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姜莉 《电子测试》2013,(4X):24-25
本文中的视频呼叫控制协议选用SIP协议,通信数据的传输承载于NGB网络。设计了总体软件流程,包括STB与SIP终端之间的通信流程,视频播放浏览器模块与视频通信模块之间的接口函数。最后搭建模拟测试平台,对所构成的视频通信模块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Wireshark1.6.1抓包软件,抓取SIP协议数据包,验证了SIP协议能够正常工作,可应用于简易的视频通信。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企业移动办公,研究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视频通信,构建了实现视频通信的系统结构,对SIP协议、H.264视频编解码、RTC/RTCP网络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Android平台上进行了设计实现。结果显示视频通信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企业通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H.323和SIP在IP多媒体网络中互通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华  肖萍萍 《电讯技术》2005,45(3):181-184
随着IP电话和视频通信的发展,H.323和SIP作为IP多媒体通信领域中被广泛采纳的两种信令控制协议,受到业界的普遍重视。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两种协议之间的互通,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简要分析H.323和SIP互通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互通的实现方案,并对互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实现的难易程度、生产成本和升级更新等因素,介绍了一种基于SIP的H.264视频电话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主要讨论了采用高速数字处理芯片TMS320DM643完成H.264编解码和利用ARM9芯片S3C2410实现SIP协议。给出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对研制的样机测试表明该视频电话终端能进行语音和视频信息的实时通信,遵循开放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H.264实时视频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视频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实时性、软终端与硬终端通信速率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分析H.264编码标准以及RTP/RTCP和SIP协议,采用开源FFMPEG设计并实现了视频通信软终端,与自行设计的i.MX27终端进行集成通信.详细介绍了终端的结构以及各主要模块,提出了采样预处理、NALU封装与流量控制、内存分配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实时业务流的识别可以方便我们统计实时业务的流量,并为实时业务质量测量和监控打下基础。目前支持实时业务的协议有很多,例如H323协议和SIP协议。H.323协议是基于分组交换网络视频会议的端对端通信标准,为适应IP语音通信,H.323进行了改进,由于其标准复杂而严格,产品之间不存在兼容问题。SIP协议需要其终端包含用户代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03,(19):45-45
一、视频业务的发展趋势 1视频业务宽带化 在我国视频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宽带接入网络不是很普遍,基于传统的ISDN线路、符合H320协议的视频系统占主要比例。最近,随着宽带网的流行和普及,视频业务的承载网络逐步从ISDN转移到宽带网络上,支持H323协议的IP视讯产品自2000年开始,在整体视频通信设备市场中占有的比例急剧上升。而基于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技术、SIP协议的宽带视频产品自2003年开始出现(例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宽带视频通”),使宽带视频通信技术实现进一步飞跃,提供了不仅在固定宽带网上,也可在移动网上应用的多媒体视频业务。宽带视频技术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安全、真实交流的需要,而且帮助中国通信业进人真正的多媒体时代。预计在2003年,基于宽带技术的视讯设备(包括H323和SIP)的销售额会超过传统的ISDNH320视频设备。  相似文献   

8.
基于SIP的视频通信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视讯应用的大众化,IETF组织在1999年提出了相对于H.323而言更为简单,自由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它的应用口标是基于Internet环境,实现数据,音视频实时通信,特别是通过Internet将视频通信这种应用引入到千家万户,真正体现大众化。利用SIP,厂商可以使用相对小的成本,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开展视  相似文献   

