婵  王嘉宇  王士强 《化工学报》2021,72(6):3170-317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四元体系Li+, Mg2+//Cl-, borate–H2O固液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测定平衡溶液的液相组成、密度、折射率和pH。该四元体系相图中存在的盐类矿物为:LiCl·H2O、Li2B4O7·3H2O、 MgCl2·6H2O、Mg2B6O11·15H2O和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其中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是异成分复盐,溶液中MgCl2存在下章氏硼镁石(MgB4O7·9H2O)不稳定,转化为多水硼镁石(Mg2B6O11·15H2O)。多水硼镁石结晶区最大,表明镁硼酸盐易于结晶析出,而锂光卤石结晶区最小。采用Pitzer热力学模型对该四元体系的溶解度进行理论预测,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吻合较好。该四元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与相图研究,可为含锂硼盐湖老卤中锂、镁、硼产品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含锂盐湖大部分位于青藏、新疆等干旱少雨、冬季寒冷且漫长的地区。为指导低温提锂工艺的开发和设计、利用冬季冷能进行目标离子的富集及明确含锂盐湖在低温下的析盐规律,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258.15 K、二水氯化钠饱和条件下的交互五元体系Li+,Na+,Mg2+∥SO42-,Cl--H2O相平衡关系进行研究并构建等温平衡相图。结果表明,相图中有4个共饱点、6个两盐结晶区(NaCl·2H2O+Na2SO4·10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Li2SO4·H2...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盐湖中具有丰富的盐湖离子,对其中的一个四元体系水盐相图开展研究,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298.15 K时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相平衡研究,测定了体系平衡液相组成及密度和折光率,绘制了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 298.15 K的相图及相应的物化性质图。研究发现NaCl+NaBO2+Na2CO3+H2O四元体系298.15 K 时包含2个共饱点(E1E2)、5条溶解度曲线(AE1BE1CE2DE2E1E2)、4个结晶区(NaCl、NaBO2·4H2O、Na2CO3·7H2O、NaCl·NaBO2·2H2O)。其中三元体系NaCl+NaBO2+H2O在298.15 K下产生了复盐NaCl·NaBO2·2H2O,通过研究发现该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在298.15 K下也具有NaCl·NaBO2·2H2O复盐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交互四元体系K+,NH4+//Cl-,H2PO4--H2O以及子体系KCl-NH4Cl-H2O在313.15 K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四元体系及子体系的相关相图和水图,采用湿渣法与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固相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三元体系KCl-NH4Cl-H2O是一个部分互溶体系,相图有一个共结晶点、2条单变量曲线、5个结晶区;交互四元体系K+,NH4+//Cl-,H2PO4--H2O中形成了(K,NH4)Cl和(K,NH4)H2PO4两种固溶体,该四元相图包括2个共饱和点、5条单变量曲线及4个结晶区。实验结果可为该体系的共结晶研究、相应的模型拟合计算提供必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五元体系KCl-KBr-K2SO4-K2B4O7-H2O 323 K和348 K的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体系KCl-KBr-K2SO4-K2B4O7-H2O在323 K和348 K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五元体系在相应温度条件下平衡溶液的溶解度和密度,根据相平衡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相图(K2SO4饱和)。研究结果表明:该五元体系在323 K和348 K条件下均属于固溶体型,相图中均有2个平衡固相结晶区,其平衡固相分别为固溶体K(Cl,Br)和K2B4O7·4H2O,1条单变量曲线。该五元体系323 K和348 K的相图相比,348 K时K2 B4O7·4H2O结晶区变小,而固溶体K(Cl,Br)结晶区变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三元体系CaCl2-H3BO3-H2O在298.15 K的溶解度和液相的折射率,该三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型,有1个共饱点,2条溶解度曲线和2个单盐结晶区,分别为CaCl2·6H2O和H3BO3。结合本文测定和文献中的溶解度数据,拟合了五元体系HCl-NaCl-CaCl2-H3BO3-H2O中含H3BO3的Pitzer参数,结合固相的溶解平衡常数,构建了该五元体系的Pitzer模型,并计算了该五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的溶解度。根据Pitzer模型和计算相图,对氯化钠、氯化钙共存卤水中硼酸的分离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分离过程中的析盐顺序和卤水组成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更容易实现H3BO3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四元体系硼酸锂-硼酸钾-硼酸镁-水在308.15 K时固液相平衡,测定了体系溶解度和平衡液相的密度、折光率和pH。