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纯六水氯化锶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应原理出发,以工业碳酸锶或次锶为原料,经过工业盐酸酸化、净化,除去钡、铁及其他杂质,然后蒸发、浓缩、结晶、过滤、烘干,制得高纯六水氯化锶.通过实验得到最佳的除钡和除铁工艺参数,分析了结晶浓度对晶形的影响,并确定了结晶的工艺参数及所得成品的烘干温度.通过以上方式制得的高纯六水化化锶产品纯度高、晶型好,对实际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盐酸浸取毒重石后的酸解液中硅的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除硅剂、除硅剂的加入量、不同pH、陈化时间、除硅温度等因素对硅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下加入三氯化铝脱硅,选择m(三氯化铝)∶ m(二氧化硅)为1.0,维持pH在7~8的条件下,陈化30 min,硅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钡的损失率小于1.4%。该方法简单易行,且通过除硅处理后,对酸解液进行结晶更易制得高纯钡盐,可以降低结晶过程中工艺管道的清洗频率,对工业化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专利信息     
<正>一种仿古蓝色颜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古蓝色颜料的制备方法,以速溶水玻璃为硅源,以硝酸钙Ca(NO_3)_2、硝酸铜Cu(NO_3)_2、硝酸钡Ba(NO_3)_2分别为钙源、铜源和钡源,先在恒温磁力搅拌下制得钡、钙铜硅酸盐前驱体,再在160~180℃温度下水热反应16~20h制得硅酸铜钙和硅酸铜钡预结晶体,最后在550~700℃的较低温度下结晶化烧结4~6h,即可制得纯度高、结晶状况好的中国蓝和埃及蓝两种古陶瓷颜料。公布号:CN106379906A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型钡矿用氯化钙在700℃下进行氯化焙烧,熟料经水浸得氯化钡溶液,经酸化、蒸发结晶制得氯化钡产品。钡的总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回收利用磷铁的新工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将磷铁和碳酸钠的混合粉末进行低温和高温两段氧化焙烧使磷和铁分离,然后浸取、过滤,滤液经浓缩、结晶、干燥制得磷酸三钠产品,滤饼经两次逆流洗涤、烘干制得氧化铁红产品.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物料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五氧化二磷转化率和氧化铁红产品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影响,并回归出模型方程.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五氧化二磷转化率为97.10%,制得的磷酸三钠中十二水磷酸钠质量分数为98.43%,氧化铁红中三氧化二铁质量分数为96.67%.制得符合国家标准的氧化铁红(GB/T 1683-1989氧化铁红颜料)和磷酸三钠产品(HG/T 2517-1993工业磷酸三钠).  相似文献   

6.
一种利用碳酸盐型钡矿氯化焙烧制取氯化钡的方法 (CN1346 80 2A) 将碳酸盐型钡矿在 5 0 0℃~ 15 0 0℃的温度下与氯化钙或氯化镁氯化焙烧生成氯化钡与碳酸钙或碳酸镁熔体 ,经过浸渣形成氯化钡溶液和固相的主要含碳酸钙或碳酸镁的渣子 ,再经固液分离 ,将氯化钡溶液通过浓缩、结晶、离心、干燥而制成氯化钡产品。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廉价工业氯化钙或氯化镁 ,一步法氯化焙烧、浸取制得。碳酸盐型钡矿中的主要杂质碳酸钙、二氧化硅、碳等不影响氯化钡收得率 ,氯根有效利用率高 ,所制得的氯化钡产品杂质含量少 ,成本低 ,工艺流程简单 ,基本…  相似文献   

7.
高纯氧化锶的分离提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析纯硝酸锶为原料,采用硝酸锶分次重结晶同时加入适量的硫酸除去钡及其它杂质,加入适量草酸除去钙杂质,然后选择合适的pH值加入高纯草酸制得高纯草酸锶沉淀,经烘干灼烧后得到高纯氧化锶产品。产品中主要杂质钡含量小于2μg/g,钙含量小于5μg/g,产品纯度大于99.995%。  相似文献   

8.
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粉体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药物超细颗粒在外用药、内服药及悬浊液针剂中的使用 ,可进一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增强药物的疗效。目前 ,市场对微粉化固体药物的需求量正逐年增长。在制药过程中 ,一般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获得超细粉体药物。微粉结晶 :通过控制结晶工艺条件 ,制得超细颗粒晶体 ,再通过过滤、洗涤、抽干、烘干而获得 ;超细粉碎 :将大颗粒结晶获得的晶体颗粒经过超细粉碎处理而获得。用微粉结晶法制取超细粉体药物 ,由于晶体小 ,不仅难以进行过滤、洗涤、抽干、烘干 ,…  相似文献   

