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两孔同轴度气动测量原理 根据 GB 1183-80规定,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图1)。 按照这一定义,同轴度误差应等于被测轴线至基准轴线最大距离e的两倍。而当采用气动进行测量时,在测头定位基准轴线和基准孔轴线一致的条件下,测头转一周,在气动量仪上所显示的测量喷嘴处间隙的最大变化量,正好等于这一数值。也就是图2中(x1一x2)的 当测量喷嘴不在孔端,同轴度误差可按比例折算取最大值。 除测头定位基准轴线和被测基准孔轴线要求尽量一致外,整个测头还要求轴向定位。本试验采用平面,钢球定位。试验证…  相似文献   

2.
轴齿零件上各外圆、齿轮齿圈、螺纹、花键等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在加工时用两个中心孔心连线模拟轴线,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选择两中心孔定位,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加工时又能达到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且工件装夹方便。在实际生产加工轴齿类零件时,一般以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时总是先加工轴的两端面和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进行后续加工。而在变速器装配时,齿轮啮合定位基准选择轴两头的轴颈,与加工基准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对误差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加工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3.
1.给箱体孔同轴度误差的检测方法纠错 如图1a所示的箱体,ФD1被测孔的轴线对ФD2基准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Фt。ФD1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批,且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如图1b所示。  相似文献   

4.
对于内孔键槽对称度的测量,基准轴线中心模拟较困难。目前,工厂还没有一种适合现场快速测量的装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设计了一种快速测量内孔键槽对称度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调整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好等优点。一、装置结构图1是该装置的结构,由孔基准轴线中心自动模拟器和孔键槽对称度测量器两大部分所组成。 1.孔基准轴线中心自动模拟器孔基准轴线中心自动模拟器是按普通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孔的原理设计的,因此,该部分不但能自动模拟被测工件孔的基准轴线中心,而且还能对孔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精度为0.02)。该部分由主尺、副尺(游标)、螺杆、可调旋钮等零件组成。主尺固装在测量基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行业中,发动机缸盖不同于其他零部件产品,其结构复杂,空间尺寸比较多,且所有尺寸都是以顶面的定位销孔为基准,绝大多数的缸盖进、排气座圈孔以及对应的导管孔、顶杆孔、位置尺寸都是相对于定位销孔轴线(基准轴线)的空间尺寸,以座圈孔为例(见图1)。  相似文献   

6.
在检测零件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时,必然要涉及到检测基准要素的体现问题。对于基准要素是圆柱孔轴线的零件,可以采用模拟法来体现该轴线。由于基准孔孔径的公差影响,采用模拟法体现孔轴线时,常采用二种类型的模拟轴:一是分组心轴,二是可调节式心轴。但是,当被体现孔的孔径较大时,分组心  相似文献   

7.
连杆是内燃机的关键零件。其盖与杆由螺钉连接。杆的螺孔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有特殊要求如图 1所示。过去用丝锥加工杆的螺孔 ,且一锥攻成 ,多采用单轴攻丝机 ,难以达到图样要求。  一、螺孔轴线对基准平面垂直度误差产生的原因   1.丝锥结构标准丝锥切削槽均为 4 ,切削刃部分均为 3牙。2 .丝锥受力分析因丝锥切削槽为 4 ,故全部切削刃都参与切削。由于底孔轴线与丝锥轴线不重合、底孔轴线倾斜等因素的存在 ,攻丝时 ,在垂直于丝锥轴线的各个截面上 ,底孔直径是变化的 ,使攻丝时的实际底孔直径在各处均不相同 ,造成各边切割余量不均匀…  相似文献   

8.
调头鏜孔是指工作台回转180°,并横移一个固定长度后,使固置工作台上的被镗工件孔轴线两次与镗轴轴线重合,实现分别从工件长孔(多为箱体的同轴孔系)的两端各镗1/2左右孔长,以完成孔的镗削的工艺方式(见图1)。调头镗孔的同轴度是表示调头前、后所镗两部分孔的两条轴线相对位置的一项精度。如以其中一条为基准轴线,则与此基准轴线同轴,包容另一条轴线的圆柱直径,即为同轴度的具体量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的轴线模拟方法,并分析了模拟误差;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检测基准孔轴线的过程,并指出了检具设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中心孔的不同轴度,是以两中心孔的定位锥面实际轴线11—11和l2一12人的中点a1和a2的连线L—L作为理论轴线(图1),与中心孔实际轴线靠近大端的偏差值来表示。 由于主轴两端中心孔不同轴度的存在,将导致顶针的一边与中心孔的大端接触,而另一边却与小端接触。这使顶针和中心孔的接触变形和磨损不均匀,也使中心孔定位基准面的精度很快丧失。 在用顶尖安装工件的外圆磨削中,磨削后工件圆度,不仅取决于工件两顶针孔的相对位置精度,还取决于机床两顶针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采用狭工作面中心孔(图2),可以提高中心孔定位基准面的几何精度和光洁度,从而…  相似文献   