9.
王世文  谢波 《电视技术》2011,35(19):99-101,140
在220 kV,500 kV变电站构建一个控制、交换基于SIP协议、通道基于WPON无源光网络、图像格式达到D4(1280×720)的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全网模式统一的、多级管理的、图像资源共享的高清视频监控构架体系.研制协议网关,将原有不同格式的标清视频图像转换成统一H.264格式,通过SIP软交换协议,实现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Internet视频会议技术的概念、原理,通过压缩编码技术和IP网络传输来实现视频通信的形式、IP视频端到端几种方式,及网络的基本构成,网络各部分的设备的主要作用,重点讨论了最新视频传输技术的协议规范H.323标准、H.261标准、H.263标准和SIP标准及其实现与网络相关技术,并讨论了视频通信网的关键设备-VgoIP网关和软件接口界面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VoIP电话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得到通信领域的关注,目前基于 VoIP的基本通信协议有H.323协议、SIP 协议和MGCP协议3种。基于纯IP的 SIP借鉴了HTTP和SMTP,是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语音通信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当前,我国VoIP语音通信系统常用的传输协议有两种,一是H.323协议,另一个是SIP协议,其中H.323协议是由国际电信联盟提供并产生的,SIP协议则是由互联网工程中的任务组产生提出的.这两者是完全平行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建设IP网络电话系统.近年来,关于两个协议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不断,作者认为判断这两种协议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们对于它的需求大小,可以说是"需求决定技术".比如说,在进行语音调度中,主要以信息通讯为主,同时非常适用于H.323.其中主要以省钱和灵活为主,其中企业在发展中主要适用于SIP协议.  相似文献   

13.
徐伟 《电子测试》2010,(11):72-76
随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需求的日益迫切,基于SIP协议在网络IP电话得以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会议软电话的设计实现方案,该方案是基于Windows平台,用C++编写。其呼叫控制模块采用SIP协议,开源的oSIP/eXosip协议栈实现,语音视频模块分别采用流行通用的G.729和H.263编码方案,结合三者开发出SIP软件可视电话的应用程序,其会议模式亦可方便进行三方通话。经测试表明,该软件可视电话具有良好的通话质量和视频效果。最后,本文对该会议电话做了一些功能和性能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嵌入式Linux的DM6446编码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H.264视频编码器设计方案。该方案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说明了嵌入式Linux网络应用程序的分布式设计,并对Socket通信服务器、基于SIP协议的XML解析器及多路视频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经严格的产品检验及系统测试,本编码器将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课题项目的成果产品在银川市局指挥中心进行公安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毛文涛  陈鸿昶  黄海 《通信技术》2008,41(1):102-104,136
VoIP技术由原来的一种互联网上的增值应用发展成为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通信技术,较传统的PSTN通信具有明显优势,但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简要介绍了VoIP技术及其使用的主要协议标准H.323和SIP,指出了其在安全性方面的缺陷,并分别介绍了H.323和SIP采用的安全措施,最后给出了VoIP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IP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通信业务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已显露出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软交换网络的出现,掀开了电信网业务崭新的一页,实现了语音、数据和视频多媒体业务,是网络融合的趋势。文章通过介绍软交换网络的分层结构、体系结构、SIP/H.248信令协议和业务,阐述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况和SIP协议的应用,最后通过软交换网络的展望,展示了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本设计基于OMAP3530处理器的开发平台设计视频监控客户端。该客户端通过SIP协议和服务器端通信。视频监控客户端在OMAP3530开发板实现,其ARM端完成客户端呼叫,建立与视频服务器连接,音视频数据流接收、播放和存储等功能,其DSP端完成解码器实时实现。设计重点为客户端oRTP和eXosip库的移植、监控界面的设计和H.264解码器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18.
VoIP体系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oIP是一种在Internet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的新业务。H.323、MGCP、Skype、H.248、SIP是VoIP的重要协议。论文在分析这些协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和对比了各种VoIP协议的使用特点,为架构不同的VoIP网络提出了协议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交换中的分组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是电路交换网与IP网的协调中心,它通过对媒体网关的控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业务层融合。在通信系统中,控制通过协商实现,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协议。在NGN体系结构中,软交换是控制中心,它支持H.248/MeGaCo、SIP、MGCP、H.323等多种协议。1MGCP协议1.1MGCP基本概念MGCP协议与H.323和SIP不同,H.323和SIP提出两套IP电话体系结构,二者完全独立,不能互相兼容,只能互通。MGCP不涉及IP电话的体系结构,只涉及网关分解问题,因而不仅可用于H.323IP电话系统,也可用于SIP IP电话系统。网关可分解成媒…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可视电话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电视网络可视电话的原理和实现方案.利用数字电视点对点协议和SIP协议,完成了通信双方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交互.具体介绍了整个系统基于数字电视点对点协议(TVPP)所采取的框架结构,最后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