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制氢加氢联合装置Ⅱ套制氢装置B113-2型中温变换催化剂还原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还原剂氢气纯度99%,中温变换反应器人口温度250~300℃,床层最大温升不大于20℃/h,水氢体积比10~20的条件下,还原6h,经分析进出反应器的循环气的组成,确定催化剂还原结束,还原过程中反应器床层温度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2.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1.2 M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热点温度,第四床层后精制剂床层出口的径向温差15~20℃,严重影响装置日常平稳操作以及产品质量。通过分析改质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出现热点温度以及催化剂烧结的原因,发现原料性质变化、循环氢压缩机故障、人为误操作、催化剂装填、反应器卸料管的设计缺陷等都会对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产生影响,造成催化剂飞温、烧结等现象。采取催化剂床层卸料管口封堵、控制装剂质量、操作中稳定原料配比、加强循环氢压缩机的维护及加强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等措施后,催化剂各床层温差不超过5℃,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了装置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重点分析了预硫化过程中,催化剂进出口温度,以及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催化剂进出口温差控制在1~8℃,硫化速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反应器床层未发生任何超温、飞温现象,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的大小,保证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被充分硫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1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采取热氢带油、恒温氢解、热氮脱氢,延长循环降温时间等措施,解决了装置停工过程中加氢反应器床层降温难点问题。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平均降至44.6℃,其中第1~第4床层平均温度依次为42.7,43.4,45.8,46.6℃;反应系统持续补入少量氮气进行置换,同时通过降低循环氢压缩机进、出口温度,在反应器床层温度降至85℃以下时,可保持0.75℃/h的降温速度持续降温,使反应器降温后期保持较高降温效率;延长循环氢压缩机运行时间的能耗与停机后采用氮气置换降温相比,在实现节省大量氮气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床层温度;通过改进停工方法,停工时间较常规停工缩短32 h,低压氮气、中压氮气消耗量分别减少29 150,119 993 m3,低压蒸汽、中压蒸汽消耗量分别增加190.9,582.7 t,待再生催化剂含硫量、含碳量均有所下降,同时高压换热器管壳程均无油。  相似文献   

5.
加氢裂化装置新氢中断会造成反应压力迅速下降,循环氢流量大幅度下降,而处理难点是避免反应器飞温和裂化剂中毒。通过对加氢裂化装置新氢中断不同处理方法分析可知,在高负荷高转化率工况下,新氢中断后,应第一时间启动0.7 MPa/min低速泄压,泄压时间超过5 min,且在5 min内精制平均反应温度降低3~5℃,裂化平均反应温度降低5~10℃,反应器各床层出口温度呈下降趋势,就可以关闭紧急泄压阀,该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风险低。在低负荷低转化率工况下,新氢中断按原料中断处理,在5 min内精制平均反应温度降低3~5℃,裂化平均反应温度降低5~10℃,如果裂化反应器催化剂采用分级装填,应该首先大幅度降低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床层与装填量最多的催化剂床层温度,且确保催化剂各床层出口温度呈下降趋势,该方法反应开工恢复时间短,但是操作难度较大,在切断原料后,反应温度在短时间内无法降低,就可能发生飞温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用管式反应器实验装置进行催化裂化柴油(LCO)液相加氢反应。在单反应管模式下,考察了反应压力、混氢量、空速、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及混氢量对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的影响;在双反应管串联模式(中间补氢)下,考察了不同混氢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反应管催化裂化柴油液相加氢反应较为适宜的条件为压力65 MPa、混氢量(质量分数)056%、空速20 h-1、温度360℃;管式反应器液相加氢的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差在10~20℃之间,热点温度出现在床层高度的15%~30%范围,最为合适的补氢点应在热点温度高峰出现下落趋势处。采用双反应管串联装置进行催化裂化柴油液相加氢反应,可使脱硫率、脱氮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140万t/a汽油加氢装置催化剂湿法硫化过程中出现的循环氢中H2S含量高、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升高等异常情况,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注入过量硫化剂导致循环氢中H2S含量高,通过以75 t/h的处理量引入直馏石脑油4 h,可使循环氢中H2S体积分数从2.880%降低至0.012%;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初期选择性不佳导致催化剂床层温度突然上升,采取将反应空速从1.8 h-1增大至2.5 h-1,并逐步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及控制反应温升的对策,经过24 h的缓慢钝化,反应器出口最高温度控制在273℃,两端床层总温升控制在不超过43℃。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煤油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大比例掺炼催化柴油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基于Petro-SIM模拟软件所建立的加氢裂化装置全流程模型,从混合进料性质、氢气及循环氢系统负荷、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产品性质等方面对加工方案进行了整体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催化柴油掺炼比例的升高,混合进料硫、氮含量和密度以近似线性规律增加,装置氢气及循环氢系统负荷、催化剂床层温度、温升均大幅增加,主要产品性质仍可满足指标要求。工业实践表明,催化柴油掺炼比例为20%时与掺炼催化柴油前工况相比,精制反应器(R101)和裂化反应器(R102)温度分别升高12. 5℃和8. 5℃,达到361. 3℃和362. 0℃,氢气耗量由65. 2 dam~3/h大幅增加至100. 3 dam~3/h,同时循环氢量由370. 6 dam~3/h增加至474. 0 dam~3/h,满足装置压缩机负荷要求。基于Petro-SIM的全流程模型对反应器平均温度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仅0. 44%,氢气、循环氢系统负荷以及产品性质模拟误差基本在5. 0%以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LY-2008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包括催化剂的还原、硫化及装填方法,并分析了硫化过程发生飞温的原因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催化剂LY-2008具有较强的初活性和芳烃加氢活性,采用芳烃含量较高的二段裂解汽油加氢产品作硫化油时,硫化温升较高且温升较快,易造成飞温;采用全馏分石脑油作硫化油时,反应器床层温度最高达到135℃,在可控范围内;在开工初期,该催化剂的入口温度较低,反应器出口温度及床层平均温度低,且产品的马来酸值小于10 mg/g.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柴油质量升级的要求,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Ⅳ套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更换为壳牌标准催化剂公司最新研发的DN-3636催化剂。装置处理量为344t/h,其中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比例分别为68.9%,12.9%,18.2%。标定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温度331.3 ℃、出口温度373.2 ℃、平均床层温度358.2 ℃、氢油体积比298、体积空速1.74 h-1、反应器入口压力6.06 MPa的条件下,精制柴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为27.0 μg/g,满足国Ⅳ排放标准要求;在反应器入口温度提高至340.4 ℃、出口温度380.1 ℃、反应器床层平均温度367.1 ℃、氢油体积比292、体积空速1.74 h-1的条件下,精制柴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与上周期催化剂相比,在原料性质更为劣质的情况下,DN-3636催化剂上的平均反应温度大幅降低,且装置能耗降低,在脱硫、脱氮以及芳烃饱和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加氢活性。装置长周期运行数据表明,DN-3636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生产满足国V排放标准要求的柴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