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棉氨纶弹力纬平针织物为研究对象,建立氨纶含量的计算公式,将氨纶线密度、牵伸度与氨纶含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汇总到一个表格里,并用图形表示出常见的不同线密度棉纱和氨纶组合情况下的氨纶含量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同时从3方面探讨影响氨纶含量的因素:一是不同品牌、不同线密度氨纶纱线的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品牌的氨纶纱线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二是在不同时刻和不同机台条件下织造试样,分析其坯布氨纶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机台生产的坯布其氨纶含量差异较大;三是用理论计算法、手拆法、溶解法3种方法测试氨纶含量,结果显示手拆法测试的氨纶含量值与理论计算法所得氨纶含量值更接近。研究结果为指导生产工艺和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氨棉包芯纱中氨纶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供了两种计算氨棉包芯纱氨纶含量的方法,可用于包芯纱生产厂的生产设计.文中还导出氨纶干含量与公定回潮率时湿含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医用康复手套的使用要求选用4种不同氨纶含量的锦包氨针织物面料,测试不同氨纶含量下面料的拉伸弹性回复性能及氨纶含量对织物弹性回复性的影响,得出了医用康复手套不同压力变化需求下氨纶含量的变化范围,对医用康复手套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棉、锦纶和氨纶面料适用的标准有:FZ/T 01095—2002《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和GB/T 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中第12部分和第20部分,可选方案有:FZ/T01095—2002拆分法,把样品拆分为棉(A组)、锦纶(B组)和氨纶(C组)3组;FZ/T 01095—2002拆分棉(A组)和锦纶与氨纶(B组)两组,B组用20%盐酸化学反应法;按FZ/T 01095—2002方法A,把样品拆分为棉(A组)和锦纶与氨纶(B组)两组,另取原样样品按FZ/T 01095—2002方法,用20%盐酸溶解锦纶,剩余棉和氨纶;GB/T 2910.20—2009先用二甲基乙酰胺溶解氨纶,再用80%甲酸溶解锦纶剩余棉。文章对以上方法进行了优化的基础上对棉、锦纶和氨纶交织面料进行了纤维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4种检测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几种不同氨纶含量的锦氨交织经平绒弹性织物的弹性伸长率和回复率的测试,分析了氨纶用量与织物弹性的关系,用数理统计方法同相应的回归方程,计算出在最佳弹性状态一氨纶用量的理论值为20.42%,为降低成本,在满足弹性的要求下,氨纶用量下控制在18%左右,以此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氨纶产品定量实验产生的偏差。通过试验比较得出在氨纶产品定量分析过程中,预处理在样品非纤维物质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选用冰乙酸、甲酸、环己酮等为溶剂对含有氨纶的样品进行溶解 ,再经过滤、洗涤、干燥、恒重 ,测定其中氨纶的含量 ,与手工捻拆方法比较 ,方便省时 ,实验误差小 ,为工厂准确快速测量混合包芯纱中的氨纶含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选用冰乙酸、甲酸、环己酮等为溶剂对含有氨纶的样品进行溶解,再经过滤、洗涤、干燥、恒重,测定其中氨纶的含量,与手工捻拆方法比较,方便省时,实验误差小,为工厂准确快速测量混合包芯纱中的氨纶含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朱洪亮  杨萌  张琦 《中国纤检》2011,(24):54-58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无损测量棉氨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纺织面料在光谱采集时的最佳测试条件;使用341个样品建立氨纶含量分析模型,模型性能良好,模型对样品的含量预测误差基本不高于2%,大部分在1%以内,平均偏差0.81%,其实际预测达到了纺织检测的标准要求。对进一步提高预测水平进行了研究,遴选50个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标值复测建模,证明了样品的精选精测确实能够提高模型的评价参数,但实际预测效果除了与模型评价参数相关外,还与样品的数量和代表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涂层与氨纶具有相类似的化学结构组成,可以根据FZ/T01095—2002《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中氨纶/粘胶纤维的试验原理和步骤,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把织物上聚氨酯涂层溶解去除,从而确定织物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