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新开发车型外后视镜因为模态不足而导致的抖动问题,提出针对外后视镜模态计算的有限元分析流程,建立外后视镜模态计算有限元模型,并有针对性地对车门安装点附近进行结构优化,达到了模态设计目标。实车测试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微型车车门模态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车门结构模态。建立车门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约束模态测试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对车门第三阶模态频率关于车门板件厚度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高敏板件并以这些板件的厚度为设计变量,运用面心复合设计方法获取样本点,构建了车门第三阶模态频率的二阶显式响应面函数。基于此响应面函数进一步建立了优化模型,结果显示改进车门厚度后,车门和白车身模态分离,同时实现省材5.83%。  相似文献   

3.
建立某车门垂直刚度和一阶模态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出车门初始设计时的垂直刚度与第一阶模态;利用PB试验设计找出对车门垂直刚度和一阶模态影响较大的零件,以这些零件的料厚为设计变量,利用OptiStruct进行尺寸优化。优化后在车门第一阶模态频率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车门总质量比优化前减少了3.4%,车门的垂向刚度则提升了34.75%,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为车门的后续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的车门在下位玻璃状态下存在的关门异响问题,以工作变形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变形模态分解的关门异响振动噪声源识别方法。首先,对关门声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判定出关门声存在二次冲击现象,且噪声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辐射噪声部分;其次,采用工作变形试验识别出车门工作变形主要频率及振型,通过车门半约束模态试验获取车门模态频率及振型;最后,依据车门模态特性对工作变形进行模态分解,判定出异响振动噪声源。利用此方法对某车门进行试验分析,成功识别出该车型关门过程中的异响振动噪声源。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关门二次冲击现象消失,关门异响得到有效改善,验证了该异响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SUV进行路试时前车门出现内饰板抖动异响、卡扣弹出等问题,首先对用作连接的卡扣插拔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卡扣存在连接性能不达企业要求、角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探讨了卡扣设计参数中的材料、瓣厚和角度对连接性能的作用规律,得出卡扣最佳选材为POM、瓣厚为1.4 mm、角度为150°,此设计参数使原卡扣保持力提高了49.1%。最终通过车门振动实验验证了优化后卡扣成功解决了内饰板抖动异响等问题。本文为卡扣设计和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某车型怠速车身抖动的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机械工程师》2015,(4):186-188
某款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怠速车身抖动问题,抖动较为严重,主观感觉明显。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率、空调压缩机振动、风扇振动、排气振动、转向系统模态、整车车身模态等可能引起车身抖动原因的分析、排查,最后确定怠速车身抖动为悬置隔振性能差、整车车身模态和发动机二阶激励耦合引起。通过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优化,以及调整空调开工况发动机怠速转速,解决了车身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Optistruct求解器对某国产车门的静态刚度和模态性能进行分析,经与该公司的目标值进行对比,发现车门的刚度性能分配不合理且模态性能不满足要求。根据分析结果,以降低车门质量、满足车门性能要求为目的,提出基于Hyper Study通过Hammersley试验设计构造出各工况响应的Kriging模型并对车门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车门提高了模态性能、合理分配了刚度并取得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最终用实验对该优化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轿车后车门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后车门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后车门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模态分析;在四种工况下对后车门的扭转刚度进行分析;在四种工况下对后车门进行下垂刚度的分析,通过CAE分析,为结构设计选择及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试验的SRV型车门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是获得结构动态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将试验模态技术应用到某SRV车门的结构动态分析中,并通过对车门模态的振型分析,确定该车门模态的主要振型,从而通过改变车门的某些局部结构,降低局部振动,提高整车的NVH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开启车门时容易撞上车门侧面高于车门门槛的盲区障碍物或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发生碰撞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车门安全开启检测及提醒系统,利用光电码盘的输出脉冲信号来测出车的瞬时速度,在车停下来及车门解锁时,汽车车门两端以及汽车尾部超声波检测到障碍物,ECU接收到超声波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当存在障碍物时警报系统发出对应的警报声提示及警报灯闪烁。避免打开车门时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损坏车门。  相似文献   