研究发现:该体系308.15 K时的稳定相图中包含一个共饱点(L+Li2B4O7·3H2O+K2B4O7·4H2O+Mg2B6O11·15H2O),其液相组成:w(Li2B4O7)=3.112%、w(K2B4O7)=16.64%、w(Mg2B6O11)=0.101 8%;3个固相结晶区:Li2B4O7·3H2O、K2B4O7·4H2O、Mg2B6O11·15H2O,体系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溶液中硼酸锂、硼酸钾对多水硼镁石有很强的盐析效应,液相的密度、折光率和pH随溶液中硼酸盐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崔瑞芝  李武  董亚萍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18,69(10):4148-4155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四元体系LiCl-MgCl2-CaCl2-H2O在298 K下的溶解度,由此绘制了相应的相图和水含量图。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98 K时有三种复盐生成,无固溶体生成。其相图中含有五个共饱点,十一条单变量曲线以及七个平衡固相结晶区,分别为四个单盐结晶区(CaCl2·6H2O、CaCl2·4H2O、MgCl2·6H2O和LiCl·H2O)以及三个复盐结晶区(LiCl·MgCl2·7H2O、LiCl·CaCl2·5H2O和2MgCl2·CaCl2·12H2O)。运用Pitzer模型,采用文献中报道的参数对该四元体系进行了298 K条件下的溶解度计算。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曹丽娜  李珑  张楠  郭亚飞  邓天龙 《化工学报》2016,67(4):1117-1122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四元体系LiCl-LiBO2-Li2SO4-H2O在298.15 K时相平衡实验研究,测定体系溶解度和平衡溶液的折光率、密度、pH和电导率。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水图以及相对应的物化性质-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四元体系298.15 K相图中,有2个无变度共饱点分别为相称共饱点(Li2SO4·H2O + LiCl·H2O + LiBO2·2H2O)和不相称共饱点(Li2SO4·H2O + LiBO2·2H2O + LiBO2·8H2O)、5条溶解度曲线和4个单盐结晶相区(Li2SO4·H2O、LiCl·H2O、LiBO2·8H2O和LiBO2·2H2O),无复盐和固溶体产生,属于简单四元体系水合物Ⅱ型相图。实验研究中,发现2种偏硼酸锂水合矿物存在(LiBO2·8H2O和LiBO2·2H2O),LiCl对Li2SO4的盐析效应显著;四元体系平衡溶液物化性质随着溶液中氯化锂浓度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KH2PO4-CO(NH22-H2O在28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相应的稳定相图,采用湿渣法和X射线衍射法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平衡固相的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相图中有1个共饱和点,2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结晶区。该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和加和物形成。采用Wilson方程和NRTL方程关联计算了三元系KH2PO4-CO(NH22-H2O的溶解度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其中Wilson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平均方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RAD)和均方根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分别为0.575%和0.159%;NRTL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RAD和RMSD分别为1.58%和0.136%。  相似文献   

20.
王雪莹  黄雪莉  黄河  罗清龙  邹雪净 《化工学报》2020,71(11):5059-5066
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其合理利用和开发需要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Na+, K+, Mg2+//Cl-, NO3-, SO42--H2O体系在-15℃、NaCl·2H2O饱和条件下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相图。相图中有六个零变量点和八个两盐结晶区,只存在一种复盐KCl·MgCl2·6H2O。八个两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NaCl·2H2O+Na2SO4·10H2O、NaCl·2H2O+NaNO3、NaCl·2H2O+KCl、NaCl·2H2O+KNO3、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Mg(NO3)2·6H2O和NaCl·2H2O+KCl·MgCl2·6H2O,其中NaCl·2H2O+Na2SO4·10H2O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较易结晶析出。与该体系在25℃下的相图相比,复盐种类减少5种,零变量点减少19个,相关系得以极大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