9.
针对坩埚法拉制的软筒原丝,研究微波烘干温度、微波烘干时间等烘干工艺参数,并研究其对原丝含水、原丝可燃物含量分布、原丝络纱工艺性能及其粗纱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坩埚法拉制的原丝适宜的微波烘干工艺。该工艺的实施减少了原丝可燃物含量的不均匀性,提高了原丝络纱工艺性能及其粗纱性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sol-gel技术制备纳米钡铁氧体,研究了3种不同的sol-gel制备工艺对钡铁氧体生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ol-gel制备的因素有:温度、pH值和柠檬酸用量、助剂、杂质的处理及溶胶回流的选择;钡铁氧体晶体的平均粒径、结晶形状,分布,团聚程度都影响其磁性质.3种实验方法均可制得高纯度BaFe12O19(简称BaM)磁性材料.在3种方法中,工艺Ⅲ的综合性能最好,在900℃得到钡铁氧体平均粒径为155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58.78Am2/kg,矫顽力Hc=407.9kA/m.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粗氯化钡原料中锶和铁杂质的脱除工艺,探讨了脱除锶和铁的优化工艺条件.在粗氯化钡原料中加入去离子水,液固质量比为0.25: 1,在60 ℃下搅拌溶解40 min,可除去锶和钙杂质,所得氯化钡固体中锶质量分数低于1×10-4.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每100 g原料中加入双氧水8 mL,加入活性炭和少量氢氧化钠,控制pH低于10时,可除去铁杂质,用除铁后的氯化钡制取氢氧化钡,产品中铁质量分数低于1×10-5.用除杂后的氯化钡可制得高纯氢氧化钡.  相似文献   

12.
查定了离子膜电解槽膜极距改造时盐水生产系统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引起盐水质量波动的各种因素,如一次盐水、二次盐水中的过碱量,pH值,钡、铁、硅、铝、锰、钙、镁、锶各离子含量和氯化钠的含量,以及作为生产原料的原盐、工业水、去离子水、离子膜再生水、脱硝淡盐水、高纯盐酸中的钡、铁、硅、铝、锰、钙、镁等离子的含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粗钡渣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了高纯碳酸钡粉体。用热水浸取粗钡渣得到硫化钡饱和溶液,通过添加合适的氟化铵作为沉淀剂去除硫化钡溶液中的锶和钙,探讨了反应温度、氟化铵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精制后的硫化钡溶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研究了氟化铵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铵用量为理论计算值2倍时,碳化反应后得到高纯球状碳酸钡产品,达到了对碳酸钡纯度控制的初步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综述几种以不同原料生产高纯碳酸锶的方法及其研究发展过程,包括醋酸锶法、硝酸锶法、粗碳酸锶酸溶碱析法及粗碳酸锶煅烧浸取法,并着重介绍各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工艺特点及产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唐英  荣酬  张晓刚  徐迪  张进 《无机盐工业》2013,45(12):34-37
通过改进的两次盐酸浸取法将毒重石尾矿钡渣中的钡转化为氯化钡实现二次回收,考察了包括液固比、盐酸浓度、浸取时间、浸取温度等因素对除杂提钡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盐酸洗渣能将铁、钙、锶等杂质酸化为相应的氯盐,并将其大部分转入液相,所得含钡滤渣进行第二步盐酸浸取,得氯化钡溶液。实验优化工 艺条件:第一步盐酸洗渣,液固质量比为1∶2,盐酸浓度为1 mol/L;第二步盐酸浸取,液固质量比为7∶1,盐酸浓度为 2 mol/L,浸取时间为2 h,浸取温度为70 ℃,钡的回收率可达95%;第三步氯化钡粗品精制,用草酸进一步沉淀钙、锶,调节滤液pH为3,滤液蒸发浓缩结晶,晶体经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所得氯化钡产品纯度可达99.9%。  相似文献   

16.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BST) powders of high purity, good crystallinity and well dispersed with a diameter of 50–90?nm are prepared by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tetrabutyl titanate, barium nitrate and strontium nitrat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The phase composition,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powders are characteris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0.6Sr0.4TiO3 powders could be synthesised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70°C, the reaction time is 10?min, and the value of pH is 14,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the value of pH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rystallinity of nanopowders, and the dispersant (OP-10) plays a role in the dispersion of the nanopowders.  相似文献   

17.
无机盐生产中的锶钡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屯 《无机盐工业》2003,35(2):13-15
锶钡分离对于生产高纯锶、钡盐及利用高锶 钡矿或高钡锶矿具有重要意义。介绍、评论了沉淀、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方法的研究和在无机盐工业中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纯碳酸钡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钡、锶属于同族元素,性质相似,分离困难。采用混合溶剂对氯化钡进行精制,精制后的氯化钡与二氧化碳,氨的混合气体反应,制备得纯度达99.99%的高纯碳酸钡。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分析纯硝酸锶的生产工艺.本工艺由原料工业碳酸锶预处理,与硝酸合成,再经除杂重结晶得成品.在总体工艺上,与前人研究有相同的方向,但本文侧重在关键质量控制点方面的研究探讨,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锰、氨水为原料,空气和硝酸铵为氧化剂,通过沉淀-氧化路线制备四氧化三锰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平均粒径进行表征。研究了硫酸锰在氨水中的水解沉淀过程以及氢氧化锰液相氧化为四氧化三锰的过程,主要研究了液相氧化过程中氧化温度、氧化时间以及随后的干燥过程对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硫酸锰溶液反加到氨水中的加料方式可以避免正加料方式(氨水加入到硫酸锰溶液中)形成碱式硫酸锰而造成产品中含硫量高的问题;在通空气液相氧化氢氧化锰过程中添加液相氧化剂硝酸铵可以提高氧化速率。当硝酸铵用量为3 g(硝酸铵与硫酸锰的质量比约为1∶7.5)、液相氧化温度为70 ℃、氧化时间为4 h、随后在空气中于120 ℃干燥4 h的条件下,制备的四氧化三锰产物物相纯,粒度细,硫含量低,达到电子级原料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