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用无水三氯化铁催化制备特丁基苯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丁基苯为抗阻胺类药如安其敏、叔哌丁醇(Terfenadine)等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在我国一般用无水三氯化铝来催化制备,如上海光明药厂等。(?)+HO-C(CH_3)_3 无水 AlCl_3 (?) -5~0℃ (?) -C(CH_3)_3此工艺不仅催化反应剧烈不易控制,而且收率也较低,一般为60~62%。为此我们试以其它催化剂来取代无水三氯化铝。据有关文献报道,在苯环上的烷基化反应中,用无水三氯化铁催化,在常温下反应可使收率高达82%左右。于是试用无水三氯化铁取代无水三氯化铝来催化制备特丁苯,结果连续四批的收率均稳定在82%左右,而且反应条件易于控制。是我们生产特丁基苯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邻二甲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对3,5-二甲基苯甲醛的羰基化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温度0℃,一氧化碳压力1.0MPa,反应时间12h,n(邻二甲苯)∶n(三氯化铝)=4.0∶1.0的优惠工艺条件下,产品3,5-二甲基苯甲醛的收率≥98.0%(相对催化剂三氯化铝,n/n)。  相似文献   

3.
沥青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是一种热塑性材料,需要在炭化前进行不熔化处理以便得到性能优异的炭材料前驱体.在300℃条件下分别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硝酸钾、三氯化铝以及对甲苯磺酸)考察了沥青空气催化氧化过程中性质、组成与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沥青空气氧化时其软化点逐渐增加,添加不同催化剂时对氧化沥青软化点的影响不同,且符合一元二次数学模型,即SP=A0 A1θ A2θ^2。沥青空气催化氧化的结果使其甲苯不溶物的含量明显增加,由此认为氧化的结果增加了沥青中高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元素分析表明沥青经空气氧化时H/C原子比逐渐减小,氧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反应的后期变化趋于稳定.IR光谱分析同样反映出沥青经催化氧化后分子结构中侧链减少,芳环上的氢减少,整个芳环的缩合程度增加.因此沥青催化氧化的结果是促进了氧分子在沥青中的传递,并参与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直接由氯代异丙烷和苯胺合成了对异丙基苯胺;用元素分析、FT-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结构,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反应时间为60 min、无水三氯化铝对苯胺的摩尔比为1.3、氯代异丙烷对苯胺的摩尔比为1.5时,对异丙基苯胺对苯胺的收率可达70.9%。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煤焦油为原料在300℃空气氧化120min-480min和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在220℃空气氧化300min-720min,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相近软化点的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通过NMR、元素分析、软化点、族组成和偏光光学进行原料与沥青的结构分析。在1.6MPa,480℃下将改质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进行焦化,考察了焦收率和光学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可提高煤焦油和石油渣油的软化点、不溶物含量和焦收率。石油沥青成焦后均生成各向异性广域学结构。而煤焦油沥青成焦后各向异性光学结构单元尺寸则随空气氧化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沥青球空气氧化不熔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空气氧化实现了0.154~1.00mm范围四种球径沥青球的不熔化。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谱图表征沥青球的不熔化程度。概述沥青球空气氧化增重和炭化收率间的关系,应用红外光谱初步探讨了沥青球空气氧化不熔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李欣  徐国财  曹震  甘颖 《广东化工》2012,39(5):26+25-26,25
以SBS为改性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引发剂改性煤基沥青为路用沥青。经测定,改性后沥青的软化点增加,针入度减小。SEM表明,改性沥青比原料沥青结构均匀。IR表明,沥青与SBS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对硝基苯甲酰氯和氯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生成4-硝基-4-氯二苯甲酮。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硝基苯甲酰氯:氯苯:无水三氯化铝 = 1.0:2.0:1.3(mol),保温温度70℃,保温时间1.5h。收率为84.33%,含量99.36%。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测定证实。实验操作简单,分离容易。  相似文献   

9.
4-硝基-4′-氯二苯甲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硝基苯甲酰氯和氯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生成4-硝基-4′-氯二苯甲酮.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硝基苯甲酰氯:氯苯:无水三氯化铝 = 1.0:2.0:1.3(mol),保温温度70℃,保温时间1.5h.收率为84.33%,含量99.36%.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测定证实.实验操作简单,分离容易.  相似文献   

10.
香兰素经常温硝化、脱甲基两步反应制得了恩他卡朋的中间体(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以65%的硝酸对香兰素进行硝化,制得5-硝基香兰素,收率81.2%。用无水三氯化铝和吡啶对5—硝基香兰素进行脱甲基,制得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收率96%。总收率78%。  相似文献   

