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推进,城市滨水步行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结合福州市城市水网密布的特征及其水文化特质,以滨水步行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州老城区的滨水步行系统存在断裂现状的调查,根据人的心理对步行道的需求,提出通过修建绿道、架设天桥、设置亲水平台、开放滨水空间等方法,实现福州老城区滨水空间步行系统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城市滨水空间的可步行性建设有助于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宜居水平。针对城市滨水空间可步行性建设情况,以哈尔滨市松花江沿岸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剖析松花江沿岸步行空间存在的空间肌理、步行空间与建筑形态、视觉景观现状等方面的问题,总结滨水空间可步行性建设存在的不足,以期对城市滨水空间可步行性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在生活中也逐渐向往更多、更美的休闲空间。所以对于滨水休闲空间的营造,一定把景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营造准则,建设休闲空间。本文主要对城市滨水步行系统相关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以福州白马河滨水步行系统为例对城市滨水休闲空间的营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日常体验和步行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重庆主城区存在的大面积滨水失落空间,对近三十年来重庆市滨江路的建设进行了简短的回顾,分析了渝中区嘉滨路和长滨路阻断城市核心区与滨水区联系的现状,采用整合的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结合重庆特色的城市核心区与滨水区之间步行连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半岛对城市空间形态、交通系统、出行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基础性影响,并形成了一类具备差异性空间要素的城市(区)类别.半岛滨水交通节点及邻近片区作为在系统汇聚、网络连接、视觉焦点、公共安全等方面影响深远的敏感地段,其空间承载能力与各类步行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本文从不同样本城市关键性滨水交通节点步行状态切入,解析节点对内外不同向度的交通瓶颈与人群涌现现象的影响,提出基于公共步行安全,兼顾综合效益的多维度节点空间步行系统设计原则与策略,并探讨该类节点片区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技术框架与特色案例.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进一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可步行性定量化研究进展,借鉴国内外城市可步行性建设经验,基于步行性的视角,提出城市滨水区规划策略,以期为城市滨水区规划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吕昀  袁敏  许建和 《华中建筑》2008,26(10):146-147
滨水步道是城市滨水区域的重要线性空间元素,其空间节点的设置与营造是滨水区域中城市设计的关键点。该文以城市滨水步道上的节点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空间环境结构出发,分析并归纳节点空间的典型元素,概括空间节点的设置,总结空间节点的营造原则。  相似文献   

8.
马婕 《南方建筑》2006,7(8):126-128
滨水复合界面在不同的滨水城市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自然系统向人工系统的过渡,滨水界面向城市空间和自然水域的双向纵深生长,表现出不间断的、具有承接关系的连续性和多层次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9.
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得益于良好的公共空间,而标识系统的构建能表达城市特性、提升城市品质,是强化公共空间识别性和导向性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标识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空间的微观角度分析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空间环境,并结合宁波市三江口滨水核心区案例,重点考虑标识系统的空间落实,以提升步行空间的活力,提高步行效率,以期为类似区域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消落带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生态化改造对重塑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改善滨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主城滨水区主要由滨水绿地、滨江路、护岸及消落带构成,其中滨江路对滨水区的景观生态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文通过对重庆滨江路的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对典型断面的景观生态性进行评价、对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剖析,基于生态修复的思想探讨各典型断面景观生态化改造的若干方法,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城市的滨江景观生态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为需求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云华 《四川建筑》2004,24(4):16-17
对休闲空间合理设置,以满足休闲者的休闲活动需要。通过对滨水岸线、步行系统、滨水休闲绿带、滨水休闲设施的设计,以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滨水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性维度的步行者行为心理特征,调查分析了哈尔滨市滨水空间步行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慢行交通发展理念、滨水空间景观视廊、步行环境及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城市滨水步行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特点和建设经验,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及亲水空间规划和设计的模式,为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浩波  宋孟坤  肖扬 《风景园林》2022,29(10):122-129
城市滨水区品质提升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滨水区品质评价研究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互动视角,而基于视觉感知的人与自然环境被动互动视角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基于街景分析技术,构建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体系,对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进行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发现,上海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线性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待提升。由此以期为城市高品质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6)
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往往是城市定址最先要考虑的因素,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从整体、全面的视角考虑所在区域。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平衡也要求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城市滨水空间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滨水景观的首要作用是防洪、防涝,此外,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促进城市的水循环、水体净化和城市气候的微调也是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辉 《山西建筑》2009,35(14):28-29
介绍了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重庆渝中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的原因,提出了重庆渝中区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设计策略,从而为人们更好地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所面临的挑战,总结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特点和建设经验,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和设计的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结合该城市的开发特点和总体规划布局,进行了武汉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尝试,旨在寻求一条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出发,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城市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希望能为我国的公园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地方,山与水使重庆地形富有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山水格局,因此山城滨水公共空间是重庆不可或缺的活力带.文章以山城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为切入点,基于城市活力视角对万州区北滨路体育馆到万达广场路段与其活力地带进行分析,探索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使滨水公共空间能够合理发展,进而激发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滨水慢行活动与机动交通共存并进的背景下,二者的组织方式深切影响着滨水地区的长远发展。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由平面到立体视角的解析归纳,从调整沿岸街道断面与线形、优化滨水道路交叉口节点、改善机动高架桥下部空间、下沉滨水区快速机动交通、上抬滨水区慢行活动平台和创建多层退台式亲水基面等6个方面,对城市滨水沿岸道路交通的合理组织提出策略参考与图解模式,以促进滨水空间人车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