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丽娟 《山西建筑》2001,27(2):9-9,13
介绍了居住环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空间,从居住空间设计、住宅环境设计、居住区规划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要为居民创造一个利于健康、方便生活的环境,同时要科学运用绿化、装修,形成良好的小康型住宅环境,以满足居民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等需求。  相似文献   

2.
住宅综合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空间视觉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是衡量居住区生活质量的标准,通过因地制宜地改善居住区内的生态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健全公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合理配置,创造功能齐全、视觉优美,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3.
邹运 《南方建筑》2000,(2):82-84
随着当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铺天盖地的售楼广告中,“居住新概念,环境最关键”之类的话成为新时期的宣传口号。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新时期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一般来说,居住区环境包括社区所在地段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区内部环境。本文涉及的居住区环境,主要是指与人们居住生活相关的外部空间因素构成的物质环境。谈到现代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复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居住区环境的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柔性边界”环境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直接反映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针对目前居住区环境理解的片面性,提出城市与居住区交接的边界空间环境的重要性,探讨产生积极富有活力的“柔性边界”空间对居住区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作为城市生活空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空间环境中。 居住空间的演化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最为简陋的棚户区,只提供人们基本的生存空间,满足人类群居的特性。 在里弄式,小四合院式住宅,构成的居住群里出现了有利于邻里交往的空间——天井与院落,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内容也渐渐渗透到居住群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居住区雏形。 六、七十年代,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住宅,具有居住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方便、舒适、和谐是构建居住区的主题。也是居民渴望和追求的根本所在。提出了住宅居住环境设计的构想,阐述了住宅居住环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住宅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大大改善,对居住质量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居住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年来浪潮般席卷全国的住宅开发产业,在迅速缓解了购房危机,解决了居住温饱之后,却由于其增长速度之快带来了新的问题:市场作用下不同开发商的“卖点”越来越接近,居住区的设计越来越雷同,今天的居住区正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同性,传统的地域特征与居住文化正在弱化。本文将关注居住环境空间的问题,并选择其中与居住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最具吸引力的院落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空间特征与空间形态入手,探讨问题之所在,并试图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使院落空间的设计满足当今生活状态下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8.
薛夏 《山西建筑》2007,33(34):63-64
针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介绍了居住区空间环境要素和搞好居住区空间环境规划的要点,阐述了新建住宅区空间环境与规划形式,并对其变化处理方式做一介绍,以创造出新时代要求的住宅与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翁晓敏 《四川建筑》2001,21(4):12-14
环境意识已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购房置产时表现为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关注和挑剔 ,而住宅室外空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动、接触最为频繁的场所 ,它的形态及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所处其间的居民们的居住质量 ,故而备受关注。居住区室外空间成为现阶段房地产销售的一大卖点 ,因此 ,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 ,住宅室外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更甚于对住宅本身的设计。1 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伴随城市改造的进程 ,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 ,现代居住小区满足了人们诸多日常生活的物质性需求 ,但人们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一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I住宅的理念,从承重结构与居住空间分离、可变形空间、管线设计三方面,阐述了SI住宅的特色,指出通过少费多用的技术集成措施,SI住宅使人们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环境负荷,实现了居住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就是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及精神环境,居住区空间环境既要具有观赏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提出居住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居住空间人的心理因素,指出了居住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建筑容积率、高层建筑和居住区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居住区环境1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于自然生态,把自身的生活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营造多元化和整体化的居住环境。归纳起来,居住区环境应着重处理好以下问题。 室外环境1.1 居住区环境整体布局要协调、统一,讲求艺术、经济、适用;空间环境讲求收放自如,开合有度,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利用建筑布局,增加绿地面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辨析居住区与居住社区在概念内涵上的差异,指出了我国在居住区规划中的问题——居住区社会空间内涵的缺失。提出了居住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立足于居住社区建设的公共交往空间构建的五个方面,而且在设计相关的组织构建方面提出见解。最后基于居住社区建设对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能力培养给予意见。园林设计是住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居住社区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把握园林设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宁  田海宁 《山西建筑》2009,35(12):49-50
介绍了“汉水名城”居住区的规划构思和设计理念,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强调了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表达了设计手法应细致、朴质、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15.
朱晓东  常海顺 《山西建筑》2009,35(33):32-33
指出住宅小区即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和社会的缩影,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施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各项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特别是住宅建设方面,由过去的单一形式朝多样化发展。更加强调了以人为主体,提高居住功能和居住区的整体环境,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创造出具有现代生活、文化、娱乐、休闲等景观空间环境。 在住宅内部设计中,转变了设计观念,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的过渡,注重平面布置与功能相结合,考虑了各个使用空间的专用性与合理性,保证了既有合理的联系空间,又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特别是住宅的厨房、卫生间的布置,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各项现代生活设施的合理安排,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7.
居住空间——住宅不仅是进行基本生存行为的场所,也是享受生活的场所。人类大部分生活行为在住宅中进行。为此,住宅的空间必须要达到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要求。在住宅环境设计中视觉环境即光和色的设计极其重要,它必须首先满足住宅空间多功能的特点,处理好住宅照明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居住生活模式和空间形态发生急剧变化。考察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主要有5大趋势和12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师城百丽居住区的总体定位、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等各方面,探讨城市位于近郊区的居住区发展优势,研究其在城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链接作用,并深入叙述设计居住建筑过程中的体会。旨在寻求适合于目前人们需求7并改善居住质量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开发》1999,(11):4-6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一)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二)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住宅建设应规模化,并与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配套,提高住宅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建设二、三居室套型为主的小套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