11.
把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和无水氰酸钠加入到氯仿中,在低温的条件下,连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进行酯化反应,得到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二氨基甲酸酯(甲丙氨酯),用热水重结晶,收率达85%.当把无水氰酸钠改为分三次投料时,收率提高到93%.并通过IR和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4—硝基—4‘—氯二苯甲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硝基苯甲酰氯和氯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生成4-硝基-4'-氯二苯甲酮的。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硝基苛 :氯苯:无水三氯化铝=1.0:2.0:1.3(mol),保温温度70℃,保温时间1.5h。收率为84.33%,含量99.36%。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测定证实。实验操作简单,分离容易。  相似文献   

13.
煤系通用级沥青基炭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焦油精制软沥青为原料,使用减压蒸馏、空气氧化两种方法制取软化点高于240℃的高软化点沥青,将几种沥青纺丝后的氧化产物和炭化产物进行对比。减压蒸馏产物制得的炭纤维表面凸凹不平,强度较低;减压蒸馏+空气氧化制得的炭纤维表面光滑,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崔建兰  王利敏 《化学世界》2014,(10):615-618,635
抗氧化剂5057是一种耐高温油溶性胺类链终止型抗氧剂。以2,4,4-三甲基戊烯和二苯胺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甲苯及1,2-二氯乙烷制备出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合成出抗氧化剂5057。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较佳反应条件为:甲苯与1,2-二氯乙烷物质量比为2.1∶1,制备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烷基化反应合成目的产物的较佳条件为:2,4,4-三甲基戊烯和二苯胺物质量比为5∶1,催化剂加入量为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h,产物后处理水解温度为50~60℃,产物5057的收率可达88.2%,并通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田勇 《现代化工》2006,26(2):51-53
介绍了以无水三氯化铝络合物为催化剂,十二烯和硫化氢直接加成法生产叔十二烷基硫醇的工业试验工艺。该合成工艺主要由催化剂制备、十二烯原料提纯、加成反应和反应产物分离4个单元组成,经分离提纯制得质量分数大于98.5%的叔十二烷基硫醇产品,单程总收率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16.
潘忠稳  凌冰  姚琼 《精细化工》2002,19(3):177-178
1 (2 氯苯基 ) 5 (4H) 四唑啉酮 (Ⅰ)可由 2 氯硝基苯经三步合成反应制得。首先 ,2 氯硝基苯经铁粉还原得 2 氯苯胺 (Ⅱ) ,Ⅱ与碳酸二 (三氯甲基 )酯反应得 2 氯苯基异氰酸酯 (Ⅲ ) ,Ⅲ在DMF溶剂中 ,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叠氮钠缩合得Ⅰ。三步收率分别为 90 %、80 %、90 % ,总收率为 6 5 %(以邻氯硝基苯计 ) ,产品质量分数达 95 %。  相似文献   

17.
徐仁飞  许虎君  徐浩  耿慧  陈玲 《应用化工》2012,41(2):317-320
以二苯甲烷(DM)和α-十四烯烃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了双十四烷基二苯甲烷(C14-DM)。再以氯磺酸磺化,得到双十四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C14-DDM),NaOH溶液中和,制成双十四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钠(C14-DSDM)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烷基化反应中,n(二苯甲烷)∶n(α-烯烃)∶n(无水氯化铝)=1∶2∶0.1,80℃反应6 h,收率87.52%;在磺化反应中,n(双烷基二苯甲烷)∶n(氯磺酸)∶n(氯仿)=1∶4∶2,在15℃反应时间40 min,收率85.26%。产物的界面张力达到2.85×10-2mN/m。  相似文献   

18.
王鉴  柳荣伟  陈侠玲 《精细化工》2008,25(3):284-287
研究了以联苯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中间体4,4′-联苯基双二氯化膦,中间体再与2,4-二叔丁基苯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抗氧剂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即P-EPQ)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产品的收率在55%以上,熔程为185.3~186.2℃。产品的熔点,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图均与文献相符。结果表明,目的产物即为抗氧剂P-EPQ。  相似文献   

19.
王鉴  柳荣伟  陈侠玲 《精细化工》2008,25(3):284-286
研究了以联苯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中间体4,4'-联苯基双二氯化膦,中间体再与2,4-二叔丁基苯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抗氧剂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即P-EPQ)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产品的收率在55%以上,熔程为185.3~186.2 ℃.产品的熔点,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图均与文献相符.结果表明,目的产物即为抗氧剂P-EPQ.  相似文献   

20.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0.75,反应温度38℃,常温下将二茂铁的氯仿液加入到无水三氯化铝的氯仿液中,然后滴加溴乙烷,反应时间6h。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