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了数码电子雷管在高速公路边坡爆破施工中降低爆破振动和减小爆破危害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在高速公路爆破施工中具有良好的降低爆破振动、减小爆破岩体破碎度的作用,可以改善爆破振动对不稳定高速公路边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地铁1号线四线断面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复杂敏感环境下爆破开挖施工,对施工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网路、爆破参数、装药结构、爆破器材等方面对爆破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MATLAB拟合萨道夫斯基公式,得到青岛硬岩条件下的爆破振动预测公式。从爆破效果来看,研究成果与结论取得较好地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隧道电子雷管爆破降振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雷管是一种延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定并精确实现发火延时的新型电能起爆器材,是近年来起爆器材领域里新进展之一,被称为爆破技术的一场革命。结合兰渝铁路的建设,在人和场隧道进行电子雷管降振试验、电子雷管与非电雷管联合降振试验,对隧道电子雷管爆破降振机制进行研究,优化隧道炮眼的延时时间,研究电子雷管与非电雷管的衔接方法,取得隧道电子雷管单孔连续起爆降振技术和电子雷管与非电雷管联合降振技术。隧道电子雷管单孔连续起爆降振技术,与隧道非电雷管爆破相比,在爆破进尺不变的情况下,爆破振动降低80%以上;在爆破进尺增加25%的情况下,爆破振动降低50%以上。隧道电子雷管与非电雷管联合降振技术,与隧道非电雷管爆破相比,在爆破进尺增加25%的情况下,爆破振动降低40%以上。隧道电子雷管单孔连续起爆降振技术的炮眼间延时间隔时间对隧道爆破的效果至关重要,炮眼间延时间隔时间过大,影响隧道的爆破进尺和岩石破碎效果;炮眼间延时间隔时间过小降振效果不明显,有时振动反而增大。隧道电子雷管降振技术,不但解决复杂环境下铁路隧道的施工问题,该技术也可在城市公路隧道中进行应用,已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产区内高水塔因使用年限久远,且占地影响产区后续改造,急需拆除。为安全高效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水塔,根据水塔周边环境及其工程结构,对比分析多种拆除方案,后采用定向爆破方式拆除。爆破过程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瞬发爆破起爆网路,对爆破振动和塌落振动进行安全校核,并针对爆破拆除产生的有害效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达到安全施工、安全爆破的效果。各项措施有效实现高水塔的安全拆除,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城市中爆破施工对周围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采用电子雷管进行精细爆破施工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依托丰沙铁路改建工程,在北京石景山隧道内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微差毫秒延期爆破试验,控制掏槽孔延期时间8 ms,周边孔延期时间4 ms,并在邻近既有铁路线上布置测点进行振动监测。通过对振动监测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微差爆破减少爆破振动的原因,对以后类似工程电子雷管爆破施工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隧道建设的日益增多,由于环境的限制,出现了许多复杂环境下的隧道工程。为确保复杂环境下隧道的爆破施工安全,结合隧道的建设,对隧道爆破近区振动进行测试研究,揭示隧道爆破近区围岩振动规律,用以指导隧道爆破施工。为了降低隧道爆破振动,进行了隧道电子雷管爆破降振试验、隧道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联合降振试验,电子雷管爆破产生的振动比导爆管雷管产生的振动降低70%,并给出了适用于不同隧道围岩的隧道电子雷管爆破关键参数。研究并给出了隧道施工中广泛使用的喷射混凝土和砂浆锚杆在隧道爆破施工中的安全振动标准,同时也研究了隧道无支护条件下的安全振动标准,基于爆破近区振动传播规律,给出了隧道爆破施工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依托河百高速K41+016~K41+273段路基硬岩质高边坡,开展了数码雷管边坡开挖爆破施工。针对边坡开挖量大,且距离民房和道路较近的特点,进行了爆破参数设计。爆破开挖施工的现场监测表明,爆破振动设计参数合理,测得的最大爆破振动速度为0.87cm·s-1,远小于2cm·s-1的控制标准,该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对于类似工程的数码雷管爆破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雷管起爆错相减震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毫秒延期雷管和电子雷管起爆试验。通过对远近场地爆破引起的振动监测,在距爆源50m的位置,其衰减规律符合萨道夫斯基公式。电子雷管的错相减震效果明显,其震动明显低于普通毫秒延期雷管,且在爆区中心30m以外的振速不足2.5cm/s,可有效避免爆破地震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城市山岭隧道施工时,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开挖方式,确保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及居民的正常生活至关重要。以深圳市坂银通道工程鸡公山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穿越既有别墅区时隧道开挖方式的实践过程,实践证明推荐采用的数码电子雷管微差控制爆破开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分布确定微差爆破的实际延迟时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微差爆破工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普通延期雷管存在延期误差,设计或选择的延期微差时间往往与实际的有较大出入,影响了微差爆破的效果。确定微差爆破的实际微差延迟时间对优化微差爆破效果、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密度法具有突出被分析信号能量突变的特点,通过分析监测到的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随时间的分布情况,能有效地识别出微差爆破中各段雷管的起爆时刻,进而可以确定爆破中所用雷管的实际延期时间,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以某地下工程的微差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能密度分析为例,对本方法的有效性作了检验。本方法亦可用于分析爆破振动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时间的衰减规律,对综合研究爆破机理和爆破地震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隧道近距离下穿老旧建筑物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法及减振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老旧建筑物的爆破振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回归分析,拟合出萨道夫斯基公式中的K,α值,优化后续隧道爆破施工。相对于非电雷管,在装药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电子雷管掏槽,振速降低50%以上,在振速、爆心距、单段药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电子雷管掏槽,施工进尺增大70%。从布置减振孔、装药结构、微差延迟爆破3个方面提出了爆破振动控制技术,实现控制爆破振动速度在老旧建筑物的安全振速范围以内,确保了老旧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北京石景山隧道内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台阶法爆破施工的方法,分析了在该地层条件下进行爆破施工所应采用的装药量、装药结构、网络结构等相应参数,并对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得到了爆破振动波形图,并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到了振动能量集中频率范围。该工程施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传军 《施工技术》2021,(2):102-106
为解决极其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车站基坑爆破振动影响的施工难题,基于毫秒延时数码雷管起爆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及减振孔对降低爆破振动影响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总结出台阶浅孔单孔单响逐孔起爆时,在微风化花岗岩中的最佳延期起爆时间应为5~7ms;打设3排减振孔平均减振率达到56.2%的结果,结合采用孔底软垫层等装药结构,孔...  相似文献   

14.
