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面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日趋频繁的局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专人负责网络监测、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公开发布官方消息、教师参与网络互动等方法积极应对,有效地预防了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网络情势下,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更加显现,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着群体性事件冲突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对于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题特征知识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各类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给社会造成了诸多影响。就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维、主题维、过程维来分析网络群体信息事件的主题特征,并基于其特征采取半自动化方法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题特征知识库。对人工获取的主题知识采取本体语义方法对其进行分级表示,将组织好的知识存储在知识库中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为以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的识别、预警和处置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社会深层次矛盾在高校的集中体现,是学生为了表达某种利益诉求或者宣泄情绪而聚集在一起、不受社会规范制约并对高校产生深刻影响的集体行为。一些高校建立了有效的防控体系,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与演练,群体性事件一旦爆发,便能妥善处置。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心存侥幸,没有建立完善的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体系,这就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留下了隐患,也将对高校治理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为此,针对加强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只有事前积极准备预案及演练、事中妥善处置、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试论当前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等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正确把握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特征,客观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应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对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产生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就解决经济型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包括引导群体性事件的良性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冲突宣泄、化解渠道,做好相关的解释和法律宣传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信息收集网络,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慎用警力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事件本身的社会影响力有着休戚与共的密切联系,也与社会公众的判断力和参与程度密不可分。利益相关、价值共振和情感共鸣,是网络舆论活动形成和产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原因。网络舆论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处置既能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网络舆论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方式及所产生的作用。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发挥的整合民心、凝聚民意和民智的独特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指出泛滥的网络无政府主义和群体极化效应是其发生的外在原因,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公平正义缺失以及公民民主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而开展的追责与求实活动是其出现的内在机理,制度供给不足与法律的不健全是其本质特性。并提出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取信于民,创建诚信政府;畅通公民参与渠道,促进公平正义;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搭建网络对话平台;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提高网民素质,加强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转型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和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化,高校各种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发生.在对其成因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防控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探讨,从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巩固处置成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性质上分析,此类事件总体都保持其人民内部矛盾的本质属性.但如果不能澄清认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难保事件不会向政治性事件转变.本文以旨在深入分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策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因征地拆迁、经济纠纷、环境污染、非正常死亡等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而网络的发展为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有效的方式,受众能够利用网络发表个人意见、释放个人情绪。因此,受众的某些网络言论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制造出大量的"口水"。在负面"口水"先发制人的情况下,正面舆论往往会淹没在"口水"当中,无法引导舆论。在分析网络"口水效应"传播表征和负效应的基础上,将"口水效应"置于群体性事件的语境下审视,探求其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媒体囿于体制的制约其发展进路并未清晰,日趋成为公众参与事件的重要肇因之一。群际情绪作为群体态度中的重要影响要素,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不断扩散流转,并引领事件的基本走向、促动事件的整体进程。通过对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群际情绪在网络背景下的渐进式衍变,结合态度理论的认知、情绪、行为三个阶段,明晰群际情绪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的演变过程,并离析出媒体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对群际情绪的引导干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媒体、基层政府应对群际情绪的规制之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一个转型的时期,各种矛盾势必会在一定的环境下激化,各种问题也将会纷繁复杂。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各地也是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了大家一个关心的问题。在此将从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一环来说明如何更好地解决群体性事件,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指出当下群体性事件大规模爆发出于何种原因,旨在为处置提供更加合理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征兆期、爆发期、延续期、痊愈期的研究,遵循其演化过程中的规律并构建信息量化集结模型。从信息挖掘的角度,采用人工智能算法(PGSA)对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参与主体的感知以及舆情等隐秩序进行综合量化集结。通过模拟数据并分析量化集结的结果,获取相应的结论,并对群体性事件的未来发展做出合理预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制止,达到最终遏制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干群关系恶化等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以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为例,分析了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象,从构建和谐社会和政治稳定的角度,分析了参政党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重要载体,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维护政治稳定、保障政策的平衡和促进社会福祉的最大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重要性,旨在说明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更为预防与解决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非理性心理泛化的特质。新媒体以其去中心化的传播语境和自由开放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发了群体非理性心理的膨胀。随着非理性心理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泛化以及事件群体与新媒体日益密切的关联互动,在群体性事件中更需要新媒体引导式的参与。文章以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心理为切入点,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处理方式、自净能力、把关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等层面,对于新媒体对群体非理性心理的引导路径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经济、民事纠纷增多,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破坏性大,影响深远,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马克思和勒庞的群体思想对我们处置群体性事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既要理解民众的社会情绪,又要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依靠群众,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南昌水专学报》2015,(2):69-71
近年来我国风险社会不断深入,诸多问题日益登上群体性事件的舞台,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新媒体作为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抒发情感、态度的重要平台,其话语生态的失当,使得风险社会中的矛盾易趋向极化,从而导致风险的扩大,这不仅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也会牵涉到风险的升温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以群体性事件为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为主线,分析事件中新媒体话语生态的现状,以及话语生态异化对底层群体心理造成的影响。由此,通过相关机理的剖析,以期为建立新媒体健康话语理念提供指导,从而实现底层群体心理的再造。  相似文献   

20.
借鉴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对于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认识,联系我国环保类群体性事件的实际情况,针对"动员前刺激—共识动员—行动动员"的发展脉络来探讨建立环保类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认为在"动员前刺激"阶段要重点预防怨愤累积,在"共识动员"阶段主要预防聚众动员意愿的聚合和发展,在"行动动员"阶段重点预防聚众向破坏性和暴力性抗争方面发展.从加强社会治理角度提出了对环保类群体性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