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PC钢棒力学性能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PC钢棒抗拉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采用4×9×1的三层前向BP网络结构,模型主要因素为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含碳量和单位长度质量。经1500余次训练后,误差平方和<0.001。训练出来的神经网络可以预报生产现场的PC钢棒的抗拉强度σb,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在±3%以内,大于93%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绝对偏差在±10MPa之间。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很多混凝土电杆生产企业将PC钢棒作为纵向受力钢筋用于混凝土电杆生产的状况作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并对使用PC钢棒的电杆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PC钢棒作为预应力钢筋使用时,为达到预应力电杆抗裂使用要求,在电杆加工时需进行张拉操作,使PC钢棒处于受力状态,从而在电杆后期养护时,钢筋镦头出现断裂脱落,具有延迟断裂现象;PC钢棒用于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时,电杆的使用强度可以满足,但是裂缝宽度和杆顶挠度均超过标准要求,因此不建议将PC钢棒应用于混凝土电杆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万恩三 《金属制品》1998,24(2):14-18
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引进材料科学处理实验数据,在一定范围内,能较好地对实验数据进行预报。神经网络模型比经验公式预测钢丝拉拔过程的抗拉强度有效。  相似文献   

4.
庞帅 《金属制品》2011,37(1):86-88
对PC钢棒盘卷后伸直性变大超差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原料化学成分分析、PC钢棒伸直性检测和金相组织试验,得出结论:(1)PC钢棒具有滞弹性,盘卷后一段时间内,公称直径越大,伸直性的变化量越大。(2)盘卷温度相同时,随着淬透效果的提高,钢棒盘卷一定时间后,伸直性的变量减小。给出优化生产工艺:淬火温度980℃,线速度40 m/min,淬火水温30℃,水压0.3 MPa。经过该工艺生产的30Si2Mn(φ9.0 mm)的PC钢棒完全淬透,内部组织均匀,盘卷后伸直性变化量为0.3 mm,可满足韩国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PC制品产量和需求量都比较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生产企业众多。有关的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急需PC制品生产技术方面的资料。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组织人员整理、汇编了近二十年来与PC制品生产有关的技术性文章,并按综述类、PC钢丝类、PC钢棒类、PC钢绞线类进行分类整理。包含了原材料、生产工艺、镀层工艺、镀层缺陷、检验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处理经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PC钢棒的延迟断裂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产PC钢棒出现脆性延迟断裂的种种现象 ,综合分析了PC钢棒氢致延迟断裂的形成条件 :环境中的氢和拉应力分量的作用。指出FIP试验方法可作为国产PC钢棒的抗延迟断裂性能的评价方法 ;通过炉外精炼、真空脱气等技术降低钢中的硫、氢含量并通过添加适量Si、Ca等元素 ,及改变热处理制度来改变组织形态 ,均可有效提高抗延迟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3,(2):86-87
对HAUNI公司生产的KLK烘丝机的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烘丝效果的可控点,针对饱和蒸汽压力-温度转换的实现列举了两个常用的经验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经验公式进行改进,提高了转换的准确性,并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吴东明 《金属制品》2006,32(1):46-47
PC钢棒编笼滚焊后延伸率降低是造成管桩生产过程中断筋的重要原因,钢棒生产厂应提高其延伸率以保证滚焊后还有一定的延伸性能储备,管桩厂使用合适的滚焊电流是减少钢棒张拉及蒸养断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PC制品产量和需求量都比较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生产企业众多。有关的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急需PC制品生产技术方面的资料。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组织人员整理、汇编了近二十年来与PC制品生产有关的技术性文章,并按综述类、PC钢丝类、PC钢棒类、PC钢绞线类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用回归分析法推算预应力钢丝的松弛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计算松弛率的经验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精度分析。根据经验公式可在80小时松弛率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出1000小时的松弛率。此法成功地用于生产中,从而解决了预应力钢丝1000小时松弛率检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探讨预应力钢棒用盘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生产工艺。30MnS i盘条碳的质量分数平均相差0.03%,锰的相差0.04%,平均面缩率达53%。钢棒抗拉强度达1 480~1 550MPa,延伸率为10%,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相似文献   

12.
介绍我国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钢棒的生产现状和质量现状 ,指出预应力钢材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应力钢材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认为低松弛预应力钢材将完全代替普通松弛预应力钢材 ,防腐涂层向环氧树脂涂层方向发展 ,预应力钢绞线向高强度 (2 0 0 0MPa级 )大规格方向发展 ,预应力钢丝的比例下降、螺旋肋钢丝将取代预应力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和调质热处理钢筋  相似文献   

13.
PC钢棒生产及工艺装备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PC钢棒的技术性能、原料和生产方式,感应加热、调质处理的设计原理和参数,简要分析目前PC钢棒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大直径高强度盘条开发的要点,采用添加Cr和V等合金元素以及先进控冷工艺,提高盘条的起始强度和加工硬化率,生产的YL82B-1盘条抗拉强度超过1 200 MPa,钢丝抗拉强度超过1 910 MPa,延伸率超过3.0%,可满足钢丝钢绞线性能要求。采用合金化和EDC处理的Φ16.0 mm YL82B-1盘条生产的1 860 MPa级Φ21.60 mm PC钢绞线抗拉强度大于1 860 MPa,延伸率达到5.5%,满足GB/T 5224—2003要求,可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曹清 《金属制品》2003,29(2):14-16
介绍无酸洗拉拔工艺在高碳钢丝半成品生产上的应用。无酸洗拉拔工艺与常规生产工艺进行了生产实验比较。结果显示在总压缩率不大的情况下 ,无酸洗拉拔与常规生产工艺生产钢丝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差别 ,在总压缩率较大条件下的多道次拉拔 ,无酸洗拉拔钢丝的扭转值增加 ,抗拉强度和弯曲值降低。对无酸洗拉拔工艺用于生产高碳高强度镀锌钢丝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PC钢筋在张拉状态下的蒸养过程中镦头掉头较为严重的现象 ,采用 43Si材料 ,对不同热处理制度的试样进行抗延迟断裂能力的试验 ,研究不同热处理制度对PC钢筋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 ,通过对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显著提高了PC钢筋的综合使用性能 ,使PC钢筋断头率小于 3%,优于同规格其它PC制品。  相似文献   

17.
PC钢棒拉伸断口异常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φ14 mm的45Si2Cr盘条生产1 420 MPa级φ13 mm光圆PC钢棒时,出现拉伸断口异常。分别对正常断口和异常断口进行宏观、微观形貌分析,正常断口为杯锥状,钢棒延伸率为8%,面缩率为41%;异常断口为脆性断口,钢棒延伸率为6%,面缩率为16%。正常断口微观形貌为韧窝状;异常断口为准解理,裂纹沿晶界分布。对正常断口和异常断口进行夹杂物分析,正常、异常断口处夹杂物直径分别为15,40μm,正常、异常断口的显微组织在边部、1/4部位差别不大,但异常断口心部组织较为粗大。钢中夹杂物和氢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拉伸异常断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