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震前电离层会出现异常扰动的前兆。文中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电离层活动的影响,基于GPS提取芦山地震前电离层TEC数据,绘制VTEC时序图和全球电离层异常图。基于时间序列对芦山地震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的TEC异常扰动进行分析。实验发现,震前两天观测到约为4 h的电离层TEC正异常和负异常。且电离层TEC异常均出现在震中附近,异常区域随时间向西移动,异常区域的形态关于赤道共轭。  相似文献   

2.
同时播发三个频段的导航信号已经成为新一代GPS卫星的显著特征与未来趋势。文中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双频及三频GPS观测数据的PPP定位算法,利用实测数据按照算法进行了解算,并且采用传统GPS双频PPP算法解算相同数据作为参照,结果显示GPS多频PPP算法在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上均优于传统GPS双频PPP算法。  相似文献   

3.
电离层是 GP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文中论述电离层的特征和折射系数 ,以及电离层的下列影响 :电离层码群延、电离层载波相位超前、电离层多普勒频移、振幅闪烁、电离层相位闪烁效应、磁暴对 GPS定位测量的影响、电离层对差分 GPS的影响和 GPS接收机的电离层改正。论电离层对GPS定位的影响@谢世杰  相似文献   

4.
在GPS周跳探测中,如何快速有效的探测出小周跳和大周跳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为此文中针对GPS定位中周跳探测这一难题入手。基于双频接收机的观测值,对电离层残差法、相位减伪距法进行周跳探测的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这两种探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系统硬件延迟是GPS区域电离层延迟中TEC求取的主要误差源.计算结果表明,接收机的GPS系统硬件延迟最大可达100TECU.因此在利用GPS测量TEC时,必须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GPS系统的硬件延迟,并将其作为常量加以扣除,但前提条件是系统硬件延迟要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该文利用IGS连续跟踪站的观测数据对硬件延迟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具有测量便捷、成本低廉、精度高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生产和科研领域。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频GPS伪距、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基于C语言完成了解算软件的编程开发,利用IGS测站的实测数据对开发的软件进行了测试与精度评定,结果显示该解算软件可实现动态PPP模式下cm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TBC软件对GPS与GLONASS相位观测值的基线进行单独解算和联合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GNSS测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冶金部勘察研究总院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测绘成果质量,已从美国Trimble导航公司引进4000SSE GPS双频P码接收机四台。现将该机型作一简介,以期与同行交流并愿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1 GPS定位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GPS定位技术,较之经典测量学而言,具有如下特点: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提供三维坐标且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作业模式灵活多样,高效率,低消耗等等。 GPS精密定位技术将使经典测量方法面临一场重大变革,并进一步加强大地测量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大地测量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诸如地球动力学,海洋及水域工程测量,地球物理勘探、资源及工程勘察,航空与卫星遥感,运动目标测速,工程变形及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潜力。2 4000 SSE GPS接收机性能及特点 Trimble 4000SSE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GPS接收机之一,具如下特点: a.先进的硬件设计,有6个观测量:L_1C/A码,L_1/L_2 P码,L_1/L_2整周载波相位,L_1/L_2P码互相关。这些观测量的组合能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无论是否接收P码均能获得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结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定位的原理,给出载波相位的单双差观测方程。然后列举观测方程的L3、L4、L5和MELWUEBB等不同线性组合形式,并对各种组合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澳洲部分IGS连续跟踪站2008年9月份一天的GPS载波相位观测数据模拟含有IGS站的观测网络,采用非差和双差两种模式,分别利用不同线性组合对长基线进行解算,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载波相位不同线性组合在长基线解算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施品浩 《地矿测绘》2001,(2):双封四
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可靠性是广大测量作业人员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自从GPS作为一种测量的新技术进入测量生产领域以来,无论是点位的精度,作业的效率,还是成果的可靠性,都比传统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徕卡530RUSH实时测量系统所支持的cm级精度实时GPS测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530系统问世之前,徕卡的实时测量系统基于一个非常重要并为普遍接受的假设:GPS基线解算的精度在相位观测值的初始整周未知数精确解算出来之前是比较低的;一旦初始整周未知数被精确解算出来了,那么GPS基线解算的精度就可以达到cm级,而与基线观测时间的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Hatch滤波的GPS伪距相位平滑及其在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给出了利用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对GPS伪距观测值进行相位平滑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离层折射误差对伪距相位平滑的影响。采用Hatch滤波实现相位平滑伪距的逐历元递推计算,并将其应用于单点定位。借助自编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对基于Hatch滤波方法的GPS相位平滑伪距及其单点定位的精度进行了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BDS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率先播发了三个频率载波信号。随着BDS的逐渐成熟,利用三频观测值线性组合消除电离层二阶项延迟成为研究热点。该文讨论了伪距观测误差对电离层三频一阶项和三频二阶项的影响,得出伪距误差对三频二阶修正的影响远大于三频一阶修正的影响,在进行电离层误差修正时,如不能有效地提高伪距码的精度,应采用三频一阶改正或双频改正。  相似文献   

13.
侯强 《矿山测量》2010,(3):51-53,74
文中主要介绍了在通视条件较差的峡谷地带利用GPS技术结合TCA2003全站仪高效施测施工控制网的过程及精度分析。重点阐述了天宝TGO软件中提高基线解算精度的方法和将基线解算成果投影到施工高程面的方法,以及采用ATR自动观测技术测设三角高程导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GP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差改正,用多项式拟合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与修复周跳。由于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不仅消除了卫星与接收机的钟差,而且大大的消弱了对流层电离层的影响,所以对于小到1周的小周跳很容易被探测出来,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合开采沉陷观测的GPS单历元相位求解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仔细分析了现有的GPS单历元相位解算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把矿区开采沉陷特有的变形特征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适合开采沉陷观测的附约束的GPS单频单历元相位求解算法。该方法主要优点是根据观测值直接估计模糊度参数,并根据求出的模糊度估值进行模糊度搜索。实例证明了该法可靠性好、成功率高,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Klobuchar、双频消电离层组合和IGS网格模型三种普遍使用的GPS电离层改正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分别对三种改正方法在GPS单点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模式下的改正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显示:单点定位时采用IGS网格模型改正效果最好;精密单点定位时必须采用双频消电离层组合模型才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GPS基线解算的基本方法入手,着重讨论了不同观测量对GPS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并结合三条不同长度的实测基线,计算比较了选择不同观测量情况下GPS基线解算的结果及精度,分析了原因,得到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小周跳的探测与修复一直是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研究中的热点领域。该文针对常规的电离层残差法解算北斗双频周跳时出现的解的多值问题,通过结合伪距差分约束条件来确定周跳,并结合北斗数据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探测北斗小周跳并解决周跳解多值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引言自90年代FARA技术的出现,研制GPS软件的各厂家在基线解算中都采用了这一技术。从此,单频或双频接收机均可进行快速静态测量,所不同的只是两种接收机观测时间的长短。双频接收机快速静态仅需5分钟,而单频则要观测10分钟以上(见文献[1])。但在目前的生产作业中,由于规范中还没有提及快速静态测量,因而应用甚少,对此有必要对快速静态测量作一些讨论,以利于统一认识,从而使其尽快用于生产。文中观测数据使用Trimble4600LS单频接收机采集而得。4600LS接收机用于静态测量,可根据所跟踪的卫星数多少而确定观测时间,当跟踪…  相似文献   

20.
基线解算是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处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解算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控制网的精度。介绍了GPS基线解算的原理及基线解算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和控制指标,分析了影响GPS解算质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为后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