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李永华 《饮食科学》2014,(12):14-15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身体保暖外,饮食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气候的变化,但是不同人的饮食方法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夏季,雷雨增多,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容易出汗,出汗会流失水分、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素。高温还会使人体的消化液分泌减少,和其他季节相比,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因此,在夏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在夏季饮食中,应注意"四要四不要"。  相似文献   

3.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怎样调整,并注意哪些问题呢? 从营养和保健的角度看,夏季饮食的调整一定要适应在炎热高温状况下,人体代谢和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因为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主要通过出汗和汗液的蒸发散热,以调节和维持正常体温。进入盛夏之后,32℃以上的工作环境和35℃以上生活环境可谓司空见惯。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体排汗量也逐渐增大,有时甚至会超过1.5  相似文献   

4.
《川菜》2014,(7):50-51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冬之季才可以补肾。其实对身体的调理应该顺应四季变化,多考虑饮食和季节的合理调配,以保证人体在不同的季节中汲取必需的营养素。中医注重“冬病夏养”的方法,就是在夏季给予补充适当的食物,以达到调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笛子 《饮食科学》2014,(6):56-57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节气。这时的养生保健,一方面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重点保护阳气;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养生先养心"的原则,清心降火,多注意饮食调整,用美食来调节身体对酷暑的种种不适。  相似文献   

6.
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汗液蒸腾。在这样的季节,重视饮食养生,对顺应自然,提高身体素质,防病保健,会大有裨益。有关专家认为,夏日饮食养生,应遵循清淡、消暑、补水、安全的“八字”原则。  相似文献   

7.
夏日,酷暑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旺盛时期;然而,我们往往又会在这季节里感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诚然,我们在这个季节里必须合理增加营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盛夏饮食应当以清淡爽口的素食为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道简单易做、清淡营养的家常菜.  相似文献   

8.
“五一”长假刚过,连日的高温天气已让人们开始领教夏季的酷热。于是,很多人因为天热而食欲大减,有的干脆以水果蔬菜代饭。殊不知,比起其他季节,夏季更需要营养,饮食也大有讲究。专家指出,夏季饮食更要注意卫生,清淡中也不能拒绝荤菜,同时足量补水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炎夏的考验。本期饮食篇特别为您奉献夏季饮食养生之道,消除厌食,吃得快乐,吃出健康和美丽。[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应特别重视调整饮食,注意脾胃的养生保健,应规律进食,科学搭配,定时定量。宜选择清洁卫生、清淡爽口、少油腻而易消化的食物,并要掌握八多六少的饮食原则,以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7):88-88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饮食得当,就能顺利地过度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损于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季的饮食保健就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春天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也是人体需要适应季节、进行调养的时候。因此,春天应注意饮食调节。春季的饮食安排一般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 高热量高蛋白原则 早春季节,气候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健身人群在不同季节身体的变化,在饮食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健身运动的营养需求,更高效地达成健身目标。本研究发现:春季健身运动时,要按照增甘少酸的原则,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夏季健身运动时,在保证基本的营养摄入之外,应增加补充含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饮料;秋季健身运动时,需注意饮食多样化,保证动物性食物的供给;冬季健身运动时,应适量增加高热量的饮食,补充温热性食物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相似文献   

13.
樊旭 《饮食科学》2003,(6):41-41
小暑、大暑是夏季最后两个节气。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躲避火热的太阳,忙着防暑降温。此时。选择合理的饮食不仅能解暑祛湿,还能调整人体与自然相契相合。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冬季皮肤干燥吃什么好?冬季时节,天气越来越干燥,即使买了很多保湿护肤品来给全身的皮肤保湿,还是发现皮肤出现了干燥皲裂的情况。那么,怎样通过日常饮食来缓解冬日的干燥呢?多喝水是润肤大前提多喝水是保持皮肤润滑柔软的首要前提。进入秋季后,人们更应注重调节身体和保健养生,而养生保健更是以肺脏保健列为首位。调查发现,多喝水是秋季养肺最简单的一招。秋季气候干燥,人体会大量损耗水分。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600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为及时补足这些损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相似文献   

15.
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都和饮食关系密切;由于饮食是人体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来源,所以对于脱发患者来说.比一般人更应注意饮食保健。  相似文献   

16.
王延群 《烹调知识》2013,(11):16-17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秋天贴秋膘”的习俗,就是指自秋季开始应该适当地从饮食上进行补益以增强体质。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比较差,摄入的食物少而机体的消耗多,秋季进补,既可弥补夏天的耗损,又可为寒冬储备热量。不过秋补一定要得法。秋天是多变的季节,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干燥,此时人体会出现皮肤干燥、口苦咽干、声嘶咳嗽、大便秘结等“秋燥”现象,秋季饮食宜清润、平补、润燥、健胃。那些新鲜上市的水果,是非常有效的补品,只要你搭配得当,做一些简单、美味的水果小药膳,就会给你的身体增添活力。下面向大家介绍几款水果的进补药膳方。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加注意。宜食清淡多吃瓜类夏季应该避免使用过多辛辣的食物。因为夏季里阳气盛,过多辛辣食物会助阳出现内热盛。另外,油腻、煎炸类食品也尽量少吃。应多食用清淡  相似文献   

18.
咬秋     
JULY  来来 《食品与药品》2006,8(8B):64-65
秋天是冷热交替的季节,从立秋这天起,天气开始渐渐变凉。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天气变冷,邪气容易入侵人体,引发疾病。因此,秋季保健格外重要。强调食补的中国文化也将这点表现在饮食中,大多地区都有在立秋这天吃特色小吃的习俗,意在通过食用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加强身体抵抗能力,健康度过冬季。不过由于北方的气候变化更为明显一些,因此这种习俗在北方更广泛。从立秋的饮食习俗,可以领略到我国“食补”文化的精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国人有进补的传统。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处于封藏状态,是一年中最适合饮食调理与进补的时期。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处于较为“低迷”状态,皮肤汗孔由疏松转为致密。传统医学认为,这一时期“五脏属肾”,饮食宜多食温辛,以补肾阳。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进补并不是一定要吃多么好的东西,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莱肴,只要用的时候适当,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夏育成  罗飞 《美食》2009,(4):40-41
春季万物复苏,气候转暖。为了调养生息,很多人开始注意饮食搭配。这个季节,除了应该多吃一些鸡肉、动物肝脏、鱼肉、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满足人体机能代谢日趋活跃的需要外,还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做到荤素搭配,合理摄入营养,全面满足身体膳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