某在建高速公路一岩质高边坡靠近村庄民房及国道,为避免爆破施工对周边村民正常生活、附近建(构)筑物及国道交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单次量大,总爆次少"理念,通过采用数码雷管微差降振爆破技术,实现了岩质边坡快速安全爆破开挖;对居民区监测结果表明该爆破施工技术对于居民区振动影响在规范安全范围以内,爆破后坡面光爆效果良好;爆堆石碴均匀松散且大块及根底数量少,铲装效率高,节约了工期,确保了周边环境安全,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15.
范登云 《山西建筑》2014,(8):206-208
以成渝客运专线新红岩隧道浅埋段爆破施工为例,介绍了数码电子雷管在城区浅埋隧道中的应用,根据隧道不同的埋深及上方地表建筑物的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控爆方案,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使其展现出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隧道遇到噪声敏感区或城市中心区建设时,隧道爆破噪声控制越来越重要.文中通过某项目实施案例,分析总结出,通过光面爆破、控制用药量,使用电子数码雷管的微差爆破等措施,对控制震动和噪声是有效的.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控量测,动态调整方案,是安全、达标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坑爆破法施工对距离较近的城镇燃气管道会造成扰动,相关规程对城镇燃气管道允许的爆破振速没有明确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参照近距离建筑物允许爆破振速,取爆破振速上限值为2cm/s,对合理的爆破方法进行研究。在该地质条件下,采用电子雷管、17ms延时时间的群孔爆破可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差爆破间隔时间的确定,对高安全性振速指标下的城市复杂环境隧道爆破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庆渝中连接隧道爆破工程为背景,在采用多段定制非电雷管条件下,研究根据实测雷管延迟时间进行精确爆破设计的方法,用非电雷管实现逐孔掏槽爆破以满足严苛低振速控制要求。比较了Hilbert-Huang变换理论中用于雷管延迟识别的瞬时能量法与EMD识别法的识别能力,发现EMD识别法识别率为70%~90%,比瞬时能量法高约30%。EMD识别法辨别的延迟时间证明实际爆破微差间隔在样本精度范围之内。为准确控制爆破振动,以识别雷管实际延迟时间和振动波形图为依据调整了爆破参数。现场振动监测数据表明:采用多段位定制非电雷管缓解了雷管段别不足的矛盾,根据实测结合EMD识别法识别获得雷管延迟特性进行爆破设计对于严苛振速控制是可行的,在全程爆破振速不超0.8 cm/s条件下进尺1.8 m,通过2次爆破完成上台阶掘进。这一方法对今后城市密集建筑群下浅埋隧道爆破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成渝高铁新红岩隧道工程为例,测试采用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爆破时的振动波并对比分析爆破地震波特性;选择一栋二层砌体房屋,建立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峰值振速下结构的位移、砌体不同局部构件上的主拉应力特征。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相比非电雷管爆破能够有效降低峰值振速;砌体结构的位移从下往上逐渐增大,二层前端女儿墙的位移最大,峰值振速6.0cm/s时女儿墙位移为2.30mm,层间位移角为1/3044,层间位移角限制不适用于爆破振动下房屋安全评价;在高频爆破振动下,结构损伤主要受到应力控制,而不是位移;房屋的门角、女儿墙和中隔墙上的应力水平较高,纵墙上的主拉应力水平最低;隧道爆破振动下,门角等应力集中部位是结构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其次女儿墙和中隔墙在峰值振速较大时也会发生损伤,纵墙不会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场平爆破不对Intel公司光刻机平台的运行构成威胁,对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指标下的工程爆破进行研究。在多个工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将加速度谱密度控制指标转化到爆破振动速度控制,预估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为0.05 cm/s。考虑工程成本,部分区域可以采用深孔爆破。经过爆破实验验证,当孔内使用Ms–6,Ms–7,Ms–8段非电导爆管雷管,地表使用Ms–4,Ms–5段非电导爆管雷管,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不大于0.02 cm/s。此时光刻机平台可以安全运行,表明将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控制转换到爆破振动速度指标是可行的。这种转换控制法可以为存在精密仪器下的爆破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