11.
杨明轩 《机械》2010,37(7):64-67
在曲轴加工工艺中,定位基准存在着几何中心和质量中心的选择。在曲轴毛坯精度较低时,按几何中心孔形成的几何轴线明显偏离质量轴线,离心力大,动平衡较大,需要反复去重,选择质量中心孔定位是最佳的,但质量定心设备费用昂贵。对精铸、精锻的毛坯,因质量较好、精度较高,选择几何中心孔定位却是最佳的。因此,在曲轴加工过程中,对中心孔定位的选择需要兼顾毛坯质量、批量大小、设备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共基准轴线和同轴度误差 两孔的不同轴情况有三种形式:一是两孔轴线平行错位;二是两孔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成某一角度;三是两孔轴线在空间成某一角度。 两孔的公共基准轴线为两个实际圆柱面的中截面的中心的连线(图1)。同轴度误差的测量点取位于孔的靠近端面处,fA或fB中较大值为同轴度误差。具有两个以上孔的基准轴线,为相距最远的两个圆柱面中截面中心的连线(图2)。取fA、fB、fC及Fd中较大值为同轴度误差。 二、模拟心轴 模拟心轴的结构如图3所示。开槽可调球面环3(两孔中相同)的球面外径比孔径小 0.05 mm左右,可以同时在两孔中任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机床主轴箱体孔零件基准标注的两种形式。应用数学推导法证明了以装轴承的两轴孔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时使位置误差偏移值最小,又符合实际装配、加工、测量工作条件,最后得出主轴箱体孔标注以公共轴线为基准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机床主轴箱体孔零件基准标注的两种形式。应用数学推导法证明了以装轴承的两轴孔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时使位置误差偏移值最小,又符合实际装配、加工、测量工作条件.最后得出主轴箱体孔标注以公共轴线为基准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盘类齿轮端面和台阶面外圆作为基准进行定位加工时,齿轮轴线与工作台旋转轴线不重合会造成加工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盘类齿轮成形磨齿自适应加工方法。介绍了盘类齿轮成形磨齿自适应加工实现原理;通过采集齿轮在工作台上的关键位置坐标,拟合出了齿轮中心孔轴线在工作台坐标系的实际位置,以该轴线为Z轴建立了齿轮轴线坐标系,推导了齿轮轴线坐标系内坐标与工作台坐标系内坐标的转换公式,并计算出每个齿槽切削时砂轮需要调整的角度。齿轮加工实例计算与仿真模拟的结果表明:当齿轮装夹后中心孔轴线偏心时,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于锥孔键槽对称度的测量,基准轴线中心的模拟比较困难,目前工厂还没有一种适合现场快速测量的通用量具。笔者设计了一种测量大锥孔键槽对称度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调整方便,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图1所示的自动定位量块架,是我们为了解决箱体间精密坐标尺寸误差的测量而自行设计制造的。测量范围为50~500mm,测量精度可达0.005mm。滑块上平面对标准角尺基面平行度要求在0.003mm内。使用该自动定位量块架测量箱体各精密坐标尺寸时,首先将箱体各轴线孔内装上同样规格检棒(如不同样换算即可),将滑块自动定位方销放在基准轴线孔检棒上母线上,表示滑块上平面与基准轴线孔检棒上母线已自动定  相似文献   

18.
连杆是内燃机的关键零件。现行的加工定位基准为大、小头端面,大头定位台及小头孔是贯穿于工艺全过程的共同基准(简称统一定位基准)。木文介绍对定位基准小头孔进行加工所采用的工艺与工装。由于工艺需要,作为连杆加工基准的小头孔习惯称为小头工艺孔(以下简称工艺孔),见图1。工艺孔的加工实质是基准加工中的粗基准选择、工艺方法的确定、夹具定位夹紧机构的设计与精度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精镗气缸套内孔的自动定心夹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精镗气缸套内孔的夹具 ,(如图1) ,它以大端直径d的圆柱面和端面A作为定位基准 ,靠轴向力压在小端面上夹紧 ,这种定位方式 ,带来的是将要求不高的部位相应提高了加工精度 ,如直径d的精度 ,A面和C面相对d轴线的垂直度等 ,增加了加工成本。为此 ,我们利用d1、d2 和端面B作定位基准 ,采用轴向夹紧的夹具。1夹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圆柱套2 ,圆锥套5和支座4固接形成夹具支承体 ,通过支座上的4个孔与车床溜板固接 ,丝母7固接在滑移支架3上 ,弹性夹头8铰接在丝杠9上 ,插板1在滑移支架槽内 ,可以向上拔出 ,向…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孔键槽对称度误差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打表测量法,将定位块“无间隙”地嵌入凹槽里,找平孔轴线,分别测出定位块两平面与孔轴线的偏差,这种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很差。另一种为综合量规检验法,这是一种模拟某种设计要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