11.
椭球封头圆柱形爆炸容器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椭球封头圆柱形爆炸容器在中心点爆炸状态下的 19次有效炮实验给予了介绍并对实验结果的壳体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 ,在封闭容器内爆炸冲击载荷具有明显的脉冲激励特征 ;容器壳体的振动频谱主要受前 10阶固有频率的影响 ;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加 ,其壳体的主振频率将趋于相应壳体的呼吸频率 ,其应变增长具有减少的趋势 ;联接螺栓的振动模态主要受相应圆柱壳体和封头轴向振动模态的影响 ,并出现了在时域上其振动模态在圆柱壳振动模态和封头轴向振动模态间跳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往复压缩机是化工生产线上的重要装置,实际生产需求经常会要求调节进气量,现提出一种调整思路是在进气阀处加装机械装置,延缓进气阀的关闭时间。为检测此思路是否会引发不良气流脉动和共振,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管线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加装装置前后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管道应力。证明了思路的可行性,并没有产生有害的气流脉动和振动,是一种有效地改变进气量、调整工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的硝酸四合一机组底座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晋  黄松和  林刚 《机械》2010,37(7):37-39
硝酸四合一机组在工作时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扰力,该扰力将引起机组底座的振动,因而可能导致机组无法正常运行,所以动力学设计在机组底座结构的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介绍了模态分析的原理和模态分析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硝酸四合一机组底座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和建模,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底座在各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找到了机组底座振动中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4.
车床床身是整台机床的基础和支架,其振动和刚度影响着零件的加工精度。利用SolidWorks建模,并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数控落地铣镗床滑座的前6阶模态分析,得到滑座的固有频率、振型及动态特征;在保证车床静刚度的前提下,提出3种优化方案,对优化前后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最优方案,为车床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对振动盘振动输送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时物料的受力分析,利用PRO/E建立某振动盘给料器三维模型,用ANSYS软件对其固有频率及谐响应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符合设计预期,从而验证了其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振动盘给料器的参数设计及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实践证明,在一阶振动模态下,符合圆盘振动给料器的振动规律和工作要求,并为动态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both size and chirality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vibration behavior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there haven??t been yet enough studies spec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vibration mode shape of SWCNTs. We have analyzed the chirality and length dependence of SWCNT by using normal mode analysis based elastic network model in which all interatomic interactions of the given SWCNTs structure are represented by a network of linear spring connections. As this method requires relatively short computation time compared to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e can efficiently analyze vibration behavior of SWCNTs. To en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WCNT structure and its vibration mode shapes, we simulat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SWCNT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chirality and lengt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two major mode shapes are bending and breathing. The minimum length of nanotube for maintaining the bending mode does not depend on chirality but on its diameter. Our simulation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critical aspect ratio between diameter and length to determine vibration mode shapes, and it can be empirically formulated as a function of nanotube length and diameter. Therefore, uniformity control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mise in order to utilize vibration features of SWCNTs. It is also expected that the obtained vibration aspec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signing nanotube based devices such as resonators and sensors mo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态分析技术、振型截断法,对专利证书号第 352466号的 ZJ50J双升式机 械驱动石油钻机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结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数据分析,判 断其对设计结构关键部位、基本参数的影响;通过对结构在设计的外界激励下动态 响应的研究,对该石油钻机的设计、动力配置、安装联结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组合式爆炸容器振动特性与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霍宏发 《压力容器》2003,20(5):12-16
从分析载荷的频谱特征入手,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对容器壳体可能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由爆炸容器的薄弱模态作为判定其壳体结构破坏主要模式的方法,为预估组合式爆炸容器的破坏模式作了一些探索。研究表明容器壳体结构的薄弱模态与激励载荷的频谱特性有关。对爆炸容器壳体的振动特性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其主要扳型,而且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应力相对量,进而估计出可能的破坏区域和薄弱环节,为爆炸容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轧机振动传统的一维或二维的解析模式,给出1 580 mm四辊轧机振动的三维(空间)振动解析模式及其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在四辊轧机振动解析中被忽略的“不得已”间隙,必须在辊系结构予以考虑。利用修正三维多物体传递矩阵法辅之有限元法对轧机轧辊进行包含3个位移3个转角6个自由度的三维振动数值解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四辊轧机考虑阻尼作用后的固有频率(复频率虚部)与现场测试频率基本吻合;“不得已”间隙导致轧机系统出现危险低频率,且振型为含有水平、交叉及摇摆等包含多个单一振型的复合振型。  相似文献   

20.
尝试使用向量拟合法对变压器表面振动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首先,通过与频域复指数最小二乘法的对比,验证向量拟合法的适用性;其次,用向量拟合法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数据,发现变压器由100Hz工作频率及其倍频引起的强迫振动响应占据主导地位,变压器底部靠近铁芯处振动量级更大。将底部振动数据单独进行向量拟合法分析得到局部模态,为振动测点位置优化和故障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