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及其复配制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用孙云沛介绍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不同剂型的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复配制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悬浮剂,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68 mg/L,共毒系数为191.53;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08 mg/L,其共毒系数为203.38.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二甲苯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80 mg/L,共毒系数为178.76;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17 mg/L,其共毒系数为194.94.当麻风树生物柴油作为2种药剂的复配制剂时,可提高混配制剂的增效作用,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生物柴油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39 mg/L,共毒系数为231.49;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为1.57 mg/L,其共毒系数为322.44.  相似文献   

2.
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2种新型杀虫剂及吡虫啉、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主要天敌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试验。[结果]就速效性而言,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均在药后2 d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均在91.4%以上,显著高于螺虫乙酯和吡蚜酮。就持效性而言,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吡虫啉药后21 d防治效果均在85.4%以上,显著高于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药后21、28 d分别对果树益害虫比调查发现,不同试验药剂和剂量对天敌安全无影响,可在苹果黄蚜及天敌发生期推荐剂量下使用。[结论]综合试验结果、防治成本及生态安全等因素推荐在苹果黄蚜发生初期采用螺虫乙酯56.0mg/L、氟啶虫胺腈41.7mg/L、吡虫啉50.0mg/L或吡蚜酮166.7mg/L进行喷雾处理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烯啶虫胺对稻飞虱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烯啶虫胺对广州市本地稻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0.613 mg/L和0.891 mg/L。2010年和2011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用药量为45g/hm2时,药后3 d防治效果分别为84.28%和82.50%,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80%和87.60%。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3)
[目的]指导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用药。[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吡虫啉、噻虫嗪、三唑磷、毒死蜱、溴氰菊酯、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吡蚜酮、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0.863 7、0.721 6、13.627 0、6.069 0、18.965 4、9.734 6、4.818 6、12.140 1、0.628 9 mg/L,这9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成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1.225 5、0.958 9、16.512 6、3.651 4、22.126 9、10.940 7、5.571 4、13.117 7、0.945 2 mg/L。[结论]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相对毒力极高。若虫和成虫对同种药剂敏感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试验药剂15%阿维.噻嗪酮WP和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后21 d 15%阿维.噻嗪酮WP 675~900 g/hm2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4.83%~88.98%。在水稻稻飞虱大发生年份可考虑选择其与吡蚜酮、烯啶虫胺、毒死蜱等交替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马铃薯上桃蚜的更好药剂,在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都有较好的毒力,其中3.15%阿维·吡虫啉EC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730 4 mg/L;其次是5%高效氯氟氰菊酯ME、33%氯氟·吡虫啉SC、3.2%阿维菌素EC和9%噻虫·高氯氟SC,LC50值分别为0.873 1 mg/L、1.384 9 mg/L、1.855 3 mg/L和2.660 7 mg/L;22%氟啶虫胺腈SC、30%噻虫嗪SC和20%噻虫胺SC的LC50值分别为5.782 8 mg/L、5.8653 mg/L和6.279 3 mg/L;20%吡虫啉SL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低,LC50值为22.895 2 mg/L。  相似文献   

7.
2012-2014年,开展灰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对几种常用药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和田间药效验证试验,并提出抗性治理措施。结果表明:示范区内可轮换使用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吡蚜酮防治灰飞虱,停用毒死蜱;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可轮换用于防治褐飞虱,限用吡蚜酮,停用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阿维菌素、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可轮换用于防治二化螟,限用毒死蜱、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较理想,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2013年对褐飞虱进行6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后5 d和10 d,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7.9%~90.9%和77.0%~90.5%,20%异丙威EC、25%噻嗪酮WP的防效分别为40.1%~65.9%和20.6%~49.9%。22%氟啶虫胺腈SC、20%呋虫胺SG、25%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防效较好。建议在实践中,轮换使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  相似文献   

9.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0%烯啶·噻嗪酮悬浮剂中烯啶虫胺和噻嗪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中烯啶虫胺和噻嗪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1%和0.09%,标准偏差分别为0.019和0.0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0.3%,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  相似文献   

11.
大田常用农药对椰心叶甲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选择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幼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相对毒力。3种药剂对椰心叶甲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氯氰菊酯〉啶虫脒〉椰甲清,其LC50分别为0.5495、7.8253、12.4537mg/L;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椰甲清〉氯氰菊酯,其LC50分别为0.3555、4.1400、16.6648mg/L。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幼虫和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30.3272、0.0454和0.3324。3种药剂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氯氰菊酯〉啶虫脒〉椰甲清。  相似文献   

12.
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活性及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定了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SC、5%氟虫腈SC、20%丙溴磷EC的毒力较高,LC50值分别为6.27、8.90、51.25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这3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质量浓度分别为60、50、250 mg/L时,药后7 d防治效果为63.64%~84.4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EC 267 mg/L的防效(46.86%).  相似文献   

