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风暴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27(1):192-194,197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粘接的超声检测C扫描图像,提出了利用金字塔算法融合降低噪声的方法,讨论了融合的步骤与规则,并将其用于实际检测的粘接图像,实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粘接检测图像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SAR图像与TM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空间分辨率的SAR图像和高光谱分辨率的TM图像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TM图像作IHS变换,得到亮度I、色度H与饱和度S三个分量;其次,依据特征量积和匹配度为融合准则,将TM图像的亮度分量和SAR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并用融合结果替代TM图像的亮度分量;最后,作IHS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增强空间细节信息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了光谱信息,与IHS法和小波变换法相比,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被动毫米波图像模糊和分辨率较低,提出采用偏微分方程方法进行图像的高分辨率恢复,并给出了偏微分方程模型和相应的图像恢复算法.该方法首先把得到的带噪降晰图像进行两个不同尺度的 Gauss 去噪,获得两幅更模糊的再降晰图像,再以这两幅图像为基础,通过迭代计算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偏微分方程方法原理简单并且计算方便,通过对实际金属目标的被动毫米波图像的恢复,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种特殊构件的壳体表面带有细纹的特点,文中采用一发一收两水浸式超声聚焦探头斜入射方式检测其壳体-绝热层的粘接质量.采用带阻滤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减少了纹理造成的图像灰度起伏,从而能够准确定位脱粘块的位置和识别脱粘块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的缺点,分析和总结了高光谱异常检测中背景抑制算法。对背景抑制方法进行了分类,按照类别分别对背景抑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针对目前背景抑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中背景抑制方法的研究方向。该研究对弱小信号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边缘检测方案。该方案具体考察了Log算子、Canny算子和小波变换边缘检测算法,通过提取图像边缘对其特点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再将三种算法边缘检测的结果进行图像融合,得到一幅新的边缘检测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效果要优于单独采用某种算子获得的边缘图像,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可见光与红外图像所表现的目标特征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提取不同分辨率、不同方向下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融合算法构造融合图像对应的小波系数,最后利用该小波系数重构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融合效果,有效地将红外和可见光对同一目标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细节融合在一幅图像里,增加了单幅图像的信息量,丰富了目标的信息层次,为图像显示观察和后续图象处理系统获取信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方法在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高频信息遗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层嵌套残差网 络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对不同的频次信息采用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案。利用跨越残差网络结构将前端的特征信息利用 恒等映射连接直接传送到后端的注意力机制模块,添加注意力机制的多层嵌套残差网络来捕捉原始图像中隐含的特 征信息,通过深度并行残差网络结构融合图像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可有效提高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精度。  相似文献   

9.
李骜  李一兵  刘丹丹 《兵工学报》2011,32(11):1348-1352
活性测度是图像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衡量工具.通过其提取的某种特征信息,来决定哪幅输入图像的特征更为明显.在基于多分辨率分解的融合算法中,常用的活性测度只考虑各层高频子带系数本身,忽略了低频系数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到综合高、低频系数对于活性测度的影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良好的平移不变性、多方向等特性,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0.
周海强  刘天浩  裴翠祥 《含能材料》2020,28(10):1010-1016
为实现对金属-含能材料粘接结构界面粘接质量的无损评价,提高其结构安全性,本研究以金属环-含能材料界面脱粘缺陷的无损检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电磁超声共振的金属环-含能材料结构界面脱粘缺陷非接触检测方法,制作了专用小型电磁超声探头,搭建了电磁超声环形自动扫查系统,对金属环-含能材料脱粘缺陷模拟试件进行了自动扫查成像,开发了相应的信号处理方法,验证了该技术对于金属环-含能材料界面脱粘缺陷非接触检测的可行性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在小目标检测时更加容易和准确的检测出弱小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帧图像融合的弱小目标增强算法,该方法首先对视频相邻帧进行差帧处理,然后对差帧结果进行图像融合,最后把融合结果与原视频帧图像的低频分量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对弱小目标的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像素级医学图像的融合问题,设计一种形态学金字塔的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先对医学图像进行形态学的平滑处理,再进行形态学金字塔分解,最后对形态学金字塔进行反变换以获取最终的融合图像。从平均梯度、联合熵、相关系统对图像融合质量做客观评价,并以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为实验环境进行融合实验。从融合效果来看,文中技术能将CT图像和MRI图像融合成一幅信息量饱满的单一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与同类其他方法比较,平均梯度能提高10.30%~36.76%,联合熵能提高5.04%~36.83%,相关系数能提高0.94%~31.52%。  相似文献   

13.
图像融合的开窗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图像融合的速度和质量是相互制约的一对矛盾的主题,图像的实时融合是目前图像融合技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提出的图像融合的开窗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给出了图像开窗融合准则,确定了开窗融合适用范围和最大开窗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到最大开窗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并对开窗融合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和对比,证实了此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夜视融合图像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俊生  金伟其 《兵工学报》2006,27(6):1039-1042
为了研究传统统计方法在彩色夜视融合图像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在分析各种统计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熵”作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C-均值聚类方法和自动确定最佳颜色类数方法计算彩色图像熵。实验对10种不同场景的微光与红外图像采用4种融合方法产生的40幅彩色图像进行了熵计算和“感知质量”与“细节”主观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感知质量”与“熵”的相关性系数只有0. 41,说明熵统计方法在彩色夜视融合图像质量评价上存在困难。对采用统计方法评价彩色夜视融合图像质量存在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分辨率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诚  付梦印  王立平 《兵工学报》2010,31(2):171-176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算法,用以融合红外与可见光视觉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分别对原始图像执行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根据不同子带系数的特性与原始图像的光谱特征,在低频系数的融合中着重保留目标特征,并对其余系数选取基于Tsallis熵的互信息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而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取最佳系数融合权值;对各高频子带系数采用基于局部区域能量匹配的融合规则。经过Curvelet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综合红外图像中的目标特征与可见光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其融合结果在主观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基于塔形变换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6.
As digital image techniqu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e requirements for high-resolution image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ingent. Traditional single-frame interpolation techniques cannot add new high frequency information to the expanded images, and cannot improve resolution in deed. Multiframe-based techniques are effective ways for high-resolu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but their computation complexit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achieving image sequences limit their applications. An original method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inherent merits in neural network, we can establish the mapping between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in low-resolution images and high-resolution images. Example applications and thei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images reconstructed by our method are aesthe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using the criteria of MSE and MAE) superior to the images acquired by common methods. Even for infrared images this method can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high definition. In addition, a single-layer linear neural network 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very low, and this method can be realized in real time.  相似文献   

17.
徐艺博 《兵工自动化》2023,42(10):78-83
针对利用导弹集群进行智能化协同作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弹群对地面目标识别的仿真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基于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融合的对地目标识别、有限通信范围的分布式弹间通信以及实时可视化弹群节点的感知态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图像融合的识别算法能有效提升弹群节点对地面目标的识别效果,具有较好的工程可行性,基于分布式的有限通信范围的弹间通信有助于提升弹群系统整体的鲁棒性和信息传递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