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依靠校企合作培养材料专业研究生,可为合作企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结合作者在材料学领域培养研究生的经历,总结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在培养方式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形成了培养过程监控与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64-165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校企合作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实现社会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实现"知识-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迁移。结合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因,以及人才培养中成绩、不足与成因,探讨并改进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提供支撑。在当前国家对高素质研究生需求增加的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持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研究生能力与素质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建设课程思政;基于产学研合作,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强化培养全过程管理,深入推进国际交流。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对新时代化工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战略性支柱产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化工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设置了通识核心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等五个课程模块,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创新型化学工程技术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体系优化配套教学内容改革是落实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手段。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对校企合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围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立体化创新性培养平台建立、正确选题及规范过程培养等几个方面,讨论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证了建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术能力与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然而,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对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构建和校企合作联培机制进行浅析,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为地方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专业理论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制定应用型培养方案、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及建设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6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7)
以新时代党中央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型研究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重塑"创新培养目标",增设"特色课程",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了纵横联体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凝炼出"一体系、三层次、五结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新体系,更好地培养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型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验技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提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高等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建设的设想。并进一步从实验内容设置、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保障体系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地探讨。我们希望通过高等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课程建设,提高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工程的性质论全面工程教育的包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作为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征。工程教育要克服目前存在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薄弱,专业划分过窄过细,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融通不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担负起工程自己的教育的使命,必须实施多学科和交叉学科教育,面向实践的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工程伦理教育等全包容的工程教育,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本身,达到工程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工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如金 《广东化工》2009,36(3):112-114
工程素质就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食品工程原理作为一门工程基础课,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学的首要目的。文章概述了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在理论教学,尤其是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培养工程素质的措施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工程观点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应用课程。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意识,将工程观点贯彻于化工原理实验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提高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化工原理教学中渗透工程设计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研究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得出多种重要的工程理论和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以工程设计为指导思想,突出工程理论和工程问题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吕中  户业丽  程波 《广东化工》2008,35(6):104-105
《酶工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作者结合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工科院校《酶工程》的教学工作,即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方面体现工科特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及实习教学的衔接,充实本学科的前沿教学内容。以上措施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实验教学中工程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工程意识,提高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将工程观念贯彻于化工原理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探讨了化工原理研究型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化工工程观念的重要作用与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程波  户业丽  吕中 《广东化工》2008,35(6):96-99
在基因工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基因工程"的学科特点出发,总结纯理科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工专业应用的局限,不断改进,逐渐转变为从课程内容规划,教材配置,课程讲授形式,实验与理论课程并行到课程考察方法都更合理,具有鲜明特色的适合工科专业的"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基因操作理论知识,分子实验基本技能着重于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化工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针对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程思想培养、增设实验内容等方面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玉宏 《化工设计》1997,7(6):19-24
在综述化工过程设计阶段对于可控性考虑和动态经济性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同时存在干扰和过程参数不确定性时,它们对经济性影响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改革工科专业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界正大力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本文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设计课程主体教学环节,以保证学生满足毕业能力达成度的要求。课程改革成果将为其他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