13.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亚军  石宝才  康总江  王泽华  朱亮  魏书军 《农药》2012,51(4):296-297,311
[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活性最高,LC50值为8.2728 mg/L,其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值为23.2278 mg/L,啶虫脒的LC50值为29.2927 mg/L,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分别为46.0487、48.9797 mg/L.螺虫乙酯各测试质量浓度处理后48、72 h时的平均死亡率仅为8.9%、11.2%,高效氯氰菊酯测试质量浓度达2000mg/L时,24 h校正死亡率仅为37.97%.[结论]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蝗虫对草原危害很严重,多年的化学防治对常规药剂产生了抗性,寻找高效低毒药剂很有必要。[方法]采用浸渍叶片法测定了16种药剂对毛足棒角蝗和亚洲小车蝗的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联苯菊酯、吡虫啉、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对毛足棒角蝗和亚洲小车蝗都表现出很高的毒力作用,其中氟虫腈对这2种蝗虫的毒力最高,72 h的LC50值分别为0.1868、0.2313 mg/L,马拉硫磷对这2种蝗虫的毒力最低,72 h的LC50值分别为422.982 1、317.853 8 mg/L。[结论]16种药剂对这2种蝗虫毒力的差异,可用于草原蝗虫高效低毒药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刘佳霖  伍翔  廖秀丽  和绍禹  罗术东  吴杰 《农药》2012,51(6):436-438,444
[目的]小峰熊蜂在授粉过程中极易受到杀虫剂的影响,研究杀虫剂对小峰熊蜂的急性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连续摄入法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小峰熊蜂的急性经口毒性。[结果]4种农药对小峰熊蜂工蜂24 h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44.30、0.75、158.17、94.83 mg/L,48 h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0.68、0.54、31.19、62.82 mg/L,而4种农药对小峰熊蜂雄性蜂的24 h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24.23、2.16、116.63、239.95 mg/L,48 h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8.73、1.47、69.84、129.36 mg/L。[结论]吡虫啉和呋虫胺对小峰熊蜂的毒性为高毒,而氟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中等毒性;同种农药对工蜂和雄性蜂的毒力不同,在不同型蜂中的累计致死作用效果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毒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007613 mg/kg土.有机磷类杀虫剂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二嗪磷、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的LC50值分别为0.0612、0.1007、0.1230 mg/kg土;哒嗪硫磷和丙溴磷的毒力也较高,其LC50值均低于5 mg/kg土;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试虫的毒力较低,LC50值分别为6.4887、13.801 8 mg/kg土.氯代烟酰类杀虫剂对试虫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氯噻啉对试虫的LC50值为2.638 5 mg/kg土,啶虫脒LC50值为3.2364 mg/kg土,吡虫啉的毒力较低,其LC50值10.8264 mg/kg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试虫也具有一定的毒力,其LC50值分别为11.1860、22.289 1 mg/kg土.微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剂灭幼脲、杀铃脲和除虫脲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较低,在剂量为 50 mg/kg土时,其校正死亡率均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17.
6种常用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对萝卜蚜的敏感性。[结果]结果表明萝卜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95%毒死蜱对萝卜蚜杀虫活性最高,LC50值为0.1215 mg/L,其次为94%阿维菌素,LC50值为0.7795 mg/L,9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996.8046 mg/L。通过田间试验可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萝卜蚜的防效都非常好,3 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 d的防效为100%。[结论]在测试的6中药剂中,目前田间萝卜蚜与桃蚜相比具有较低的抗药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室内分别采用浸叶法和浸渍法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多杀菌素、溴虫腈、虫酰肼、安保5种新型杀虫剂对泰安郊区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übner)2龄幼虫和4龄幼虫的毒力,并与传统药剂毒死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2龄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0.4794mg/L,是毒死蜱的165.3倍;对4龄幼虫的毒力以溴虫腈最高,LC50为26.307mg/L,是毒死蜱的95.5倍。各药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和4龄幼虫的毒力间差异较大,最大为多杀菌素,达153.8倍。  相似文献   

19.
8个烟碱类杀虫剂生物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氯噻啉、呋虫胺等8个烟碱类杀虫剂的生物活性,为科学应用提供参考。采用浸渍法、浸稻苗法、浸叶碟法等对豆蚜、褐飞虱、二化螟、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对活性进行分组,并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关系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烟碱类药剂对豆蚜LC50值为0.03140.3505 mg/L,对抗吡虫啉的褐飞虱LC50值为0.565 70.3505 mg/L,对抗吡虫啉的褐飞虱LC50值为0.565 749.404 6 mg/L,对二化螟LC50值为7.517649.404 6 mg/L,对二化螟LC50值为7.5176139.0369 mg/L,对小菜蛾LC50值为10.533 4139.0369 mg/L,对小菜蛾LC50值为10.533 4100 mg/L。烟碱基闭环与开环、取代杂环等结构特点对药剂活性有影响。烟碱类药剂对同翅目害虫的活性显著优于对鳞翅目害虫的活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轮用策略和兼治策略推进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还可加强研发种子处理剂等。  相似文献   

20.
5种新型杀菌剂对4种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5种新型杀菌剂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其对4种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对斑马鱼、稀有鮈鲫和凤尾鲫的LC_(50)(96 h)均大于100 mg/L,对青鳉的LC_(50)(96 h)为35.25 mg/L,其急性毒性均为低毒;氟吡菌胺对斑马鱼、青鳉、稀有鮈鲫和凤尾鲫的LC_(50)(96 h)分别为1.49、0.56、0.35、1.04 mg/L,其对斑马鱼和凤尾鲫急性毒性为中毒,对青鳉和稀有鮈鲫为高毒;苯噻菌胺对斑马鱼、稀有鮈鲫和凤尾鲫的LC_(50)(96 h)均大于100 mg/L,对青锵的LC_(50)(96 h)为88.23mg/L,其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嘧菌酯对斑马鱼、青鳉、稀有鮈鲫和凤尾鲫的LC_(50)(96 h)分别为106.80、0.44、85.96、4.61 mg/L,其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急性毒性为低毒,对青鳉急性毒性为高毒,对凤尾鲫为中毒;醚菌酯对斑马鱼、青鳝、稀有鮈鲫和凤尾鲫的LC_(50)(96 h)分别为0.77、0.66、0.51、0.81 mg/L,其对4种鱼急性毒性均为高毒。明确这些药剂的环境安全性对指导其科学使用,保护环境生物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